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不懂事的時候,那時哥哥還沒上學,妹妹又剛出生,父母的工作又都很忙,於是父母做出了一個艱難選擇,把我送到了千里之外的爺爺奶奶家。
從那以後,我便開始有了自己特殊的童年記憶。除了父母在假期的時候能夠輪流著看看我外,對於家裡人員的印象都是奶奶告訴我的,奶奶說我並不孤獨,說我還有一個很調皮的哥哥,一個會跳舞的妹妹。但是不管怎樣,對於家的感覺我依然十分陌生。在我的感受中除了爺爺奶奶,就是對姑姑恐怕也要比父母親。
記得有一次,母親千里迢迢地趕來看我,一看到我就忘記了疲憊,歡喜的沒法,晚上非要摟著我睡,還總是不停地撫摸我,好像摸什麼寶貝一樣,可我就像睡在針氈上似的,渾身的不自在,一直偷偷地瞄著媽媽睡著了,就一下子鑽進了奶奶的被窩,還悄悄地對奶奶說:「這女的怎麼老摸我啊?」奶奶眼圈一下就紅了,把我一把推回去,說:「去,到你媽媽那去睡……」媽媽知道後偷偷地哭過好幾回。可是誰也沒罵我,只有奶奶後來才對我說,這件事讓母親很傷心、很傷心。
在奶奶家的時光總是快樂的,因為那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童年。我依稀還記得那時在弄堂里奔跑,在高高的院牆上爬上爬下;我還記得冬天時奶奶家院子里那口大缸,那裡面總是藏著我喜歡吃的冰棒;我還記得爺爺每天拎著小板凳,領著我去找其他的老爺爺下棋;我還記得幾個要好的小夥伴每天彈珠子,藏貓貓……
後來,我長大了,到了上學的年紀,父親就來接我,我捨不得奶奶,哭鬧了好幾回,還是沒有扭過大人。臨行前,奶奶告訴我,家那邊很冷,要多穿點,對父母、哥哥、妹妹要親著點,別總耍脾氣,還把我最喜歡的一隻小貓給了我,說讓它陪我。
爸爸領我到車站,坐了一天的火車,又坐著一輛吉普車顛顛簸簸地走了好半天,才到了那個被稱作家的地方,那時已經是午夜了,外面黑黢黢的,我記得我抱著小貓,在爸爸後面咯吱咯吱地踩著雪跑著,很怕迷失了方向。
當我進了一扇大鐵門,然後走進了蒸汽瀰漫的屋子,看到的是陌生的牆壁和傢具,心裡卻涌動著說不出的溫暖,還沒等我像懷裡的小貓一樣找個角落安靜地躲起來的時候,就被那個大男孩哥哥一把抱住,原地轉了好幾圈,旁邊還有一個蹦蹦跳跳的小姑娘直喊:「二哥回來了,二哥回來了……」媽媽從蒸汽瀰漫的廚房走出來,一手拿著勺子,一手揩著眼角,說:「快脫衣服,飯馬上就好……」不一會熱氣騰騰的餃子和一盤子一盤子的菜就滿滿地擺了一大桌子。後來我才知道,全家一直餓著沒吃晚飯,就為了等我。
當我們一家子都聚在桌子周圍,滿眼的淚花,相互看著,誰也吃不下去,哪一瞬,我忽然被一種有家的感覺震撼了,我意識到,從那時開始 ,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哥哥妹妹,再也割捨不開了。
就在那個時候,我開始有一個真正的家,而且,這個家在以後顛盪的日子裡再也沒分開過,直到現在。
我至今懷念那個日子。
我一直覺得愛不需要時間的積累,或許一瞬間就能讓你感受到愛的力量。我之所以更加珍惜所擁有的親情和家的存在,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