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2023年04月25日23:32:06 科技 1307

文|遠山

編輯|多魚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一直以來,世界上各主要國家都在晶元生產製造領域扮演著相應的角色,大家分工合作,也算是相安無事。

然而我國的加入卻打破這場平靜,為避免我國成長為世界上又一個晶元大國,美方現在正在著力加強對我國的科技制裁。

原本歐盟和美方站在統一戰線,共同制裁著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但這次卻做出了和美國不同的選擇,決定投資3200億元發展自己的晶元產業。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小心眼兒的美方,終於要為自己的不正當行為付出代價,或許,這次美晶元時代終於要結束了!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一、歐盟的決定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台積電的離去。當時為了吸引這家企業到加州投資建廠,美方開出了非常豐厚的條件。尤其是幾百億美元的晶元補貼金,實在是讓人很難不心動。

這不僅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企業的建廠成本,同時還能更好的幫助企業面向全球市場實現進一步發展。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結果沒想到,台積電去往美方之後,不僅僅要面臨著來自英偉達的隱患,同時還要為投資建廠墊付費用。

等美方的晶元補貼金下來後,台積電真正拿到的錢還沒有當初承諾的10%!一直到這個時候,台積電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有了台積電的前車之鑒,歐洲晶元企業在決策的過程中都變得更加小心謹慎。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一方面是懼怕美方的霸權,擔心自己也會同樣受到美方的科技制裁。另一方面則是不願放棄與中方市場的合作,切斷彼此之間的合作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打擊。

為避免遭受來自美方的衝擊,歐盟率先作出決定:接下來將是430億歐元的巨資來振興歐洲晶元產業的發展,著力解決在汽車晶元和通訊晶元上的空缺。

430億歐元摺合成人民幣約為3200多億元,可見歐盟這次也是下了血本。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事實證明,發展晶元產業已經成了當下各國實現更大發展的必經之路。

如果不能掌握晶元生產製造的自主權,那麼就很容易在未來的發展中陷入被動境地,遭到美方的科技制裁。現在的我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不過在美方的制裁下,我們並沒有屈服,而是逆流而上,不斷採取措施發展我們的晶元產業。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目前歐盟已經批准了430億歐元的項目,並且承諾會一次性支付。在這430億歐元的補貼下,相信歐洲晶元產業很快就能有所突破。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二、歐洲實幹,美方畫大餅

美方為了制裁我國晶元產業的發展,一直在想方設法拉攏可能與我們合作的對象。比如說當初的台積電,還有現在歐洲的相關企業。

他們採取畫大餅的方式將這些企業吸引到美方市場,並遵從美方晶元法案的管理和約束。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企業為了獲得這筆晶元補貼金做出了相應的犧牲,但美方卻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當初承諾的400多億美元晶元補貼金,不過是一個虛妄的大餅罷了。

即使最後真的拿出幾百億美元的晶元補貼金,也是為了補貼自家晶元企業。

美方這樣的做法讓台積電感到憤怒不已,在看清美方的真面目之後,台積電負責人立刻做出戰略轉變,逐漸降低對美方市場的依賴。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台積電發展的重心或將會陸續轉移到台灣省,同時還會不斷加大對歐洲市場的開拓。

當然,在經歷了這場打擊之後,台積電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與內地市場合作的重要性。

別說是台積電了,就連美方本土的晶元企業,現在都在積極尋求與我國內地的合作,以此來穩定自己的營收。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即便有晶元法案的束縛,大家也會想方設法鑽空子,努力達成與中企的合作,穩住自己的經濟收益。

其實憑藉著美方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固的霸權地位,他們完全可以穩住台積電等外來晶元企業在本土市場上的發展。

但遺憾的是,拜登團隊並不算大方,明明已經做出了承諾,卻始終不願兌現。最終不僅沒能留住這些企業,還折損了自己的信譽。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當初真的大方拿出上百億美元的補貼金,或許還有留住這些半導體巨頭企業的可能。

總的來看,現在不管是我國還是歐洲,都在積極加大對晶元產業的發展。不同於美方的畫大餅,歐洲的晶元補貼說給就給,這將會給歐洲半導體產業未來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轉變

在歐洲轉身離去之後,美方的晶元制裁還能持續多久呢?

3200億元!歐盟就晶元做出和美國不同的決定,美晶元時代結束了! - 天天要聞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