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的一种菜,很多湖北人都没见过

2022年10月01日19:15:20 美食 1502

在我老家,每年春节前几天,走路乡间小路上,耳边就会传来某家双刀背,飞快敲打砧板的声音。

作为本地人的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某家请师傅在做鱼糕

鱼糕是我们荆楚大地特有的一道上品佳肴。

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的一种菜,很多湖北人都没见过 - 天天要闻

因为选料精纯,制作工序繁琐,失败率高。不是村村都有人会做的。

我二十多岁时已是九十年代末了,农村的经济条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那时我在上海的一家鱼翅鲍酒楼当服务员,我到这家酒楼上班,就是这家酒楼的老板之一推荐的。

我觉得可以把我老家的鱼糕推荐给酒楼。也算是一道特色菜,而且这道菜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不定能在上海,乃至全国大火。

我曾经在我姑姑家吃过一次鱼糕,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鱼糕。当时,我姑姑说是她自己做的。

于是,我给我姑姑打电话,问鱼糕的做法,每样材料的比例是多少?

我姑姑一接电话,又高兴又兴奋,说:“想学做鱼糕,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我们家每年的鱼糕都是我做的。又韧又滑,夹在筷子上两头弹动,都不会断。”

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的一种菜,很多湖北人都没见过 - 天天要闻

听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接着,她详细地告诉我,每样材料的份量,哪几种材料可以多一点,哪几种材料宁肯少一点,绝不能多。还说她做鱼糕从来没有失败过。

其实这道菜的民间传说是我表哥讲给我听的,至于真实性和准确性,希望大家不要追究。

我二十岁时参加工作了,由于工作单位不提供食宿,我就住在表哥的单身宿舍,和他同吃同睡。

春节后,我从家里带了一块鱼糕去,大概有两三斤。

我表哥很会做饭,天气冷,我表哥用腊鸡做了个火锅,把鱼糕切片,放在火锅里。

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吃火锅,一边聊天。

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的一种菜,很多湖北人都没见过 - 天天要闻

我表哥突然问我:“老表,你知不知道鱼糕的来历?”

我说:“鱼糕还有来历?快讲给我听听!”

他说:“鱼糕又叫蟠龙。”

于是一个民间传说的故事就开始讲了:

话说朱元璋有三个儿子,分别驻守在三个地方。

朱元璋要退位时,要三个儿子赶到京城,先到者得皇位。

朱元璋的二儿子驻守在湖北荆门的石桥,后港一带。是三个儿子中离京城最远的。

他手下的谋士献策:赶路最浪费时间的是各地官府的迎送和吃饭。

不惊动各地官府容易,吃饭问题不好解决。

有个本地的谋士用去尽鱼刺的鱼肉,鸡蛋清,猪油,生粉,葱姜蒜末等,蒸出一种食物,名为鱼糕。

二太子和众谋士们一吃,赞不绝口,觉得此物必立大功。

于是二太子一行,乔装改扮,一路吃着鱼糕,最先赶到京城,继承了皇位。

为了纪念这件事,当地人把鱼糕又称为蟠龙。

在我弟弟身上还发生了一个关于鱼糕的事情:

我们本地人,在那个生活特别艰苦的年代,每年都有几次能吃到鱼糕。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请师傅来帮忙做鱼糕,结婚时,酒席上必须有鱼糕。如果没有,会被认为酒席不够档次。

在我们的认知中,以为全天下人都知道鱼糕的吃法。

我弟弟九二年在湖北武汉读书,春节后给他的老师带了一块鱼糕,大概有五斤左右。

他放暑假回家后,我们问他:“你春节后去学校,给你老师带的鱼糕,他说味道怎么样?”

弟弟回答道:“别提了,他不知道怎么弄得吃。过了几天,上面生了涎,扔了!”

我们听得一阵心痛。心想,怎么还有人不知道鱼糕的吃法。

我在我老婆的亲戚家,心血来潮,做了次鱼糕,还算比较成功。

可惜的是,等吃饭时端出来的却是凉拌的,完全没有鱼糕的风味。

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的一种菜,很多湖北人都没见过 - 天天要闻

后来,我在全国二十多个市县工作生活过后。才发现,原来只有我老家周边几个乡镇才有鱼糕这道菜。

现在网络发达了,我在有些平台上看到有人出售鱼糕,外观很美,价格也合适,介绍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很靠谱。

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的一种菜,很多湖北人都没见过 - 天天要闻

希望是真材实料,让广大食客们能吃到正宗的鱼糕!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