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舉行的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分享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以來的實踐經驗。
徐曉蘭表示,工業互聯網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數字經濟體系由「點、線、面」構成。「點」指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線」指的是行業數字化轉型;「面」指的是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工業互聯網通過數據流全面打通各個環節和整體鏈條,形成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全生命周期的全面連接。「這些數據要能實現范在連接,需要無所不在的網路,5G、工業乙太網等以網路接入的方式為萬物互聯提供了保障。」徐曉蘭說道。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工業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它不單單是互聯網+工業,既是一種連接的樞紐,更是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託。工業互聯網提升了內循環發展的質量,從供給側加速了數字產業化,從需求側加速了產業數字化,從而發展了內外融能的體系,培育了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在物資供需對接、轉產擴產、遠程服務、免接觸生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撐。很多企業從原來的被動、觀望到主動擁抱工業互聯網。
徐曉蘭表示,我國製造業企業發展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生產模式傳統,無法獲得豐富的市場利潤;二是供應鏈管理能力較弱,對供應鏈缺乏有效掌控;三是融資阻力較大,難以滿足運營的資金需求;四是高級人才匱乏,轉型升級困難重重。
「工業互聯網是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徐曉蘭說道。工業互聯網加速製造業生產要素集聚,夯實產業基礎高級化根基。工業互聯網是製造業全產業鏈生產要素的態勢感知和資源配置平台,有助於充分發揮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優勢和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方針,從供給側出發,以市場為主體引導勞動、資本、數據等生產要素向製造業產業鏈的「斷鏈」集聚,加速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進程。
工業互聯網促進位造業集群化演進,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工業互聯網是支撐製造業集群要素資源高效協同的共享服務平台,有助於提升集群組織聯動性、產業根植性、生態包容性,加速集群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應用體系的構建,推動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催生新興服務型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工業互聯網使能製造業全球化躍遷,重塑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全球製造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度重構,工業互聯網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重塑產業基礎能力,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國際級龍頭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搶佔全球中高端產業位階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契機。
徐曉蘭表示,要推動產業鏈集群的發展,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記者:鄧聰
編輯:伍越
監製:夏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