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2022年07月13日16:44:26 科技 1527

最近,任正非在與專家委員會秘書處座談會上宣布撤銷戰略部,引起業內一片驚詫。談及原因,任正非表示,華為戰略不能由少數人來決定,而應該是由幾千、幾萬名專家的對撞,來研究未來的方向和走向未來的路徑。因此要撤銷戰略部。

華為此舉帶來不小的衝擊,戰略部的人如喪家之犬,人心惶惶,老闆們也迷茫了:難道戰略不重要了?以後戰略還怎麼搞?更多的人是猜測,也許原因不像表面說得這麼簡單,甚至還有陰謀論的調調。本文整理了各方消息,嘗試做一個系統解答,以下enjoy。


01

背景:華為戰略體系及戰略部


1、華為戰略體系

撤銷戰略部前,華為戰略體系架構如下:

  • 戰略與發展委員會(SDC):隸屬於常務董事會,由公司高層構成,徐直軍常年擔任委員會主任,只做重大戰略決策,不參與日常事務;
  • 戰略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統籌華為公司創新2.0的落地。側重於5年以上的前沿技術的研究,擔負起華為在未來5-10年技術領域的清晰路標,承擔起確保華為不迷失方向,不錯失機會的重任。通過每年X億美金投入大學,支持學術界開展基礎科學、基礎技術等的創新研究。同時,開創顛覆主航道的技術和商業模式,確保華為主航道的可持續競爭力。董事徐文偉擔任首任院長,現已卸任。
  • 公司戰略部:職能類似大部分公司的戰略部,側重行業業務機會研究和執行管理。部門負責人為公司副總裁級,低於戰略研究院。此次任正非撤銷的就是此部門。
  • 兩大業務管理委員會戰略與MKT:ICT 戰略與Marketing部和 消費者戰略與Marketing部,分別管理2B和2C業務群的戰略,支撐兩大業務商業成功。
  • BG/BU/業務單元/產品線的戰略與業務發展部:屬產品或業務級,為支撐業務單元或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成功,開展戰略研究與管理工作。
  • 地區部/代表處的戰略與Marketing部:基層組織,基於當地細分市場的洞察,主要做細分市場的精準快速決策。

在上述體系中,戰略與發展委員會(SDC)是核心權力機構,戰略研究院和公司戰略部對其形成支撐,一個負責技術方向,一個負責行業業務方向,二者的分工有點像預研和開發,戰略研究院看得更遠更前沿,公司戰略部比較近,而且更側重商業機會。相比之下,戰略研究院配置更高,很多頂級專家都在戰略研究院,而戰略部主要是MBA們,他們的主要工作不是提出戰略洞見,而是做組織、管理工作,例如戰略情報收集分析、戰略會議組織、畫PPT和執行過程的監控等,換句話說,戰略不是戰略部的人制訂的,他們只是助產士,甚至只是秘書。

而戰略研究院的專家們,則真正可以提出戰略洞見,成為戰略的策源地。但戰略研究院並不是頂級專家的唯一聚集地,科學家委員會、科學家諮詢委員會公司諮詢委員會也聚集了內外形形色色的專家。這些委員會一般都有秘書處,它們負責把技術專家的意見原汁原味地匯總和彙報給SDC決策,形成最終的戰略。總的來說,類似於原本核心權力機構有兩個智囊團,現在要撤銷一個業務口的,擴大另一個技術口的工作範圍,並且還成立了幾個秘書處,作為新的智囊團,來管理更為前沿、開放的戰略前沿工作。如果按照先進性來排名,秘書處第一,戰略研究院第二,戰略部末尾。撤銷公司戰略部,不是整個戰略都不要了,只是撤掉一個參謀機構而已。

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 天天要聞


2、華為戰略部的前世今生

華為戰略部門也經歷了一番演變。早期的華為沒有戰略部,戰略全在任正非的腦子裡,他指哪,下面就打哪,不需要思考。任正非的戰略也只是一個大方向,諸如「未來通信市場三分天下,華為必有其一」之類的願景。

97年,華為與IBM啟動IPD項目後,在研發部下面成立了一個「戰略規劃辦」負責戰略,這個「戰略」不是公司戰略,而是產品戰略,它只研究產品方向。由於方法和能力缺失,戰略規劃辦一度被內部人叫做「戰略鬼話辦」。再之後,IBM和美世指出公司缺少Marketing職能,於是將它和戰略合在一起,成立戰略與Marketing部門,並導入了優秀方法論,但仍然運作不理想,發揮不出應有的功能。時任歐洲區總裁余承東曾經攻擊該部門屁用沒有,任正非說:好,那你來當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把它變得有用。余承東硬著頭皮幹了兩年,發現手機大有可為,於是向任正非請命,後來果然創造了神終端的神話。

不過,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業務越來越多元,marketing職能越來越力不從心,於是就下放到各BG與地區部,戰略與Marketing部門縮編成公司戰略部,並在2019年分化出戰略研究院,形成目前的格局。


02

動因:華為戰略管理的變局


戰略部走到今天,不是突然被撤銷,一方面有自身不給力、老掉鏈子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在華為戰略管理的大變局中,逐漸邊緣化,不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戰略部老掉鏈子

華為過去幾年過得極為不順利,國際環境突然變得空前惡劣,直接影響到了國內。晚舟被困,晶元被封,國際市場空前被集中性打壓,企業遇到了外部條件變化導致的業績突變。這種突變完全是不可預見的嗎?不完全,至少從特朗普競選開始就已經是大概率事件,戰略部作為前瞻性部門,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導致的嚴重後果足以成為撤銷這個部門的理由。網上有人叫屈了,說戰略部只是一個參謀機構,不應該承擔全部責任,拿戰略部開刀,就像曹操借管糧官王垕的項上人頭一樣。但是,戰略部不是這幾年才這樣,回顧以往的每次風口,華為都是後發,戰略都是後人一步,好在研發太猛,組織能力太強,以至於能後發先至,後來居上。但痛定思痛,戰略部的責任還是很大的。一次也許是偶然,次次這樣,就說明戰略部還真是有問題,也許是能力,也許是機構設置。

不僅如此,戰略部還爆出了花邊新聞,部門總裁被爆出軌生子,不僅拒養孩子,還聯合原配狀告第三者。敢情是總裁太閑了,戰略部工作量太小了吧?因此被裁,倒也不冤。

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 天天要聞


2、戰略管理變局:深入無盡的前沿

在華為已經屹立世界之巔,挺進無人區的新歷史背景下,戰略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詩和遠方。華為的技術引領越來越強烈,以往總是強調以客戶為中心,近年來以技術為中心的論調越來越多了。任正非曾提及華為公司的戰略標準:在距離我們目標二十億光年的地方,投一顆「芝麻」;距離目標兩萬公里的地方,投一個「蘋果」;距離目標幾千公里的地方,投一個「西瓜」;距離目標五公里的地方,我們投「范弗里特彈藥量」,撲上去、撕開這個口子,縱向發展,橫向擴張,產品就領先世界了。挺進無人區的華為,必須提高戰略能見度,僅僅能看到五公里是不行的,必須能看到兩萬公里,甚至二十億光年的地方。

華為為什麼撤銷戰略部? - 天天要聞

科學就是無盡的前沿,只有科學家們才能看得那麼遠,MBA們是不可能的,等到他們看清楚了,黃花菜都涼了,敵人都摸到眼鼻子底下了。因此,戰略洞察的主角,自然就變成了科學家們。任正非強調,必須增強和科學家們的交流,通過網路平台上的全體科學家和專家的交流對撞,秘書處負責引導,歸納,再點火,再歸納。成千上萬人的智慧,給公司未來做戰略輸入。科學家委員會允許「胡說八道」,喇叭口必須大,專家委員會可以「胡說四道」,喇叭口稍微窄一些。層層歸納、驗證之後的洞察,就成為戰略的輸入,前瞻性大大提高。

這些輸入信息誰來處理呢?當然是秘書處,不可能是戰略部。秘書處作為一個開放的、半官方半協會性質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成天與專家們泡在一起,就像運營一個微信群,自然是最先獲得科學家們的想法,而且它們不只是簡單一個秘書,還要對這些想法進行引導、歸納、再點火,激勵思想碰撞,引導真理越辯越明。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技術,也包含行業業務方向的論證,從技術兼容業務很容易,而從業務兼容技術就很難。這些,戰略部的MBA們能做到嗎?即使讓他們進入秘書處,也難以勝任,因為秘書處基本上得是技術專家,才可能和科學家們對話。所以戰略部就逐漸邊緣化了,第一你無法接觸第一手的信息,你也無法加工處理,第二,你的工作被別人順手兼容了,第三,你不具備戰略決策的許可權和能力,所以,最終撤銷,順理成章。

也許有人會說,前半段沒了,後半段戰略的執行管理,不還是得有人做嗎?沒錯,是得有人做,但這是事務性工作,戰略研究院順手就可以兼容了,用不著成立一個部門。而且,當前華為權力下放,計劃、預算、資源等都下放給地區部、BG了,留在總部統籌的也沒啥了。


03

啟示:戰略管理因需而變


也許有的老闆第一反應是跟進,但我勸你還是先冷靜。你和華為的情況不一樣,不能盲目跟風。華為在無人區,你在哪裡?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戰略管理必須和戰略本身相匹配,華為的戰略決定了戰略部要撤,你的戰略決定了戰略部可能還是要保留,甚至還需要加強。很多企業戰略管理的基礎還沒打牢,戰略的流程還沒建好,就別想著學人家無盡的前沿了。

但是不管怎樣,華為還是啟示我們,戰略管理要持續升級,才能發揮出戰略應有的價值。戰略的前端要打開,形成更大更開放的喇叭口;戰略洞察的觸角要更加前移,五公里不夠,就再前移幾千公里;戰略的技術含量要增加,不僅僅是MBA課堂那一套;戰略要不拘一格,不論商業還是技術,不論內部還是外部,都應該卷進來,不僅僅是少數人的自娛自樂。

以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平板電腦+AI?榮耀平板MagicPad3的AI到底能做些什麼? - 天天要聞

平板電腦+AI?榮耀平板MagicPad3的AI到底能做些什麼?

在今年上半年的MWC2025上,榮耀正式公布了阿爾法戰略,宣布由手機製造商向AI終端生態公司所轉型,在今年,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榮耀新品搭載了其最新的AI技術如影像技術AiMAGE、移動AI智能體YOYO等。與此同時,在公布阿爾法戰略僅不到半年,榮耀正式更新了其旗艦平板電腦產品MagicPad3,並毫無例外的加入了諸多AI方面的功能,...
高效製作電子畫冊的優質軟體推薦 - 天天要聞

高效製作電子畫冊的優質軟體推薦

高效製作電子畫冊不僅能節省寶貴時間,還能提升作品的專業品質。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依賴功能強大、操作便捷的工具來實現靈感的快速轉化。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在行業內口碑良好的電子畫冊製作軟體,幫助您事半功倍。1.
馬雲現身比利時大廣場低頭專註看手機:還帶了幾個保鏢 - 天天要聞

馬雲現身比利時大廣場低頭專註看手機:還帶了幾個保鏢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廣場偶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並分享出幾張偶遇照片。網友爆料稱,馬雲還帶了幾個陪同保鏢。據拍攝者發布圖片顯示,當天馬雲身著白襯衫,搭配同色系休閑褲,正坐在椅子上低頭看著手機,神情專註。近年來,「退居二線」的馬雲不斷在國外被網友偶遇,雖然他的生活方式變得如同「閑雲野鶴...
藍寶石推出 NiTRO+ 氮動 B850A / B650A WIFI 主板 - 天天要聞

藍寶石推出 NiTRO+ 氮動 B850A / B650A WIFI 主板

I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藍寶石(藍寶科技)現已推出 NiTRO+ 氮動 B850A WIFI 和 NiTRO+ 氮動 B650A WIFI 兩款姊妹主板。這一對產品從介紹上來看沒有明顯功能差異,主要區別體現在左上方鋁製馬甲的裝飾風格上。藍寶石 NiTRO+ B850A / B650A WIFI 主板屬於標準 ATX 板型,採用氮動系列家族化極客設計語言
消息稱AMD Zen 6 架構引入多層 3D 堆疊緩存 - 天天要聞

消息稱AMD Zen 6 架構引入多層 3D 堆疊緩存

I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消息源 Moore's Law Is Dead(MLID)在最新一期視頻中,曝料稱 AMD 將變革 Zen 6 架構,通過多層 3D 堆疊緩存,相比較 Zen 5 架構,FP IPC (浮點運算每時鐘指令數) 增幅可達到 6~8%。在 Zen 5 架構上,每個 3D V-Cache 層最高可以緩存 64MB,而在 Zen 6 架
格力朱磊:董明珠的影響力不來自於財富,來自於她所創造的財富 - 天天要聞

格力朱磊:董明珠的影響力不來自於財富,來自於她所創造的財富

I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今日發布微博稱,董明珠的影響力不來自於財富,來自於她所創造的財富。朱磊的微博配圖顯示:2012 年董明珠出任格力電器董事長至今格力電器累計納稅 1741.95 億元累計向股民分紅 1666.56 億元格力電器創造 48 項國際領先技術專利超 13 萬項發明專利授權量連續 8 年位列家電行業第...
開啟第四次OTA 超26項升級優化助豹8不斷進階 - 天天要聞

開啟第四次OTA 超26項升級優化助豹8不斷進階

6月30日,方程豹豹8迎來了第四次OTA升級,以16項新增功能、10項優化體驗,在智能駕駛、AI座艙、動態控制三大領域完成了一次有態度的進化。此次升級,讓豹8不僅擁有機械素質鑄就的力量感,還能讀懂生活的細節,讓智能不止於功能堆砌,更是想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