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杭州六小龍」頻頻刷屏。
何為六小龍?
它指的是「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遊戲科學、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這六大火爆全球的科創公司,被稱為「神秘的東方力量」。
這六家公司,每一家都大有來頭。
深度求索開發的DeepSeek,一經問世,就掀起新一輪人工智慧浪潮;
宇樹科技研發的機器人,在2024年春晚舞台上穿著大花棉襖,靈活跳舞,艷驚四座;
遊戲科學潛心研發七年的《黑神話:悟空》,一上線就成為全球遊戲玩家的焦點。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六家公司的創始人,其中三人都畢業於浙江大學,其他三人的也都來自各大名校。
與此同時,另外一張「霸道總裁照」也在網上瘋傳。
這張照片來自最近召開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大會。
阿里巴巴的馬雲、華為的任正非、比亞迪的王傳福、小米的雷軍、騰訊的馬化騰等一眾業界知名企業家,悉數在列。
有網友統計了這些大佬的學歷,發現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畢業於名校。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告訴孩子,要努力學習考上名校。
直到看了這群掌握了中國科技命脈的大佬們,我才深刻地認識到名校真正的「含金量」。
02
國內最近的科技舞台,可謂神仙打架、異彩紛呈。
在老一輩的企業家的注視下,一群年輕的「後浪」們,正以勢不可擋之姿迅速成長起來,引領世界風騷。
比如來自浙大的85後新星,深度求索的創始人梁文峰。
他在2024年底推出AI大模型DeepSeek,性能直逼此前引發熱議的ChatGPT4。
而的訓練成本只有560萬美元,連ChatGPT4的十分之一不到。
以其極低的研發成本,戳穿了英偉達的「算力焦慮」,叫停了美國「人工智慧軍備競賽」,暴打美國科技股。
還有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90後的他碩士畢業於上海大學。
2024年12月,宇樹科技發布了最新機器狗B2-W的一段「炫技」視頻,立刻在全球引發轟動。
視頻中,B2-W能夠完成後空翻、高空跳躍、載人越障等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性能簡直強得可怕。
就連馬斯克都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宇樹機器狗的視頻,還評論表示「未來的戰爭將是無人戰爭」。
不僅如此,宇樹還在業內號稱「價格屠夫」,售價最低的一款產品僅不到一萬元,讓機器人真正有機會走進千家萬戶。
還有清華才子姚頌,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成功發射,直接追平SpaceX最新技術;
有「百億導演」餃子,他執導的《哪吒之魔童鬧海》革新動畫技術,票房一路狂飆,一舉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之首....
曾幾何時,我國的科技水平尚處低位,歐美科技巨頭肆無忌憚地進行技術壟斷,還給中國貼上「代工廠」的標籤。
可如今局勢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工智慧、汽車、火箭、三維動畫......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精英,正用科技與智慧的力量,重塑這個世界。
他們當中有科學家、有工程師、有程序員,幾乎都是各個領域的最強學霸。
03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沈光耀本是一個富家少爺,卻非要不顧母親反對,千里迢迢地從廣州跑到昆明讀書。
這裡的教室破敗而簡陋,甚至抵擋不住一場暴雨的襲擊,可他卻甘之如飴。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是西南聯大,是整個時代的前沿。
如果沒有來到這裡,他如何有機會親耳聽到老師釋義泰戈爾的詩,又如何有機會跟從自己的內心,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保衛國土家園呢?
很多人都認為,名校給學生提供的僅僅是一張金光閃閃的文憑,一個傲人的起點。
但其實,名校真正可貴的是它賦予學生的格局和視野。
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陳雲霽兄弟成長於南昌一個普通家庭。
兄弟倆從小就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先後考進了中科大「少年班」。
但在上大學之前,他們並沒有太大的人生抱負。
倆人都沉迷電腦遊戲,弟弟陳天石還因為沉迷遊戲,大二時險些掛科。
但也正是在大學期間,他們接觸到了計算機和AI,併產生了深深的熱愛。
憑著這種熱愛,兄弟倆被龍芯之父胡偉武召到中科院麾下做研究。
在那個很多人不知道AI為何物的年代,他們已經開始了對AI晶元的探索。
彼時,中國的晶元設計和AI技術落後於國外幾十年,但這對學霸兄弟卻決心鏖戰到底。
2016年,寒武紀發布了世界首款終端人工智慧專用處理器IP——寒武紀1A,還與華為合作,一躍成為當時最成功的AI創業公司。
之後更是勢如破竹,在2020年成功上市,成為「國內AI晶元第一股」。
其實,人與人的差距,從來就不是出身,亦或家庭環境,拼到最後,都是視野和見識的較量。
而這些,才是一個人重塑自己,乃至改變世界,真正需要的東西。
04
看過一組數據:2024年中國大學的預算經費排名。
這一個個數字背後,不僅是財力的差距,更是不同學校資源差距的具象化。
名校可以給學生提供最優渥的資源和平台,讓他隨心所欲地去創新,去探索,去影響和改變這個世界。
拿王興興來講,他從小動手能力就很強,痴迷於機械,甚至能在數學課上用幾何原理解構機器人關節運動。
這一天賦在他進入浙江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後得以充分釋放。
本科期間,他正式開始涉足機器人領域,只靠著200塊的邊角料,就獨自做出了一個桌面人形機器人。
而後他進入上海大學攻讀碩士,開啟了更專業的機器人研發之路,還遇到了對他影響深遠的導師賈文川。
在導師的指導下,他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成功開發出XDOG四足機器人。
畢業後,他創辦了宇樹科技,成功屹立世界機器人舞台。
為什麼一定要上名校?
因為只有上了名校,你才能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只有上了名校,你才能接觸到更優質的圈子,有機會向卓越的名流學習。
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激昂的情節。
一批躊躇滿志、風華正茂的愛國志士,諸如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人齊聚在北京大學。
北大成了這群有志青年覺醒的重要陣地,大家為了尋找新中國的出路,不停地進行思想碰撞與交鋒。
回到現實,名校的「光環」更盛。
過去如果沒有華為攻破通信技術壁壘,沒有比亞迪提供世界最強的電池技術,也不可能有如今最先進的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
這種名校工程師實業興邦,科技報國的傳承和碰撞,才成就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薪火相傳」的名場面。
韓寒曾說過: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
名校會把一群最優秀的人匯聚在一起,在這裡你會結識未來各個行業的頂尖人才。
在這裡,你會發現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前方的路四通八達,世界遠比想像得更精彩。
在這裡,你可以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同行,共同創造屬於你們的傳奇故事。
05
高曉松在節目里說過這麼一句話:名校,是鎮國重器。
在這裡被孕育和滋養長大的名校之子,則是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樑,是能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人。
孩子,我為什麼要讓你考名校?
是希望你能站在這些前輩巨人的肩膀上,睜眼看看這世界,用自己的力量重塑這世界。
泱泱大國,巍巍華夏,國祚綿長,後浪永昌。
唯有不負光陰,努力前行,在歷史長河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才不枉人世間走這一遭。
點個贊吧,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