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一个充满亲情的节日,也是一个温情散播的日子。无论是天南海北亦或是千里迢迢,都要赶回家吃一碗家里热腾腾的饺子,喝一口温热的老酒。
只有这样才能让漂泊的心沉浸与此,外面再大的诱惑都不能迷失自我。也才有踏实厚重的感觉。
家乡的味道永远少不了妈妈做的红烧肉。记得小时候,副食都是凭票供应,父母的工资也不高,过年过节一家人才能吃上一回红烧肉。为了让我们多吃一口,父母总是说他们不爱吃肉。
由于当时年纪小,也没有过多的想过此事,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的天真。
直到有一天我们都长大了,妈妈说她最想吃的就是红烧肉。我们姐妹都觉得奇怪,妈妈可是说过她不爱吃红烧肉的 。
爸爸揭开了谜底,说妈妈是为了让你们多吃才说了善意的谎言。可怜天下父母心,天底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忍辱负重,一味的为孩子着想而委屈了自己。
现在的条件好了,可父母年纪也大了,父亲离我们而去,留下妈妈与我们相偎相依。昔日的小女孩都为人妻为人母,自己也亲身体验到了做妈妈为孩子着想的那份心情。
三年的疫情而没有团聚,今年的龙年几姐妹各自一家人都相聚在妈家,孩子们的欢笑喜闹,老妈布满皱纹的脸上舒展开了笑容。
我们姐妹五个有主厨的,有帮忙的,一大家子围绕在老妈身边, 像极了小时候我们过年时,围在父母身边等着发压岁钱的场景,这一刻永远的定格在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女婿永远都是坐上宾,但在我妈家,女婿也能当家做主,老妈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做女婿,而是把他们当儿子一样看待。
过年过的就是一份心情和对未来的期盼。按照家乡的风俗,几个外孙、 外孙女给姥姥磕头,每个人得到500块压岁钱。孩子们高兴的脸上乐成一朵花。
女婿每个人200块压岁钱。老妈说,在她面前都是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一个也不能少。
我姐我妹也都有一份,不管钱多少,老妈说,要的就是这个仪式感和过年高兴的氛围。
过年回家,家里有妈妈的期盼和叮嘱,有浓浓的年味,也有亲情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