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國際上誰信譽不好,歐美充當第一,不好好發展自身技術,還將所有手段都用到,我國身上。
國家核心技術,極其重要,他們就是清楚這一點,瘋狂扼制我國法發展,甚至還開展了貿易戰。
這讓我國工業雪上加霜,直到這個工程出來,不僅打了歐美的臉,在國際工業上,我國徹底站穩腳跟。
技術壟斷
這個工程就是「360工程」,主要是為了切斷歐美壟斷,然後自主生產工業產品,尤其是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
這種鋼管,跟平時建房子用還不一樣,主要是用在核電站上和海底造洞建橋用的,反正是只要是高精建築基建,就一定會用到這種鋼管。
就是如此必須重要的的東西,一直是被歐美幾個國家所壟斷,中國雖然想研究,但是一直無從下手,無奈下,我國每年花費幾百萬從外國進口。
這讓我國非常被動,歐美那段時間處處針對我國,根本不給我國喘氣機會,輪流壓迫我們,這對我國造成了經濟危險和安全隱患。
不僅如此,他們還煽動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壓迫,老美還對日本和韓國放狠話,必須要針對我國。
他們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趁人之危,思思捏住我國命脈,對我國進行進行卡脖子。
這也讓我國清楚知道,自主創新的重要性,雖然我國的工業不比美國和俄羅斯,但是因對歐美的壓迫,我國還是有能力的,我們開展了很多會議,確定了「360工程」。
「360工程」的起點
工程是確定了,但我們還是無從下手,因為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研究製造技術,不跟鋼筋技術一樣,我們必須保證數值的正確。
而且在這過程中,涉及了很多專業領域,每一個都能確定一個方案,所以怎麼做到技術融合,方案融合,成為了那時工程師首要問題,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相信我國能創造出來。
面對這些質疑和挑戰,科學家雷丙旺帶著團隊,主動扛起工程的重任,到後面更多的工程師加入進來。
逐漸他們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團隊,他們都知道這個項目,對我國的重要性,誰都沒說放棄的話
他們夜以繼日地進行技術攻關,查閱文獻,進行模擬實驗,不斷改進工藝參數,力求攻克每一個技術難點。
由於國外對這項技術實行嚴密封鎖,甚至連一張清晰的設備照片都難以獲取,工程師們只能根據有限的公開資料,結合自身的理解和經驗,從零開始設計和製造這台關鍵設備。
他們攻克了重重技術難關,持續優化設計,最終自主研發出了一套垂直擠壓設備。
在這期間還有一個小故事,工程師們在製作時,需要一個特殊閥門,我國準備向外國購買,但沒想到他們直接開口要1000多萬,還有各種的複雜的條件。
這些東西讓工程師決定自主研發,而到最後研發成功,我們才花費不到100萬元,可想而知,那時候外國商人跟我國要1千多萬,臉皮有多厚了。
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充分展現了中國工程師的創新精神和攻堅克難的決心。
「360工程」的成功,凝聚了無數中國工程師的心血和汗水,他們以實驗室為家,放棄了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世界的驚呼
17年的時候,「360工程」再次突破壁壘,研發出6000毫米的空心坯料,這在國際上是前所未有的。
能多次突破「卡脖子」,是工程師他們努力的畫面,讓我們從技術的追趕者變成了技術的引領者。
而且工程成功,不僅是位置的轉變,更是狠狠打了一些國家的臉,讓我國的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不再受制於人,可以自主生產這種關鍵部件,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國家關鍵領域和重大工程的順利進行。
而且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給中國經濟和未來發展,建立了有力量的柱子,保護我國。
重要的是,這個工程的成功,對我國的安全罩上一個保護套,降低了中國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還大增強了我國戰略自主能力。
因為突破美國封鎖,我國在國際上不僅穩,還在各種談判中,都有一定話語權,在聯合國各種小型會議,擁有了更多主動權。
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那就是為我國奠基了高端工業的基礎,我們在未來發展能更加的穩定,牢靠。
現在中國不僅能夠滿足國內需求,還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與那些曾經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的國家同台競技。
結尾
「360工程」的成功不僅是在打美國的臉,更是我國在國際上的證明,而這時間,我國僅僅用3年時間。
未來,中國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更多領域實現自主創新,推動中國製造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綠色方向發展。
它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保障了國家安全和關鍵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中國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決心。
信源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2017年4月17日——北重集團成功攻克超長原壁無縫鋼管空心芯棒鍛造
中國聯合商報網2011年4月25日——湖北新冶鋼:全球最大的中厚壁無縫鋼管生產基地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2021年2月6日——北重造重器 精工鑄民魂(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雷丙旺及其「360工程」項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