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華為等等中國科技企業,都感到十分擔憂。對於他們遭受到美國制裁的這件事情,讓我們更加意識到,我們國家在晶元方面的窘迫情況。國內市場缺芯的遮羞布,已徹底被撕開!
近年以來,我們國家對於晶元的需求越來越高,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在晶元的自給率方面,始終沒有提升起來,依舊在依賴於進口。
然而禍不單行,在我們國家的另一個行業里,其處境和晶元一樣,讓人揪心不已,甚至比缺芯的問題還要更加誇張,90%的市場都被外國所壟斷,這個行業就是精密儀器設備。
相信絕大部分人,對於這些科研儀器設備的關注度都不高。而且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覺得,生產一些儀器設備有這麼困難嗎!當然了,生產一些比較基礎性的設備並不難,但是生產一些比較尖端的科研儀器,還真難倒了我們。
在這個領域當中,是有著極其嚴苛的國際標準的。這些國際標準並不容易達到,而且都還是由美日所制定的。對於這些標準,他們自己能夠輕而易舉地達到,但是對於沒有多少基礎的國家來說,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花費相當大的精力,才可能有所跨越。
除此之外,美國和日本的這些企業,已經掌控了主動權,他們擁有知識產權,所以其他國家的一些企業,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當中,就有著極高的門檻,並不容易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我們國內,深耕於高端儀器設備的人才為數不多,願意在這個行業當中砸錢的大企業也不多。因為這個行業難度高,發展周期還特別長。
如果砸了很多錢下去,結果生產出來的產品,卻難以和那些老牌企業相媲美的話,就很有可能會虧得血本無歸。總的來說,這一行,投資風險特別高,所以許多投資人都不願意冒這個險。
在行業被美日壟斷的情況之下,我們還想要自力更生,就更是困難了。沒有豐厚的基礎經驗作為積累,很難立刻建立起相關的配套設施。
長時間以來,一些尖端的科研儀器設備,我們都是大量地依靠於進口。光是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在這個領域中,就一共花了3000多億人民幣,相關產品,全都是從美國、日本等等國家進口而來的。
這兩個國家的精密科研儀器,在我國的市場當中,佔據了90%的份額。因此不難發現,留給我們本土企業的發展空間,已經極其有限了。
高端科研儀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沒有足夠精良的科研儀器設備,那麼在許多重要領域的研究,都會受到影響。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95%以上的醫學獎實驗成果,都是憑藉著這些高端的科研設備完成的。而藉助於這些高端儀器設備,所獲得的化學獎和物理學獎,也都在7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高端科研儀器設備,對於我國未來前進方向的重要程度。如果我們的精密科研儀器,依舊依賴於國外進口的話,在未來,我們的醫學等等領域,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創。毫不誇張地說,這甚至比晶元斷供還要可怕!
現如今我們和美國之間的摩擦,越發的嚴重,在許多領域中,我們都遭受到了美國的卡脖子。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我們一直不能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的話,之後美國還會對我們一直窮追猛打。
如果想要擺脫被鉗制的命運,相關的人才儲備一定要提升起來。必須努力研發核心技術,並且相應的體系也要健全起來,如此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雖然我們國家在物理、化學、醫學等等行業當中,所處的位置並不是特別領先。但是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在這些行業當中的探索。我們現如今也越發地認識到,高端精密儀器設備,對於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之前中國科學院就公開表示,要全力攻克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的研發,這是他們未來的攻堅方向。
而廣東科學技術廳也給出了自己的行動,迅速撥出專款,成立了科研儀器實驗室。對於那些相關領域的人才,他們會高薪資助,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進行項目研究。
現在我們對於高端儀器設備的重視程度提升起來了,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發人員,願意投入其中,發光發熱。許多企業,也都看到了它們未來的商業價值。相信在之後,我們國家的高端儀器設備研發水平,將會邁入一個新的層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相關領域中,我們被壟斷了這麼長久的時間,想要將巨大的冰塊一點點融化,可能會比較緩慢。但是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終有一天,我們能夠看見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