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名網友發表了
對某韓國明星的評論
便遭到粉絲群體攻擊
隨後被曝光個人信息
其中一名未成年人
在網上參與了對其「開盒」
經網友「調查」
該未成年人為
百度副總裁謝廣軍之女
自2024年以來
多次在飯圈「開盒」素人
3月17日,針對網路傳聞
謝廣軍發布微信朋友圈表示深感愧疚
並向所有受影響的朋友鄭重道歉
什麼是「開盒」?
13歲的孩子「開盒」需要擔責嗎?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未成年人「開盒」如何處罰?

民事方面,未成年人的「開盒」將他人的隱私信息隨意公開披露,根據民法典第1032、1033條屬於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可根據民法典第1079條,要求賠禮道歉、消除影響、進行賠償等。因為是未成年人,根據民法典第1188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行政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因為是未成年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2條,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刑事方面,「兩高」發布的《關於依法懲治網路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組織「人肉搜索」,違法收集並向不特定多數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253條之一規定的,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該罪最高可能處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罰金。因為是13歲的未成年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不予刑事處罰,但應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個人隱私該如何保護?
「個人可以在社交媒體等平台避免分享敏感信息、敏感票據,如身份證號、住址、電話號碼、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等。」張玉霞建議,合理設置社交平台的隱私選項,限制陌生人對個人信息、動態等內容的可見度,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平台方面,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客戶信息在傳輸過程中進行加密,對存儲在資料庫中的敏感信息(如密碼、身份證號)進行加密,防止數據被竊取。僅允許必要工作人員訪問客戶信息,並根據職責分配不同的許可權級別,對訪問敏感數據的員工啟用多因素認證,增加安全性;對於瀏覽客戶信息的操作,保留瀏覽痕迹,以便遇到泄露時進行倒查;定期對系統進行安全掃描,發現並修復潛在漏洞。
滬團團來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獨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動了嗎?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獲得呢?
點亮本文【在看】與【點贊】,並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當【在看】數達到200時,評論點贊第一的小夥伴將免費獲得一套徽章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