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2023年01月11日19:42:17 美食 1770

什么?北京百货要关了吗?

这两天,不少沪上爷叔阿姨在朋友圈、在电视上看到小店所在的门市部部分撤柜的消息都很担心——这家店可有很多跑遍上海也找不到的老物什,用了一辈子的东西再也买不到了吗?

于是,沪上老年人们纷纷赶往位于石门二路,这家名为“北京百货商店”的不起眼的小店。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来一看才松了口气,原来只是部分撤柜。

这家小店来的都是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

一听女儿要来,纷纷“求代购”

54岁的朱阿姨一直听父母念叨北京百货家店,最近终于下定决心,从莘庄驱车来采买。

一听到女儿要来这家小店,朱阿姨的父母纷纷指定了要“代购”东西——假领子和扇牌香皂。

不过朱阿姨逛过之后,也收获了自己心仪的商品——檀香香皂。

“这都是我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看到这些真是回忆满满!”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假领子

日用品更新迭代迅速,但76岁的方阿姨还是习惯用以前的老物件。

从电视上得知北京百货有假领子卖,她立马赶来,给自己和老伴一人买了一个开司米的假领子。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棉毛衫外面套个假领子,再穿件毛衣或羊毛衫,以前冬天我们都是这么穿,蛮好的!”

方阿姨说,他们家的假领子还是很久以前买的,早就比较旧了,一直没找到地方买,这下终于买到了。

临走之前,她还在问,“老板你知不知道哪里有暖瓶外壳卖啊?”

最怀念那时候能来修棉毛衫

“今天终于找到张经理,找到他的商店,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在小店里,76岁的胡阿姨略显激动。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四十多年前,她在石门二路对面的菜场工作,当时和在北京百货商店工作的张乐华及搭档都是好朋友,“我们三个人关系很好,张经理就像我的小弟弟,他为人很老实,从一开始做学徒,到后面跑销售,总是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

后来,随着菜场搬迁、自家搬迁,她和张乐华失去了联系。

“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小店,这两天从朋友圈的视频看到这个小店的联系方式,就立马打电话联系他。”

她在店里逛了逛,为老伴买了一顶30多元的开司米帽子。

胡阿姨说,她看到这间小店,当年的记忆一下子涌上心头。

“我最怀念的是,这里以前能修棉毛衫的袖子。”胡阿姨说,上海老年人习惯了勤俭节约,不过现在能让她贯彻以前节约方式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老式棉毛衫的袖子容易坏,但只有袖子那一截坏了也舍不得丢,以前就喜欢来这里找张乐华换袖子,“现在找不到地方换袖子了,所以就不得不买新的,旧的我也舍不得扔,都放在家里放得好好的,只不过不再穿了。”

“大商场越来越多,我为老年顾客坚守”

这家小店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至今开了68年,前身是静安区百货修配店,以修补衣服修补家电为主,后来主要卖节约领、汤婆子、中老年服饰等上海市民常用日用品。鼎盛时期在上海市中心地段静安区坐拥8家连锁店,北京百货店主张乐华对这些店铺的地址如数家珍。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2017年旧照,张乐华在小店柜台前

如今,仅剩的石门二路这一家,近日也迎来考验——随着房租到期,原本开在同一门市部的合作伙伴撤柜,现在,偌大一个店面,只剩约1/4的柜台还摆着商品,就是张乐华经营的柜面。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面对顾客一次次的“有没有关店”的询问,张乐华总是坚定地回答,“没有,只要我在,店就不会关”。

张乐华今年65岁了,儿子也有着不错的工作,其实完全可以安心退休了。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张乐华在向爷叔推荐商品

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张乐华说,他开这家店是在“为中老年人服务”。

“我们周边的大商场越来越多,专为中老年人而开的小店铺越来越少,我的老顾客都跟我说,你千万不要关店,不然我们很多东西都买不到了!”

“老一辈眼里的大牌,只有这里能买到了”

“其他地方都没得卖,只能在这里买到了!”这大概是新闻晨报·周到记者在小店现场听到最多的话。

蛤蜊油:老人擦手擦脚防开裂

比如,蛤蜊油,老上海人用来擦脸、擦手,滋润效果很好。前来买蛤蜊油的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他和老伴都用它来擦开裂的脚后跟,成了秋冬必备用品。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节约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节约领”。只保留了衣服衣领的小半截,穿在毛衣里面,露出衣领就像穿了件衬衫一样,事实上,是个假衬衫。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虽然这是物质匮乏年代的产物,但很多爷叔阿姨用习惯了,节约领也成了他们衣柜常客。

“现在的哥的嫂、保安、银行职员等天天按规定保持仪表美,要调换衬衣,哪里洗得过来?所以来买假领的,除了怀旧和习惯了节约的老人,年轻的也多起来。”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出租车司机常买白色假领子

汤婆子:最传统的取暖方式

例如,老式的暖手袋“汤婆子”,灌好热水塞进布袋再塞到被窝里,就是那个年代最传统的取暖方式。放在当下也有实用价值,开空调或暖气总是觉得干燥,用汤婆子暖手暖脚刚刚好。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纯铜汤婆子售价370元,张乐华说,这算得上是以前人家的大件了

百雀羚面霜、友谊雪花膏、海鸥洗发膏、美加净珍珠霜等老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老牌国货一应俱全;甚至是在市面上很少能找到的老物件,像是1元一枚的缝衣针、10元3袋的瓶胆去垢剂、10元一板的揿钮……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袋装痱子粉、雪花膏,都是满满的回忆

这些老牌子的东西还有那么好用吗?当新闻晨报·周到记者问起这句话,张乐华和正在购买美加净面霜的阿姨几乎异口同声——

现在涂脸的东西很贵,还不如这老牌面霜管用,我们就认这牌子。

在我们老一辈的人眼里,这就是最大牌的。

听说这家宝藏小店要招“室友”,会过日子的阿姨爷叔都赶来了! - 天天要闻

阿姨打开面霜,现场“试妆”,向者推荐这个她从20多岁用到70多岁的面霜。

推广老字号,卖老一辈眼里大牌的东西,就是张乐华的开店宗旨。

因此,即使是现在急寻合租伙伴的时候,张乐华也不是所有邻居都能接受——

“之前有人说想来开一家奶茶店,我不是很有意愿,对将来的邻居,我还是希望他们和我一起为老人开店。”

据张乐华介绍,上海制皂和邵万生等在联合帮忙小店寻找一些老字号品牌,希望让这家小店可以照常经营,继续留存。

记者采访上海制皂得知,他们一直有入驻这家小店,其售卖的固本、蜂花檀香皂、上海硫磺皂等“明星产品”因为物美价廉和情感记忆受到市民的喜爱。对于后续是否有进一步合作,品牌表示还在具体商谈中。

其实,新闻晨报早在5年前就对这家小店进行过报道,那时,张乐华颇为骄傲地告诉记者,假领子远销国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们家假领子的身影,他还告诉记者,自己的终极目标是,把小店开到博物馆去,让更多人认识老上海这些充满记忆的旧物什,张乐华与记者约定,“等我们进博物馆,邀请你来参观啊”。

记者与那些叮嘱着“不要关店”的阿姨爷叔一样,希望张乐华的愿望早日实现。

愿我们的城市有更多收藏上海人的过往回忆,承载一代又一代人青春的温馨领地。

来源|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吴琼 陈琳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