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遞行業隱含的重量計費引發大眾關注和熱議。據澎湃新聞測評發現,京東、申通、圓通、極兔等快遞企業存在快遞計費「向上取整」的行為。
具體來看,該媒體購買了8件凈重為2.5kg的樣品,用相同規格包裝進行打包並自行稱重,總重量為2.7kg左右,然後分別通過8家常用快遞企業,以「標快」「普快」的方式郵寄到市內同一地點。這些快遞公司分別為京東、順豐、EMS、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和極兔。
測評結果顯示,京東、申通、極兔、中通、圓通這5家快遞企業在快遞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其中,京東、申通、極兔、中通將2.7kg左右的快遞按3kg計費,圓通則按4Kg計費。而順豐、EMS、韻達均是按實際重量計費。
對此,申通客服表示,申通施行「向上取整」規則,卻表示規則制定無具體依據,也未參考新版《快遞服務》,若行業整改,申通會做出改善。極兔快遞客服稱,極兔續重收費標準是「不足整數會取整數進行計重」,有問題會做出改善。
中通客服表示,不足整數按整數是該公司現行規定,對報道中涉及的情況不太清楚,會向領導彙報相關問題。圓通客服則稱,該公司按「四捨五入」原則取整,會安排專人回電處理反映的問題。
同日,京東快遞客服也確認施行「向上取整」規則,並介紹京東快遞以0.5kg為計重單位,如消費者寄出5.1kg包裹,京東按5.5kg收費。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快遞服務》現行規定,快遞需要稱重,且計費重量需保留kg小數點後至少1位。這意味著「向上取整」收費的做法並不符合規定。
快遞「向上取整」收費亂象已影響消費者的體驗,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在競爭激烈的快遞市場中,若企業不能有效解決物流問題、妥善處理投訴,恐將失去優勢、陷入用戶流失困境。面對不合規計費與頻發投訴,何時落實整改仍是未知數,後續進展如何,GPLP犀牛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