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四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在吉林省長春市開幕。會上,《中國新電商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網路會組織聯合會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聯合編撰,旨在深入剖析過去一年間我國新電商的變革軌跡,揭示其蘊含的新特點、新變化、新趨勢,並對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展望,為業界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路徑提供戰略指引。
新電商的「新變革」
隨著電商領域的不斷發展,各界對新電商的認識不斷深化,新電商內涵演變得更加豐富,特徵更加顯著。與傳統電商相比,新電商的「新」主要體現在從產品導向到內容與個性化推薦的新思維邏輯、跨界融合與場景創新的新商業生態、數字化與智能化升級的供應鏈創新。
《報告》中清晰論證了新電商領域取得的突破性發展以及獲得的生態性變革:2023年,我國網上零售總額達到了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連續11年穩居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地位;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9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5.2%;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5.6%……種種數據生動展示,新電商業已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新電商的「新未來」
綜合對於行業現狀和未來的判斷,《報告》以專業視角提出行業發展新對策。政府側,《報告》建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行業准入門檻,簡化審批程序,加大對新電商企業的金融支持;供給側,《報告》建議新電商企業應通過深化產學研合作機制,構建沉浸式、體驗式的消費場景,並加強行業自律機制的建設,制定行業標準,營造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消費側,《報告》建議要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的電商知識培訓和信息資源,同時鼓勵消費者參與評價體系,讓市場反饋成為企業改進產品和服務的重要參考。這些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對策建議,為探索電商行業更具系統性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同時,《報告》將新電商的現實意義精準概括為——「促消費、促轉型、促融合、促就業、促振興」,並具有前瞻性地指出:融合化、沉浸式場景創新將成為常態;綠色低碳、可持續將成為新電商發展的重要方向;國際市場將成為新電商企業拓展的新藍海。
《報告》以強烈的專業性、清晰的邏輯性,描繪出新電商行業的過去、當下與未來,有機串聯了新電商行業鏈的各個參與主體,不僅為行業帶來了具有現實意義的啟迪,也為驅動新電商行業形成良性生態貢獻了積極作用。(記者 曾震宇)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