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快被我女儿气死!”
“我女儿4岁了,一凶她就闷着不说话,站着一动不动。”
“我说什么,都感觉这丫头像没听见似的,问什么也不张嘴。”
“在幼儿园也是的,被同学欺负了,就愣着不动,不还手,也不吭声。”
前几天和楼下邻居聊天时,她忍不住跟我吐槽。
一凶女儿她就不说话
邻居说:看着女儿的窝囊样,我都想揍她。
听完,我忍不住劝邻居:说明你娃挺聪明的,知道面对暴躁发脾气的人,任何好话都是徒劳的。
我想到了小时候的我:
小时候被我妈打,她不让我哭。后来我再挨打,就忍着不敢哭。
她又说我怎么不哭?啥话都让大人说了!
不说话的时候,“你什么态度,跟你说话呢”;说话的时候,“你什么态度,还敢顶嘴”。
说和不说都被骂。
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完全就是不知道要干嘛,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平息大人的怒火,她才4岁啊。
一个才4岁的孩子,指望她怎么样呢?
或许是希望孩子讨好道歉:对不起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一定做一个乖乖听话的孩子……
我妈跟我说,她们小时候没犯错,但我姥爷自己生气了,她们就得去说:爸,我错了。
我妈有一次就说漏嘴了,说:你怎么不能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哄着大人呢?
我想,4岁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可能她被骂的时候想解释,或者有一些想法想要告诉妈妈,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同时妈妈还在凶她,她同时有点害怕,有点懵,又有点不知所措。
所有情绪加在一起,孩子就闷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父母孩子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谁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别跟孩子太计较了,孩子的世界只有你们。
父母总是凶自己,那个小小的孩子,一定觉得天塌了!
只要你在家不欺负孩子,孩子在外面就不会受欺负
很认同一句话:只要你在家不欺负孩子,孩子在外面就不会受欺负。
我有一位朋友,是心理咨询师,她给我分享了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从小学四年级起,就经常莫名的被班里的一些同学欺负。
他们拿女孩子开玩笑、给她取绰号、使唤她跑腿,甚至还栽赃她考试作弊……
女孩默默地忍受了这一切,长达3年之久。
她本以为,上了初中了,换了新同学、新环境,一切都会变好,没有人欺负她了。
然而,她仍不避免地再一次遭受到同学的排挤、孤立、欺负。
为什么这个女孩一直被欺负呢?
原来,女孩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父母的否定里、打击里。
一句话没说对挨骂,考试没考好挨骂,受欺负了也是一顿骂。
结果,导致女孩逐渐养成了自卑、懦弱,胆小、讨好的性格。
而这种性格特征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受到别人欺负的。
这就好比,海洋里的流血动物,总是很容易受到鲨鱼的攻击。
因为血腥意味着有动物受伤了,而鲨鱼嗅到了机会。
在外面容易被欺负的孩子,内里可能已经先受伤了。
想起这样一句话: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指责、鞭策、打压和数落孩子的人,孩子最需要的是,永远站在他这边的人。
让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充满力量,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
我想,这应该就是父母存在的最大意义。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刻,家庭温馨有爱,父母的包容和支持。
都会让孩子内核稳定、思路清晰,敢于向欺负自己的人说“不”。
父母坚定的和孩子站在一起,给他爱、阳光和自信,孩子自然能生出铠甲,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方式,就是他和世界的相处方式,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和信任,他们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