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曾廣泛分布在我國長江、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後來由於自然變遷、氣候變化、人為干擾等因素,在我國本土基本絕跡。1985年開始,我國重新從海外引進麋鹿,開始了這一物種在原生地的種群恢復。40年來,麋鹿種群持續壯大,棲息地數量達到92個,成為世界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的成功典範。從一度本土滅...
05月27日
1585
科學
一個在美國高校拿下終身教職的晶元專家,突然回國,在清華幹了件狠活——四年時間,干出50多顆晶元,全是「頂級難度」,專啃硬骨頭。別人出國鍍金,他出國「學技術」;別人爭名譽,他盯實用,把美國體系吃透、再反哺中國產業。這位叫孫楠的「晶元建築師」,
05月25日
1271
科學
著:【法】皮埃里克·格拉維烏 、埃里克·奧塞納、塞爾日·布洛克譯者:戴童出版:人民郵電出版社 、圖靈新知在科普書的世界裡,能將科學性、文學性與藝術性近乎完美融合的作品並不多見,而《地球之歌:手繪46億年的奇蹟》做到了。
05月26日
1679
科學
文︱陸棄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無疑為我們對免疫系統的理解增添了一層新的維度。這項研究顯示,人體的免疫細胞並非24小時都在同等效率下運作,恰恰相反,它們的活躍度和效能受晝夜節律的顯著影響,特別是與日光直接相關的生物鐘機制。
05月26日
1954
科學
這裡條件艱苦,三伏天會降雪,一下午能曬爆皮;這裡生態富饒,是生物多樣性特色十分鮮明的罕見草場,也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補給區。在青藏高原東部的甘南草原,30多年來,蘭州大學一代代師生紮根於此,用「生態之眼」揭示青藏高原的秘密。
05月25日
1858
科學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開展野生植物調查時,在原始密林中發現萬株處於花期的百合。經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譚運洪鑒定,確定為百合科大百合屬植物雲南大百合。
05月26日
1326
科學
夜幕降臨,貴州科技館前充滿著歡聲笑語——一場場生動的科學實驗表演,與可愛的機器人偶、機器狗互動,動聽的現場演奏、演唱,4D影院播放動物紀錄片,沉浸式科普體驗打卡……活動現場5月24日,2025 年貴州省科技活動周暨貴州科技節特別板塊 「科學
05月25日
1254
科學
5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布訃告:著名醫學家、教育家顧玉東院士逝世,享年87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醫學家、教育家,中國手外科、顯微外科、肢體功能修復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黨的十五大代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主任,《中華手外科雜誌》總編輯,國家衛生...
05月25日
6677
科學
進入夏季陽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來但看似沒有污染的藍天下可能隱藏著「健康殺手」——臭氧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消息5月下半月華北中南部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西北地區北部和西部受沙塵天氣影響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什麼是臭氧?臭氧在什麼時
05月26日
1800
科學
2025年5月22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式發布《全固態電池判定方法》團體標準(T/CSAE 434-2025),這一重磅文件不僅首次明確「全固態電池」的科學定義,更以「失重率<1%」的量化指標劃清技術邊界,徹底終結了行業長期存在的概念混戰。
05月26日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