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2023年03月27日19:12:12 科技 3423

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中國晶元行業需求不斷增長,然而受制於國內外環境,中國晶元突破重圍困難重重。

在此大環境下,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芯科技),在國產模擬晶元替代浪潮中以開拓者的身份,在探索研發高端晶元的道路上不斷砥礪前行,並在發展過程中獲得多家業界知名投資機構青睞。

近日,南芯科技宣布在科創板上市,於2023年3月24日採用戰略配售、網下發行與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首次公開發行6353萬股a股!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公司介紹

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6年正式開啟運營,是一家專註於電源、電池管理和嵌入式的高性能國產半導體設計公司,擁有charge pump、dcdc、acdc、有線充電、無線充電、快充協議、鋰電保護、汽車電子等多條產品線,基於自主研發的升降壓充電、電荷泵和gan 直驅等核心技術,推出了多款明星產品,得到業內廣泛認可,南芯科技秉承不斷創新的產品文化,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模擬和嵌入式晶元設計企業。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南芯上海辦公室、實驗室外觀)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南芯實驗室一覽)

自成立來,南芯發展迅猛,歷經6年多時間,已成為國內領先的電源及電池管理晶元供應商,以高性能電源管理ic為切入點,圍繞手機、pc和攜帶型設備布局,已延展至工業和汽車領域。據充電頭網了解到,南芯已有數款產品進入各大汽車品牌並落地量產。

南芯科技心繫國產晶元的發展,多年來深耕中國,在上海設立公司總部,在北京、深圳、成都、南京、西安建立研發和銷售中心,助力國產晶元自主可控;不僅如此,南芯胸有雄圖偉略,放眼國際,據悉,已在新加坡建立子公司,並於日本、韓國設立辦事處,讓中國芯真正走向世界。

在發展過程中,南芯科技獲得了多家業界知名投資機構青睞。

18年,獲得順為資本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

19年,獲得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

20年,獲得intel、oppo、紅杉資本等投資,完成c輪融資;

21年, 獲得光速中國、 維沃通信、 元禾璞華等投資,完成d輪融資。

南芯產品線介紹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南芯科技產品包括充電管理晶元(電荷泵充電管理晶元、通用充電管理晶元、無線充電管理晶元)、dc-dc晶元、ac-dc晶元、充電協議晶元及鋰電管理晶元,覆蓋整個充電環節,是少數具備供電端到設備端完整解決方案的本土企業。

南芯科技作為國內最先布局usb-pd充電管理的公司之一,以前瞻的產品定義及快速的響應能力,及時推出多種功率充電管理晶元以支持不同終端設備需求,已成為國內消費電子充電管理市場的中堅力量。根據frost&sullivan研究數據顯示,以2021年出貨量口徑計算,公司電荷泵充電管理晶元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晶元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buck-boost charger 控制器國內出貨量第一。

charge pump

南芯科技電荷泵產品市佔率全球領先(frost&sullivan),產品系列架構豐富,包括:2:1/4:2/4:1/6:2,率先切入品牌手機供應鏈。南芯憑藉國內首顆商業化量產2:1開關電荷泵充電ic—sc8551,一舉拿下消費電子電荷泵市場,讓南芯科技「一舉成名」,緊接著南芯陸續推出國內首顆120w充電ic—sc8571,集成vooc協議的高效雙相 6a 開關電荷泵ic—sc8547等,獲市場青睞,出貨量多達數億顆,覆蓋國內絕大部分手機客戶。

charger

作為一家深耕dc-dc電源晶元領域的本土企業,據報告顯示,南芯buck-boost charger 控制器國內出貨量第一,多種架構齊驅並進。南芯科技以buck-boost charger為核心,衍生出buck charger及其他charger,為用戶提供靈活、多用途、高品質且價格適中的電源管理方案,成為中國電源界的一顆新星。

acdc

作為pd 快充領域國產化先驅,南芯科技已完成pd 快充全功率段的晶元布局,從第一顆pd 協議晶元的推出,南芯科技針對usb-pd 適配器市場,前後推出適用於寬輸出電壓範圍的次級反饋(ssr)控制器、超快速關斷次級同步整流(sr)控制器和集成cc/cv 控制環路的協議晶元,組成一攬子的全套解決方案,覆蓋 20w-200w+ 功率範圍。

近年,南芯科技緊跟市場需求,推出多款氮化鎵合封高功率密度解決方案,採用獨有專利的差分直驅技術,在提高效率,減小體積的前提下,極大的加強了氮化鎵器件的可靠性。作為國內首批推出氮化鎵快充控制晶元的廠商,南芯all-gan 方案引領了高端適配器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助力首款國產氮化鎵快充產品的量產。

wireless charger

南芯科技在無線充電市場起步也較早,目前在配件類方向佔據著市場龍頭地位,能夠提供發射、接收的完整方案。從支持15w qi 協議的soc 到最高50w 的buck-boost +tx 的發射方案,及手機內部支持工信部最高50w 標準的rx 方案,再配合前端ac/dc 和協議、後端開關charger 和電荷泵、鋰保等,成為一套完整的無線全鏈路解決方案。

dcdc

南芯科技dc/dc 覆蓋升降壓、降壓、升壓3 種架構,高度集成,簡化客戶系統設計。其中同步開關控 制晶元(controller),可直接驅動外置 mos,為用戶系統提供寬電壓、大電流、高功率的高效 dcdc 轉換,靈活支持各類高壓和大功率應用;同步開關轉換晶元,通過集成 超低 rdson 的功率 mos,為系統提供高集成度、高密度、外圍器件精簡的高效電源轉換方案。

鋰電保護

南芯科技提供鋰電保護,電量計的解決方案,為鋰電池提供全方位的監測和保護。該產品已經廣泛的應用於電動工具,清潔工具,儲能等高端工業類市場。

協議ic

南芯科技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可提供多家私有授權協議及 pd、ufcs 公有協議方案的公司,不論是所支持協議的廣度還是產品性能深度,均處於業內頭部地位。南芯科技提供支持多口快充應用的協議晶元以及集成環路補償的協議晶元,給客戶帶來更多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南芯科技也是中國自主快充聯盟 ufcs 的核心成員之一,深度參與到協議和標準的起草與制定,共同推動國產快充行業快速發展。從終端快充協會了解到,目前南芯sc2021b及sc2155a已過ufcs認證。

公司業績

2022年,南芯科技營業收入13億元,實現凈利潤2.46億元。

中國芯的崛起——南芯上市,踏上芯征程! - 天天要聞

在維持手機、泛消費電子領域相關的產品線持續高增長的同時,南芯科技持續向工業、汽車電子領域進發。

在手機領域,公司產品已進入華為、榮耀、三星、oppo、vivo、小米等知名手機品牌,並完成直接供應商體系認證;

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產品已進入綠聯、anker、紫米等品牌;

在泛工業領域,公司產品已進入大疆、海康威視、tti等品牌;

在汽車領域,公司產品已進入沃爾沃、現代、比亞迪等品牌。

南芯科技憑藉其技術優勢,打造出技術領先、品質優異、產品性價比高的「高端中國芯」的領軍品牌形象,獲市場及客戶高度認可。

南芯科技深度布局了從高端消費類,泛工業類及汽車電子的市場方向,針對性的打造了全方案的產品系列,始終聚焦中高端品類,其高性能、高品質的要求,具有高門檻,高價值等特點,讓企業發展的更穩健,更長遠。

國產替代,不僅是單純替代,更要創新突破,才能走得更穩更遠,這不僅是南芯科技在模擬和嵌入式半導體所努力的方向,更符合國家產業升級的宏觀戰略。據悉,未來南芯科技將繼續加強技術積澱,除了對現有產品進行迭代升級,豐富現有產品矩陣,提升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優勢外,其企業產品將拓展至工業及汽車電子領域,持續助力晶元的國產替代進程,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模擬與嵌入式晶元企業。

南芯科技成功登錄科創板,意味著又一顆中國芯冉冉升起,這不僅僅是對南芯產品及企業方向的高度認可,更為國產半導體事業打下「強心針」。正如國家主席所言:路雖遠,行則將至, 事雖難,做則必成。雖然晶元國產化事業道阻且長,但越來越多以南芯科技為代表的國產晶元企業披荊斬棘,正在迅速崛起。

南芯,為效率而生。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