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唯一的修仙之人,活了700多岁,出手就把武林群雄当猴耍

2025年07月09日01:00:13 育儿 5939

现实中固然也存在习武之人,也有所谓的“武林高手”,但很明显,他们也仅仅只是比咱们普通人能打而已。

而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要夸张得多,甚至有些武侠小说中的设定已经接近魔幻或是仙侠的境界。

金庸笔下也有那么一位高手,他就堪称是修仙之人,至少活了七百多岁,武林群雄在他眼中如同蝼蚁一般。

一、接近修仙之人

提到“金庸笔下接近修仙之人”,你会想到谁?

多数人可能会提到《侠客行》中的狗哥,登上侠客岛之前的他尚且只能算是一流高手,而登岛后,意外破解那太玄经神功的他,已然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金庸笔下唯一的修仙之人,活了700多岁,出手就把武林群雄当猴耍 - 天天要闻

(张三丰、石破天剧照)

不过多数人可能误会了,所谓的“掌力沉岛”的桥段是不存在的,狗哥再厉害,也不过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书中是这么写的:“他随手挥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觉不论是‘将炙啖朱亥’也好,是‘脱剑膝前横’也好,皆能随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内息,亦不须记忆招数,石壁上的千百种招式,自然而然地从心中传向手足。”

诸如郭靖、杨过、张三丰等人都被赋予过类似的评价,因此说狗哥“修仙”,那是言过其实了。

而从明面上来看,张三丰似乎更像是个修仙之人,毕竟他年少成名,得觉远传授九阳神功,直至百岁之时,同期出道的郭襄都已不在人世,他却依旧能推陈出新,创出太极神功,甚至此时的他依旧是无人能够撼动的武林神话。

金庸笔下唯一的修仙之人,活了700多岁,出手就把武林群雄当猴耍 - 天天要闻

(张三丰剧照)

但诸如周伯通、扫地僧等人,也都能在百岁高龄站在武林之巅,因此张三丰也谈不上是在修仙。

如此一来,就只有虚竹了。

那小和尚先后得无崖子、天山童姥以及李秋水传功,又习得逍遥派的种种神功,三十来岁就已达到绝顶之境。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确实是接触到了修仙级别的武功。

在他成为灵鹫宫主之后,梅兰竹菊就带他进入了后殿的石窟之中,在那里,他就接触了灵鹫宫最精妙的武功。

此时书中只道:“石壁上天山六阳掌之后的武功招数,虚竹就没学过。他按着图中所示,运起真气,只学得数招,身子便轻飘飘地凌虚欲起,但似乎什么地方差了一点,以致没法离地。

金庸笔下唯一的修仙之人,活了700多岁,出手就把武林群雄当猴耍 - 天天要闻

(虚竹剧照)

显然,这不是一般的轻功,轻功能够做到的无非让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身法更灵敏,而这神功却能让他在静止不动时凌虚而起,这不就是那些仙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么?

不过正如书中所言,虚竹是“凌虚欲起”,而不是真的漂浮起来,显然他的功力还不够,而另一位高人,比虚竹还厉害。

那人正是他的祖师爷,逍遥子。

二、最魔幻的设定

逍遥子有多强?

没人知道,金庸实在是将这人保护得太好,以至于书中关于他的线索是少之又少。

但有两点可以确定,其一是逍遥子能够创出逍遥派的各种神功,他本身就足够强大。

其二是后来的他确实已经有了修仙的资本,因为他得到了一本《神书》。

新修版原著第五十回中,段誉带着王语嫣及一众家臣前往不老长春谷寻找“不老长春之方”,他们自然是寻宝未果,但在这里看到了一段关于逍遥子的传说。

只道是:“神书已随逍遥去,此谷惟余长春泉……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

金庸笔下唯一的修仙之人,活了700多岁,出手就把武林群雄当猴耍 - 天天要闻

(高人剧照)

如此看来,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不老长春”不只是传说,而是真有人做到了。

可想而知,逍遥子本就能修炼逍遥派的各种神功,接近修仙的境界,如今有了不老长春的能力,他想活多少岁,也就全凭他的意愿了。

若他的故事只发展到这里,那笔者也没法说这角色是成仙了,关键是金庸在另一部作品中再次提到逍遥子,他却好似是游戏人间的“玩家”一般,这才是笔者说他修仙的原因。

三、游戏人间的高人

若你自诩“资深金庸迷”,就不会错过金庸的每一部作品,哪怕是热度不那么高的作品,也一定翻阅过,比如《鸳鸯刀》。

《鸳鸯刀》的剧情属实谈不上有多精彩,但书中登场的逍遥子这个角色却很难让人不多想。

关于这人,书中是这么写的:“听这四人外号,想来这瘦子轻功了得,那壮汉掌力沉雄,这白脸汉子流星锤功夫有独到的造诣,那‘烟霞神龙逍遥子’七字,更像是武林前辈、世外高人的身分。

尽管太岳四侠只是搞笑的角色,但作为另外三人的大哥,逍遥子还是因为这个名字显得不一般,若他就是当年那个逍遥子,那此时的他已经足足活了七百多岁。

毕竟《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时代,他在天龙时代就已经消失,可见他活跃于武林的时代是遭遇北宋哲宗时代的。

而《鸳鸯刀》的故事是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毕竟此书中登场的川陕总督刘于义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物。

金庸笔下唯一的修仙之人,活了700多岁,出手就把武林群雄当猴耍 - 天天要闻

(鸳鸯刀)

为何逍遥子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设,一个是创立逍遥派的绝世高手,一个却好似是欺世盗名的江湖混混?

答案很简单,正是因为他活了太久,早已厌倦了武林纷争,以他的武功水平,要击败谁都只是弹指间的事,反倒要“输”却是极难的,因此他故意装傻充愣,把武林群雄当猴耍,只是在游戏人间。

作为道派前辈,哪怕是那看似修仙的张三丰见了逍遥子,多半也要躬身行礼,这位前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仙之人。

当然,也正因为他的人设已经超出了“武侠”的范畴,所以金庸只能将他的故事一笔带过,也是合情合理的。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 天天要闻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45岁男老师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母亲上班,还安排母亲在学校干活,谁料,学生家长知道后竟围堵学校“讨说法”。男老师叫孙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生活艰难,但是母亲却拉着他说:“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