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故事#那些年/那些事# 會計的賊喊捉賊
爺爺是一個和善的小老頭,頭上卻頂著一頂破產地主的帽子壓著。運動來運動去的,老人家一次也沒有被斗過。
但那時候幹活掙工分,做別人不願意做的活,拿著總是低於大多數人的工分。沒有辦法,為了多掙工分,為了年底能多分得一點糧食,為了讓他的寶貝孫子吃得飽一點。他就只有多干別人不願意乾的事,比於守夜。多掙幾個工分值,改善著家的生活。
守夜有多種,有糧食豐收時守打穀場谷堆的。谷堆就在村頭打穀場上。近,人也多,最低倆人。但那個夜爺爺守不成。因為一需要年輕力壯的人,逮賊需要力氣的。有一年逮著鄰村一程姓人,當時打得那人哭爹叫娘的。驚動得我們整個灣子都醒了起來聽和看。二是有人作伴,時間短工分高。這樣的差事是永遠也輪不到老人頭上去的。
老人只有去隊上的養豬廠守夜掙工分。
養豬場是將一個荒涼偏僻久遠的葬滿人的無主墳場推平後在山頭建設打造成的,離村子有大約一二里路,且中間必須穿過一個特大特陰森的墳場才能過去。所以青年人不去,貪戀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它老年人也不願意去,家人掙的高工分夠用了勿須去掙那分兒半分的。
先前也有一個老漢同爺爺打伙了半年時間,但自從經歷過鬧鬼後便再也不去了。
據爺爺說,那老頭是招贅來的。所以為了家甘心守夜的。但是那夜他們倆活見鬼之後,再也不願去守了。
那個夜晚,兩老頭嘮嗑嘮了半夜方扎頭去睡。誰知道都在似睡非睡之間聽見棚子頂好像有沙子落下的聲音把他們一同驚醒!
大半夜的荒野本來就寂靜,沙子打落泥瓦的聲音很響。倆老人很是驚疑,怕有賊人來偷豬使一同披衣拿電筒查看。轉了一圈,什麼也沒有見著。剛上床狐疑著準備躺下時,就聽得隔壁有人摔竹薄(用幾十根大拇指粗的竹子用繩連接成片的農村躺息的工具)的聲音響起來了。聲聲清晰驚駭。一時間倆老頭一同驚悟,鬧鬼了!因為隔壁和所有房舍全是豬圈!方想到豬場是古墳堆上建造,方圓一二里內並無人和住人之處。
雖然懼怕,但畢竟有伴且年老膽肥。倆人二次披衣起床(床便是竹薄用兩長凳所架起支成的)拿起手電筒,暈黃的電光下(電池己久遠),隔壁什麼也沒有,睡熟了的幾隻豬橫七豎八的躺在那裡打鼾。哪裡有半個人的影子?從此那個老頭天明使捲走鋪蓋,從此以後再也不去了。只有爺爺艱守在那裡。爺爺兄弟倆人,大爺乙故去,大奶己改嫁他人。兄弟名字來源於老子《德道經》。大爺名德,爺爺名道。足見太爺爺通書知禮,識得幾個字的。爺爺也有私塾底子的,和和善善斯斯文文的(見前文《落寂的表兄弟》)模樣。既知書,便不懼鬼神。
據爺爺說,有一次他從家裡飯罷天黑經過墳場時獨自也經歷過一回鬼打牆,獨自在墳場轉了一夜,雞鳴後方醒轉過來。人己暈疲的不行,同害了一場大病一樣。這個也就說明了時運不佳,走背運了。
一天夜裡,半夜裡爺爺被驚醒,聽得外面有動靜。忙披衣起來查看,見三四個鬼鬼
祟祟的人影在圍著場邊一個大泡桐樹嘰嘰喳喳的。剛一露頭,還沒看清楚便聽見隊會計斷喝:「看什麼!睡你的覺去!「
爺爺低頭返回,埋頭睡下了。思忖後知道是會計要偷放那顆挺直不小的泡桐樹回家做硬山架。便也不敢做聲默默的睡了去。
誰知第二天晚上出工分工時,隊長和會計便問豬場的樹什麼時間被人偷去了,是誰偷去的。爺爺心想誰偷去的?會計唄。樹肯定的在他院里放著哩。他準備翻瓦房你們不知道?但爺爺只有低首輕言的說不知道。
誰知道一下子惹火了會計那小子,一蹦三尺高的賊喊捉賊道:"睡在那裡你說不知道?那麼大的梧桐樹,倒下來幾里路都能聽見聲音,且須三四人方能架起。你說你不知道?你每夜是幹什麼去的?不會偷著沒有去守吧?若說你自偷量你也沒有那個狗膽!扣你一個月工以示警戒!「爺爺默不作聲。後來見到隊長後,便假說一天去的晚了,到時樹己被偷走。一個月太多了,扣少點吧。隊長作主只扣半個月才算算了。
那夜,爺爺徘徊許久,聲聲微嘆著進出輾轉轉了許久。最後爺爺只能長長的嘆息了一聲,背起破被又蹣跚著摸著黑默默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