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青島報道
歷時三天的「絲路相連 上合共贏」全球媒體山東行圓滿收官。多國媒體深入上合示範區「四個中心」建設一線,見證這個國家級開放平台如何以制度創新與科技賦能重塑國際經貿規則,其發展成果正是對國家戰略深入踐行的生動註腳。
自2018年6月,宣布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這一國家級戰略項目以來,該示範區便成為中國推動與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方經貿合作的關鍵戰略平台。
如今,正值中國擔任上合組織2024-2025年輪值主席國期間,山東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進上合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圍繞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交流發展「四個中心」和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建設持續發力,全力構建全方位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制度型開放:跨境貿易的「中國方案」
在上合經貿綜服平台,記者記錄下「一站式」通關場景:報關員30分鐘辦結8項手續。「全場區海關監管模式等35項制度創新在此誕生,」平台負責人表示,「企業綜合成本降低21%,吸引1800家跨境企業入駐。」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示範區對上合國家進出口額突破400億元。這不僅是示範區自身的成就,更是山東貫徹國家深化改革要求,以制度創新推動貿易便利化,為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 共建國家提供的可借鑒、可推廣的跨境貿易解決方案,助力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數字新基建:鏈接歐亞的「超級樞紐」
中歐班列青島集結中心,構建集班列運營與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物流產業園。今年1月,濟南—青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獲國家發改委和「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辦公室聯合批複。2024年,上合示範區中歐班列開行量達到1017列。
中歐班列與tir卡車同步作業,智能系統自動規劃集裝箱最優路徑。「海陸空鐵」聯運網路輻射23個國家、54個城市。青島中心站運營總監透露:「數字化改造後班列準點率達99.2%,『絲路電商』基地上半年帶動山東產業帶出口增長37%。」
這一成果的背後,是山東省落實國家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戰略部署,通過數字新基建提升物流效率,強化上合示範區作為連接歐亞大陸重要物流樞紐的地位,促進區域間資源高效配置,為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貢獻力量。
創新共同體:科技驅動的「上合標準」
從吉利衛星星座到卡奧斯「燈塔工廠」,科技創新貫穿全程。海爾卡奧斯生態園廠房內,為俄羅斯定製的超低溫冰箱正進行- 40℃測試;少海匯碳陶瓷實驗室里,諾貝爾獎團隊研發的新材料即將用於哈薩克供暖工程,綠色建築技術已在烏茲別克應用。
上合示範區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聯合上合國家打造創新共同體,制定產業標準,推動科技成果在區域內的轉化與應用,提升區域整體創新能力與產業競爭力,踐行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創新合作篇章。
人文經貿:民心相通的「上合密碼」
在上合之珠博覽中心,塔吉克羊毛氈與山東魯綉同台展銷。商戶向記者展示多語種訂單系統:「通過跨境直播,土庫曼客戶在線下單青島傢具。」
示範區不僅促進了貿易往來,更成為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通過商旅文交流發展,增進上合國家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為深化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
這裡用實踐驗證了「通關快一小時,貿易增一百萬」的乘數效應。上合示範區的價值不僅是貨物中轉站,更是規則制定場與技術創新源。
而隨著72小時衛星全球組網進入倒計時,上合示範區正以 「四個中心」 為支點,撬動歐亞經貿合作新未來。
多平台搭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作為上合示範區山東省對外開放新高地,創新搭建了「絲路電商」 綜合服務基地、上合經貿綜服平台、上合國際樞紐港等開放平台載體,從貿易拓展、通道聯通、金融賦能等方面,推出118項制度創新案例,為解決上合組織和共建 「一帶一路」國家地方經貿合作痛點堵點問題提供系統性、整體性解決方案。正在加快建設的「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規劃「1 + 2 + 9 + n」功能服務體系,集聚「絲路電商」貿易主體、服務商及跨境電商平台,著力解決制約「絲路電商」國際合作的關鍵堵點難點,打造「絲路電商」電子商務國際合作領域公共服務平台。
這一系列舉措,彰顯了山東在國家戰略引領下,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為推動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山東智慧與力量,向著建設成為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的重要戰略支點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