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教練,你今天還要去挑戰九頓天窗嗎?注意安全啊。」
「老鄉你們放心吧,我會注意安全的。」
但令誰都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是韓頲在人世間說的最後一句話,2023年10月7日晚,被稱為「亞洲第一潛」的韓頲下水之後失聯,令全世界都感到震驚,那又是什麼導致打破亞洲記錄的韓頲在九頓天窗失蹤的呢?
這是韓頲來九頓天窗的第121次深潛,每次他深潛的時候周圍的村民都會過來觀看。在2023年4月27日的時候,韓頲在九頓天窗用12.5小時創造277.4米的亞洲洞穴潛水深度紀錄 。這次挑戰,韓頲打破了亞洲水肺潛水的最深紀錄、洞潛潛水的亞洲紀錄、洞穴側掛潛水的世界紀錄。
韓頲是浙江人,今年47歲,由於以前養了一隻貓被行內人叫做「老貓」,他是中國首位休閑水肺、自由潛水和技術潛水三棲教練,藍旗國際潛水俱樂部創始人,也是《戰狼》主演吳京的技術潛水導師。
2023年10月7日晚,韓頲給哥哥打完電話就開始準備第121次下九頓天窗,每次下潛前韓頲都會給哥哥打一個電話,為了讓哥哥心安,也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狀態。每次下水前,他都會做好回不來的準備,他明白,挑戰極限的同時,也是在理解生死。
九頓天窗是亞洲最深的水下洞穴。平靜的池面下,石峰岩壁交錯,是一個近乎完全黑暗的世界,多數情況下能見度不足兩米。更重要的是,至今沒有人知道九頓天窗到底有多深,曾有人用聲吶設備探出它深度在300米以上,它也因此被稱為「水下珠穆朗瑪峰」。
韓頲一一檢查著深潛裝備,CCR(呼吸循環迴路系統)、呼吸管、潛水服、減壓氣瓶、潛水電腦表...即使每天都會檢查,但韓頲還是會在深潛前再檢查一下,畢竟在海里要是裝備出了任何問題帶來的都是致命的威脅。
檢查完裝備沒有問題,韓頲就換上裝備打算下水的時候,突然感覺心悸了一下,韓頲心中隱隱有了一絲的不好的預感,韓頲想起來之前有個前輩跟他說過:「如果你下潛前有了一些異樣的感覺,千萬不要下潛!」
韓頲有點猶豫起來,但他選擇在這一天下潛是有一個特別的原因。他有一個最看重的學生叫董傑,也是韓頲唯一的固定潛伴,在去年深潛的時候去世了。
這次挑戰300米的下潛,原本定在9月26日,那天是董傑的忌日,但九月初的時候,韓頲得了感冒身體不適,所以改到了10月7號的晚上。之所以要在夜間進行,這也是韓頲特別的安排。
如果一切順利,從下水到升水,經過近15小時,他將於10月8日白天成功升水,並打破286米的洞潛世界紀錄,而那一天,剛好是董傑的生日。董傑生前的願望就是突破300m的記錄,他想帶著董傑的名字一起實現這個目標。
韓頲在岸邊又等了十分鐘,沒有再感覺到心悸,韓頲都差點以為是錯覺。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今天下潛,上次創造世界記錄的那次深潛他只差9m就可以打破世界記錄,但一向求穩的他選擇了調整好狀態再來一次。而今天就是他給自己的第二次機會。
韓頲深吸一口氣,隨著「噗通」一聲,韓頲躍入水中,正式開啟了這次深潛之旅。剛開始,上層的海水還殘留著一些太陽照過的溫暖,能見度很好,可以清楚的看清楚周圍的一切。
然而,隨著深度的不斷增加,海水的溫度逐漸降低,周圍的光線越來越弱,韓頲每隔十米就會停留一下,讓身體慢慢適應水壓的變化,在不斷下潛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壓強變化調整吸入氣體的比例。
九頓天窗分為南洞和北洞,韓頲這次是從北洞下來的,北洞的洞口位於水下40米處,南洞的洞口則位於水下30米處,無論是從哪個洞口下潛,潛水員都要經過一段狹窄的直井通道和斜坡,直到潛至水面下105米處,南北兩洞才彼此貫通,一直向下,形成了一個Y字形通道。
韓頲已經到了北洞口了,這個洞口非常狹窄,過去的時候得萬分小心,不然可能會把身上背著的CCR卡在這裡。但韓頲對這已經非常有經驗了,這一個月他就已經下潛三次了。
他小心翼翼的通過北洞口,從北洞口過來不代表可以放鬆警惕了,而是需要更加小心,一路上會有很多彎彎折折凸起的石壁,韓頲緩慢的通過這個區域。
50m...70m...90...105m到了南北兩洞貫通的地方,韓頲靠在岩壁上,調整著呼吸,調整好狀態的韓頲緩慢的向下潛去,在經過一個洞穴的時候,水流速度突然變得湍急,韓頲緊緊的挨著岩壁,拉著安全繩,在無邊無際的黑洞中,發著熒光的安全繩是唯一指引方向的東西。
3個小時...5個小時...7個小時過去了,韓頲已經到達了230m了,離突破300米只有短短的70米但到了這個時候,每一米的下潛帶來的壓力都是成倍的增加,韓頲的速度越來越慢。
忽然周圍傳來一陣聲音引起了韓頲的注意,韓頲警覺地環顧四周,猛然轉頭望向陰影深處時瞳孔驟然收縮,但卻再看去的時候卻什麼都沒看見,韓頲還以為自己出現了錯覺,於是順著手中的安全繩繼續下潛,整個人如同被無形的漩渦拖拽著墜向深淵。越來越大的水壓壓的韓頲有些喘不過氣。
但餘光突然瞥見陰影處,他驟然僵直身軀,臉色煞白,呼吸罩里傳來急促的呼吸聲,立馬轉身像上游去......
10小時...12小時...15小時過去了,等在外面的三名助理看著還沒反應的水面,笑了起來「韓哥,這是破世界記錄了吧,現在這個點還沒出來。」畢竟韓頲可是「亞洲第一潛」,前不久還破了世界紀錄,沒人想過他會出問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助理的臉色也難看起來,已經18個小時了,韓頲的設備最多也只能撐18個小時,但現在水面還是沒有一點動靜。支援潛水員趕緊下水查看情況,但是支援潛水員勉強只能下到70m,始終沒有找到韓頲的身影。
此時此刻他們已經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由於韓頲下潛的地方太深,國內幾乎沒有人可以下到100米以下的位置,只能報警申請水下機器人救援,時隔四天到了10月11日,才在距離水面113m的地方發現了韓頲。
但韓頲的遺體卡在一處狹窄的石壁處,無法進行打撈,無奈之下,為了保證遺體的完整性,在水下對韓頲的遺體進行了穿刺,在10月25日的時候終於將韓頲的遺體打撈上來。專家發現潛水服上沒有其他的破損,基本可以排除一些人為的原因導致的事故發生。
按理說這已經是韓頲在九頓天窗下潛的第100多次了,作為國內潛水第一人,怎麼會沒有考慮好氧氣的問題呢?
大家帶著疑問打開了韓頲的潛水電腦表,查看的時候發現,前七個小時的潛水過程中都很順利,直到視頻暫停到了第7個小時23分鐘的時候,韓頲停留在了原地幾分鐘,然後向回的方向游去,但此時可以根據安全繩的位置判斷出韓頲還沒有到達自己的記錄處,那又是什麼讓韓頲突然往回遊去呢?
這個時候右下角的一團陰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連忙放大查看,隨著畫面的不斷放大,陰影處也變得清晰起來,大家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等陰影處完全顯現出來的時候,在場的幾人身體都顫抖起來,瞳孔緊縮,死死的盯著屏幕,說話的語氣都都是不可置信:「這…這怎麼可能呢?天窗怎麼會有…」
顯示在屏幕里陰影是一個極大的洞穴,隱約可以看出洞穴旁邊的水流轉速非常快,甚至已經形成一個漩渦,在海底如果發現有這樣的漩渦,一定要立馬離開,隨著時間的推移,漩渦的轉速會越來越大,吸力也會越來越大,一旦被吸進深不見底的洞穴,極有可能就會迷失方向。
在之後的視頻記錄中可以看到,韓頲在往回遊的速度越來越慢,這是由於人在海底遭受的壓力比較大,出水的時候就要靠緩慢的速度才能使身體慢慢承受過來,不然一旦速度過快就會導致血管爆裂。
可以看到韓頲在距離被發現點還有20多米的地方停住了,按照專業人士的猜測,此時應該是他佩戴的CCR在過於緊張逃離時,操作失誤導致氧氣中毒,才讓他呼吸困難,昏迷過去,而後死亡。畫面停在了這裡,韓頲的遺體應該是在他死後,遺體上浮到了發現點,然後被卡住了,最後才被發現。
而韓頲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發現自己沒有得救的機會了,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窒息而死。
看完視頻的眾人都沉默下來,韓頲作為「亞洲第一潛」,多年來一直參與義務救援活動,還參與過廣西都安桃花水母二號洞143米遇難者遺體搜索打撈,以及長征烈士骸骨勘探打撈項目,眾人都為他的離去感到悲傷。
韓頲不僅為中國的潛水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中國的科研事業奉獻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的不幸遭遇是整個中國的損失。韓頲的探險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無論時候我們都應該要將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故事:絕望的死法:47歲潛水員被卡113米水底洞穴,目睹自己窒息而死》一文情節稍有潤色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均為網圖,人名均為化名,配合敘事;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