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己的編程語言究竟在哪裡?」關心IT生態的我們,經常深思與擔憂。
語言是文化精髓所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管是中文,還是英語,作為交流工具,語言烙印著不同地方的生活場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中西方語言文化差異巨大,編程語言作為語言的延伸,影響著成千上萬的中國程序員,體現在編程方式與思維習慣上。
中文編程,夾縫中求生存
誠然Java、C等英文編程語言確實優秀,使用便捷,流行全球,然而一些程序員奉英文編程為「尊」,未了解中文編程情況下,便對它嗤之以鼻,認為中文編程只是兒童編程,是玩具。
飽受爭議的中文編程,恰逢傳來華為自研「倉頡」編程語言的消息,不少人猜測「倉頡」將是中文編程。隨著源代碼披露,確定了「倉頡」並非中文編程。
中文編程再次陷入沉寂,蘋果有Swift語言、微軟有TypeScript自研語言,谷歌也有Dart語言......我們就沒有屬於自己的編程語言嗎?
事實上中文編程發展由來已久,自2000年易語言出現,發展至今已超20年,符合國人思維的計算機編程語言不斷優化,相關企業蓬勃發展,雖然小眾卻勢如破竹。
中文編程,顛覆認知
如近年發展火熱的雲表無代碼中文編程工具,由前WPS研發團隊成員,耗時3年搭建而成,繼承了WPS操作簡單、可視化等優點。
雲表無代碼平台首創「表格式編程技術」,組織架構、審批流程、消息推送、許可權管理等系統搭建要素,通過它簡單的拖拉拽即可實現,純中文操作界面,無需編寫一行代碼,真實實現「0」代碼編程。
相比於Java、C等英文編程語言,中文編程更能符合國人操作習慣,畢竟Java、C等以英文為內核,中文編程以漢語為內核,開發門檻將大幅度降低,不懂IT技術的小白,只需懂業務流程,即可使用中文編程自行搭建所需的管理系統,軟體生態也將百花齊放。
部分程序員認為中文編程只能處理簡單數據,其實不然,雲表無代碼平台內置的簡易流程與BMP工作流,讓輕量級應用隨需搭建,多樣的OpenAPI介面,無阻礙對接釘釘、企業微信、金蝶等第三方應用,實現ERP、MES、PLM、進銷存、財務管理系統等大型工業級系統搭建。
小結
跪得太久,就站不起來了。
科技領域,不應是西方的一言堂,漢語文化博大精深,中文編程發展歷經風雨,缺的不是技術,而是契機與大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