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2024年03月14日17:45:45 美食 1175

鱼肉作为国人补充营养的来源之一,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作为淡水鱼中天花板级别的鳜鱼,更是从古至今都备受追捧。古人曾为其写下“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赞颂。但如今的鳜鱼似乎却遇到了很大的困境,野外也很少有人钓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膘肥体壮又富美名的鳜鱼

鳜鱼长得十分肥硕,肉质也格外鲜美,只要尝过一口鳜鱼肉的人,几乎没有不夸赞的。从古时权贵珍馐到今日百姓桌上必备的美食,鳜鱼的名声可谓是越来越旺。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从体型上看,鳜鱼硕大无比。从外形上看,鳜鱼也极有特点。青灰色的体色上,遍布不规则大小的斑纹,虽看似错落,却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感。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此外,鳜鱼的背鳍非常发达,坚硬的背鳍几乎蔓延了整个背部,这使得鳜鱼看起来就像披着铠甲的武士一般,气场全开。鳜鱼头部尖小而眼睛硕大,且身型十分紧致流畅,这使得鳜鱼的视野极好,游泳速度也是十分敏捷。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主要栖息在淡水水域中,通常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的河流上游,鳜鱼喜欢水草丰茂的水域。鳜鱼性情机警,白天的时候一般会休养生息,而到了晚上的时候,才开始觅食。鳜鱼的游泳能力虽然不弱,但是它们的性情却格外懒散,不喜欢折腾,通常不迁移和徊游。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对于群体生活,鳜鱼更是懒得参加,它们更喜欢独来独往,鳜鱼深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因此,鳜鱼通常自己生活,自己捕猎。等进入了5月至7月的繁殖期之后,佛系的鳜鱼仿佛血脉觉醒一般,积极地给自己找伴侣,当上一段时间的“半路夫妻”,进而顺利繁衍后代。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凶猛性情令其他鱼类闻风丧胆

鳜鱼族群的膘肥体壮不是白来的,它们是彻头彻尾的肉食主义者无肉不欢的鳜鱼,通常以其他中小型鱼类、小虾、小蛙,或者有营养的水生动物为食物,饿极了的鳜鱼,甚至会向其他鱼类的鱼卵、鱼仔下手,有时连自己同类的后代都不放过。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的种种行为使得它们获得了“性情凶猛”的形容词。据了解,鳜鱼也有据很强的攻击性,就算同一水域内的其他鱼类没有招惹到自己,鳜鱼也会主动攻击。鳜鱼暴君般的攻击行为,使得其他弱小的水生物种以及鱼类,命丧其口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因此,就算人类将鳜鱼捕捉起来圈养,也不会轻易将鳜鱼和其他鱼类放在一起生存,不然隔天起来,可能要为无辜的鱼儿们“收尸”了。在野外,鳜鱼同样是如此狠戾,凭借自己的个头大、蛮力强,就“目中无鱼”,将所栖息水域的鱼类攻击、吃食得七零八落。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强悍的繁殖能力,年数越大怀的数量就越多

鳜鱼霸道野蛮也就算了,它们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繁殖能力。已达到性成熟的雌性鳜鱼,一次就能产下60万粒鱼卵左右这个数字确实令人震惊,然而,鳜鱼族群还有“炸裂”的现象,那就是相较于其他鱼类更早进入性成熟期。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一般情况下,鳜鱼只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身体发育,进入性成熟期,之后便可以开启“繁殖狂潮”。此外,雌性鳜鱼的生育机能是年数越大,体型越大,其怀卵量就越大。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的繁殖数量还跟品种以及栖息环境相关,就比如生存在黑龙江河流水体中的鳜鱼,其产卵量比较靠前。不管怎么说,鳜鱼都算是早早就抢占生育起跑线的那一类强悍鱼种。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鳜鱼,为何很少被人捕捞到?

如此看来,鳜鱼的生存的确占据了很多优势。那么说来,鳜鱼的野外种群数量应该很多才是,为何现状却格外唏嘘,还有很多钓友抱怨蹲守了好久,钓上鳜鱼的几率寥寥无几。

“鱼中霸王”的鳜鱼,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繁殖能力与生存能力都举世无双的野外鳜鱼,都到哪里去了?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其实,归根说来,鳜鱼野外种群之所以如此稀落的原因,正是因为“成也名声,败也名声”。鳜鱼是穿越古今的名鱼,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鳜鱼都因个体肥硕、肉质鲜美而广受赞誉。

古时的上等鳜鱼,只有少数的达官贵人才能够享用。而到了近现代,鳜鱼的美名已经只增不减,而且群众基础更为广泛了。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美名加上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野生鳜鱼自然难逃人们的手掌心。因此,各种捕捞鳜鱼的行动开始兴盛了起来。过度捕捞是导致野生鳜鱼数量锐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人们不讲武德”的捕捞方式,更是直接重创了野生鳜鱼族群的根基。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据了解,一些人在暴利的诱惑之下,会采用电镀鱼、绝户网等方式捕捞鳜鱼。如此一来,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鳜鱼鱼仔甚至是鱼卵都会被残害。这也导致野生鳜鱼种群数量锐减之后,元气大伤,没有得到该有的恢复。久而久之,人们在野外水体中,就很难寻觅得到鳜鱼的身影。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对于,野外鳜鱼的难以寻觅,也有人认为是由于鳜鱼栖息地锐减的缘故。在工业化的发展下,各种厂房、水利工程拔地而起,或许也对鳜鱼的休养生息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或许是见识了人类的残戾,致使原本只在夜间出行、觅食的鳜鱼,变得愈加谨小慎微。将自己的行踪轨迹加倍隐藏起来,让人们难以寻觅。在与人类长期打交道的岁月里,鳜鱼也逐渐练就了识别人类陷阱的能力,查探到人迹的时候,老早就将自己隐藏得好好的。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虽然是“水中暴君”,但在人类急功近利的捕捞面前,根本无济于事。虽然近年来,鳜鱼养殖产业也随着市场的需求拔地而起,但对于喜爱鳜鱼肉的食客来说,养殖的鳜鱼肉,还是差了点意思,感谢您的阅读。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