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若「熄滅」,人類過多久才能感知到?不是8分鐘而是10000年

人們總說,太陽是人類不可缺失的存在,一旦太陽消失,人類也將不復存在。

熊熊燃燒的太陽


如果太陽在某一天「熄滅」了,人類要多久才能感知到?是8分鐘嗎?

其實不是,準確來講是10000年

太陽會「熄滅」嗎?

從理論上來講,太陽最終會等來熄滅的一天,關鍵在於,太陽是如何熄滅的。

燃燒的太陽


如果是自然熄滅,那麼太陽至少還有50億年的壽命,因為當中的氫元素含量還很充足,距離太陽演化到下一階段還有漫長的時間。

不僅是太陽,宇宙當中的所有恆星都是依靠內部的氫元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將光熱傳遞到更遠的地方,為整個宇宙持續提供熱量。

核聚變反應原理


對宇宙來說,恆星就像一個個暖氣球,時刻為自己供暖。

但是它的暖氣也有枯竭的一天,這一天就是氫元素全部消失的時候,恆星此時會徹底變成一顆白矮星,直至冷卻,最後變為黑矮星

如果是因為外部原因,導致太陽內部的核聚變終止,它的熄滅將是非常突然的。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想,實際上,人類還沒觀測到恆星突然熄滅的情況。

今天就拿後者來舉例,假設太陽出現了非自然熄火的情況。

當太陽熄火,人類8分鐘就能感知到,並且在1年不到的時間內滅絕。

其原因在於,太陽的光線抵達地球的時間為8分鐘,太陽熄火後,地球在8分鐘內便會陷入一片黑暗。


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樣。

10000年之久

準確地來講,太陽熄火之後,在不藉助任何儀器的情況下,人類至少要10000年的時間才會有所感知。

因為地球雖然熄火了,但並不意味著它的光熱會立刻消失。

就像燒紅的木炭,經過十幾秒的冷卻之後,才會變得焦黑。

太陽也是熄火之後,也是這樣一個冷卻的過程,只不過太陽的冷卻過程更久,需要10000年的時間。

這個時候,大家不免會有所疑惑,太陽熄火之後,真的能夠冷卻這麼久嗎?

要知道,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只要內部的核反應充足,溫度可以保存相當長久的時間。

核反應堆與核電站反應原理圖


迄今為止,太陽內部的聚變反應已經持續了大約50億年的時間,當它熄火之後,維持10000年的光熱完全不成問題。

10000年之後,太陽內部的熱量會隨著時間衰減,無法維持地球現有的熱能和光源的供應,人們會逐漸感受到光線的減弱和熱量的降低。

真正冷卻成為一顆無熱量的星球,則需要幾億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

太陽變成一顆白矮星,再完全冷卻完畢成為黑矮星的時間將長達200億年,這比宇宙的誕生還要長久。

白矮星CG


所以,人類目前不可能在宇宙當中發現黑矮星的存在。

既然太陽的冷卻有一個衰變的過程,那等太陽徹底冷卻之後,地球又會發生什麼呢?

人類的結局

當然,結局大家都能猜到,免不了人類全員消失的下場,關鍵在於多久會出現這種情況,過程又是如何?

天文學家猜測,太陽徹底冷卻1周後,地球表面的溫度將降到零下70攝氏度。

地球表面也不再有晝夜和四季的劃分,人類將永遠處於寒冷的黑夜當中。

地球的許多植物會因此枯萎,並引起連鎖反應,導致食草動物以及更高級生物的減少,生態圈受到嚴重破壞。

自然界環環相扣


一周後,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會大幅度降低,如今的瀕危動物全部滅絕。

而人類,已經帶著必要的生活物品移居地下,依靠著珍貴的隱藏能源,維持現狀。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面的溫度會越來越低,人們居住的地點也會逐漸向下移動。

因為地心是有溫度的,而且表層的土壤也能很好地隔絕地面的低溫。

因此,人類能夠在地下存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電影中關於地下城的構畫


期間,各個國家最頂尖的科學家會聯合起來,開發可供人類持續利用的能源設備和氧氣裝置。

如果成功人類文明將延續得更久,或許在更長的時間當中,能夠找到某種解決的辦法。

要是失敗,人類將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災難

大約在50萬年到100萬年的時間裡,地球的溫度下降到零下250攝氏度左右,也許會更低,但絕不會高於零下200攝氏度。

此時,就連海洋的深處都已經結出了厚重的冰塊,沒有高級生物能在這樣寒冷的環境當中存活下來,即使是地底的人類也不行。

地球變冰球


這時,人類的情況又如何呢?

有很多可能,第一種就是人類已經尋找到了某種解決的辦法,在地心生活得很舒適,又或者是逃離了地球,在太陽系當中尋找到了其他宜居的恆星系統

另一種是,人類已經被冰封在了土層當中。

根據冷凍技術的原理,如果保存的環境條件合適,人類能夠在零下196攝氏度以下的環境當中,保留必要的生命特徵。

只要未來的技術足夠成熟,這些冰封起來的人類完全有蘇醒的可能性。

也有可能一部分人被冰封在了地球,另一部分人飛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希望之光。

流浪地球構想圖


因此,人類作為高級物種,擁有的可能性是多種多樣的。

在看完人類的結局之後,不少小夥伴會很好奇,要是太陽熄火了,地球還會圍繞著太陽轉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太陽的質量一直存在,地球就得一直圍繞著太陽周轉。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質量越大的物體,產生的引力作用也就越大。

所以太陽的引力作用與它燃不燃燒沒有太大的關係,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它的質量和體積。

太陽熄火之後,太陽系也會像平常一樣,該怎麼運行怎麼運行。

只不過,這樣的太陽將會如何演變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畢竟當中的氫元素反應並不充足。

氫元素是構成萬物的基礎元素之一


此時將它稱為黑矮星,它又缺乏黑矮星的特徵,但是太陽的演變過程卻不會再繼續了。

這個問題只有留給科學家去思考了,我們再來看看地球最終的結局。

地球的結局

地球的生物並不會全部消失,在海洋的最深處,還有某些海底火山口散發著微弱的熱能,低級生物可以依靠有機物存活下來。

為了適應環境,所有的存活下來的低等級生物都會退化為單細胞生物

單細胞生物:僅有一個細胞的生物


也許有一天,地球會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在宇宙當中流浪

如果運氣足夠好,被其他恆星系統吸引,並停留在宜居帶上,那麼地球的生物將有可能再次演變出高級智慧生物。

宜居帶星球


新時代的人類也將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