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17系列要來了,華為Mate80卻缺席,這一消息讓不少等「華為正面硬剛蘋果」的用戶有點空落落的。
但問題來了,華為真的會「錯過」9月這波關鍵節點?真不打算跟蘋果剛正面了?還真未必。
去年9月10日,華為MateXT非凡大師(全球首款三摺疊手機)就跟iPhone16系列同天登場,雖然銷量不是一個量級,但影響力一點不虛。
今年Mate80因為鴻蒙系統升級節奏,預計要延到11-12月發,表面看似「迴避」,實則華為換了條路子:用三摺疊小改款和一款全新的14:10大摺疊,繼續卡位9月,用熱度對熱度,流量對流量。
從目前曝光信息來看,MateXT新款不是換殼重發,而是有的放矢的升級:麒麟9020新晶元上身,能效比更高、算力更穩,還整合了衛星通信和星閃模塊,系統級別的通信能力又拉了一檔。
再加上紅楓原色影像系統、升級的感測器和硅碳負極電池,性能、拍照、續航全都補了一輪短板,關鍵是重量厚度也有望進一步優化。如果說上一代是「炫技」,那這一代,才是真正面向量產市場的迭代版本。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那台14:10屏幕比例的新品。3月發布的PuraX憑藉16:10大屏,在高端摺疊市場打了場漂亮仗,首月激活量超過20萬台。
而14:10是什麼概念?相比16:10,它橫向視覺更寬,看劇、刷文檔、玩遊戲一整個沉浸。
華為敢做這個比例,其實底氣是有的——鴻蒙系統和自研應用生態能適配得上,不怕「比例怪」;再加上華為自研晶元調校能力強,這種跨越級形態嘗試,別人真幹不了。
你可能會問,這些機型對iPhone17真能造成威脅嗎?實話說,銷量肯定不是一個維度。但華為壓根就不是奔著銷量去的,核心是話題主導權。
9月是全世界手機圈的C位舞台,蘋果每年都穩穩霸榜,如果華為能在這一時點用摺疊新品攪動關注度,那就是搶到了節奏上的先手。
尤其是在國產高端集體缺席、安卓高端存在感一再被邊緣化的當下,華為選擇逆勢出牌,其實更像是一種態度的宣示。
別忘了,蘋果自己的摺疊屏機型也可能採用14:10的比例,但最快要等到2026年。
華為率先搶跑,提前定義「下一代摺疊形態」,這波先發優勢放在全球市場來看,也不容小覷。
更別提,系統生態+晶元底座的「雙自研組合拳」,已經讓華為走出了一條和安卓完全不同的進化路。
所以,如果你還在惋惜Mate80沒能9月出場,不妨換個角度看——華為其實沒讓舞台空著,而是拿出了「形態更特別」的產品去扛這個C位。
至於能不能頂得住蘋果17系列的流量衝擊?
我們拭目以待。你覺得呢?這波華為用三摺疊和14:10新品「換位出擊」,你買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