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喜歡用酒精儲存樣本?蛇酒中的蛇為什麼不死?

你是否看過一些標本被泡在一個透明的缸里?實際上,在很多實驗室或者博物館,許多動物的標本都是用酒精保存的,這種技術的專業名詞叫做流體保存。

這種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是依靠這種技術來保存標本的。根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說法,如果操作得當的話,流體保存下的樣本是可以保存數百年的。

實際上,高濃度的酒精對於微生物來說是有毒的。比如我們常見的葡萄酒,它是由酵母製成的,酵母以葡萄中的糖分為食物,然後排出酒精。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酵母分泌的酒精太多了,濃度太高,結果把自己給殺死了。所以大家會發現,很多酒,似乎年份越久遠口味越好,並不會過期。當葡萄酒當中的酒精含量達到14%的時候就能夠有效延緩細菌的生長。

但是更高濃度的酒精可以用來長期儲存其它的有機物質,比如DNA、動物身上的組織,甚至是整個動物體。許多博物館中都會採用高濃度的酒精來長期儲存生物體。

美國西雅圖伯克博物館魚類的收藏經理凱瑟琳·馬斯雷尼科夫說,他們事先可能會取一些組織樣本來做DNA的分析,然後給魚注射福爾馬林使其內部停止生物過程。之後,會選擇將魚的標本浸泡在一個裝有70%酒精的罐子當中,然後長期保存生物體。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是70%濃度的酒精。這個程度上能夠保證溶液中有足夠的水來使組織保持水分,同時還有助於動物或者標本保持形狀,又能有效防止黴菌和細菌的滋生。

更高濃度的酒精,比如95%的乙醇,就可以發揮脫水劑的作用,也就是說將物體浸泡在濃度如此之高的酒精當中,細胞、組織和樣本中水分會被酒精去除和替代。缺水會導致對水敏感的蛋白質發生變化,它們可能會產生變性或者硬化,從而更好地固定標本的形狀,高濃度的酒精經常被用來保存DNA。

要使用酒精來保存物品最難的點就在於到底要用濃度多高的酒精呢?不論是過多還是過少的酒精濃度都會影響樣品的形狀和柔韌性,甚至會影響其保存物品的能力。也就是說,沒有確定好合理的酒精濃度可能會導致樣本因水分流失而乾癟,或者因為蛋白質變硬而變脆。不過,有時候即使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也沒有關係,主要是需要考慮保存樣本的目標是否有實現。

如果樣本中的水太多的話,可能會包含太多的微生物,從而導致樣本變質的速度加快。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專業人員預設的酒精濃度可能不夠,因此往往對動物標本的製作都需要在24小時內更換酒精。

蛇酒

蛇酒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將蛇入葯的方式之一,正是因為酒精有殺毒的作用,蛇的屍體在酒精當中可以保存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相信大家有看到蛇被泡在酒中但是一直都沒死的故事。

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它們只需要消耗很少的能量就能夠維持生命,因此它們在極端環境當中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強悍的,業餘的人如果沒有做好蛇酒的處理,很可能會讓蛇在蛇酒中倖存,等到自己開酒蓋的時候,會發生不幸的事情。

實際上,毒蛇泡酒的功效似乎一直沒有得到科學的認可,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偏方。建議大家不要自己隨意就拿毒蛇泡酒喝,有嚴重的安全隱患。

關注麥克斯韋的科學,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