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對人類來說,至今依舊是一個讓人充滿想像的星球。不過,如果說過去的人類好奇進行的現狀,那麼,現代人則是好奇金星的過去:那就是,金星上是否曾經存在過文明?為什麼很多人關注金星文明?
1、金星:曾經的希望
曾幾何時,近代的天文學家對地球周邊的星球產生過暢想:既然地球可以擁有生命,那麼,月球、火星甚至金星、太陽是否都存在生命?由於那時候人類對外星的探測,僅能依靠天文望遠鏡,所以,被濃厚大氣層包裹的金星,不是人們喜歡觀測的對象。反倒是月球和火星,是那時候天文學界熱衷的話題。而且,人們認為:月球上存在月海,月海裡面或許存在生物;火星上存在運河,火星上的人們似乎熱衷從事水利工程。並且,地球上的物理學家,還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對火星發射過無線電信號,希望火星人能夠收到,並且給予回復。當然現代的我們知道:火星上沒有任何生物,自然而然,人類發射過去的無線電信號,火星不可能做出任何回復。
隨著天文學、宇宙學乃至天體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月球和火星的條件,不足以支持生命在這裡存活。自然而然,火星和月球上不可能存在生命。反倒是金星被大氣層包裹,望遠鏡無法直接觀測。或許,金星上會存在生物乃至文明?
於是,金星點燃了人類尋找地外文明的希望。
2、恐怖的金星
大約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為了弄清楚金星的情況,於是對金星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終於,在前蘇聯科學家努力工作下,金星的真相被人類發現,但同時,失望也隨著而來:和金星相比,火星都算得上樂土——最起碼,火星僅僅是乾燥、荒涼沒有氧氣,而金星,光是地表氣溫就在500攝氏度左右——前蘇聯的探測器,不少都是因為無法忍受金星的高溫而陷入毀滅。
此外,金星上時常會出現比地球上颱風還要猛烈的風暴。並且是「風雨交加」的狀態。當然,這個「雨」,也不是地球上的水組成的,而是硫酸組成的。
在金星的風雨交加氣候下,前蘇聯的探測器即便能忍受金星的高溫,也受不了金星的「風雨」。
探測器尚且無法長期工作的金星環境,更不用說生物在上面存活了。
對於金星恐怖的局面,人類於是認為:繼續研究金星的意義已經不大。因此,天文學界轉而更加關注火星。
3、金星的過去
不過,人類對金星的探測過程中,還是獲得了大量關於金星情況的照片。比如著名的麥克斯韋山,就是金星上很著名的地標。而人類通過研讀金星上的照片,赫然發現:金星上疑似存在大量的城市廢墟,而且這些城市中的建築物,外形上和地球上的金字塔十分相似。所以,有人於是產生猜想:或許曾經,金星上存在文明?只不過,因為金星的環境惡化,導致金星文明滅亡?而這些建築,就是金星文明曾經存在的證據?
畢竟,雖然當下的金星無法讓生命存活,但不代表幾億年前甚至幾十億年前,金星不能成為生命的樂土。
於是人類對金星的過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包括金星曾經的生物什麼樣子?金星文明的起止時間,乃至金星文明曾經達到的高度。
不過,隨著近年來人類對金星的研究深入,關於金星文明的說法,似乎被推翻了。
4、金星海洋說的終結
曾經有學說認為,金星在幾十億年前曾存在金星海洋。所以,如同古地球海洋孕育出了地球生物一樣,古金星的海洋,或許也曾為古金星孕育出了生物。
不過,近年來,科學家推翻了金星海洋說的理論。學者認為,金星從始至終都沒產生出海洋。而且金星上存在大量的火山。這導致火山爆發後,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沒有海洋制約,導致金星的溫室效應愈演愈烈。金星演化的歷史,絲毫沒有給金星留下孕育生命的時間窗口。
而所謂金星的城市遺址,很可能只是一個誤會而已:比如金星上的景物只是像城市遺址,但並不是。更何況,金星的環境,即便是存在過城市,也無法從幾億年前保存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