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130/80mmHg需要吃降壓藥嗎?美國發布科學聲明

我國指南推薦,高血壓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然≥140/90 mmHg和(或)高於目標血壓的患者應啟動藥物治療。在臨床中,還有很多患者血壓在130–139/80–89 mmHg,需要服用降壓藥物嗎?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一項科學聲明,對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較低的1級高血壓(130–139/80–89 mmHg)患者的管理提出了實用建議,填補了指南空白。

1級高血壓在年輕人和中年人中普遍存在,並且大多數會發展為2級高血壓,心血管風險進一步升高。一項中國的研究顯示,35-59歲的1級高血壓患者中,有65%在15年內發展為2級高血壓。此外,在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中,超過26%歸因於1級高血壓。

2017版美國高血壓實踐指南對ASCVD風險<10%的1級高血壓(130–139/80–89 mmHg)患者建議生活方式干預,每3-6個月評估血壓。對於未達到治療目標(<130/80 mmHg)的患者,則未提供進一步指導。

新發布的科學聲明指出,未經治療的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10%的1級高血壓患者,應積極改變生活方式。通過積極改變生活方式,很多患者無需藥物治療即可達到目標。

對於6個月內未達標的1級高血壓患者,應繼續進行生活方式干預,並考慮進行藥物治療,具體包括CCB、ACEI、ARB利尿劑。對於沒有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的1級高血壓年輕成人患者,若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壓早產史(本人屬於早產兒),應考慮使用降壓藥。

對於青春期或兒童時期確診為高血壓並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應考慮開始藥物治療的原始適應證,成年期繼續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

此外,根據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對於10年ASCVD風險小於<10%者,應每4-6年再次評估10年風險。

河北省人民醫院郭藝芳教授認為,近年來支持積極降壓的研究證據不斷增多,這一指南性文件遵循了這一大趨勢,對血壓水平處於130-139/80-89mmHg的低危個體做出了更為積極的藥物干預建議,是合理的,對於我國臨床實踐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文獻索引:Daniel W Jones, Paul K Whelton, Norrina Allen, et al. Management of Stage 1 Hypertension in Adults With a Low 10-Year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illing a Guidance Gap: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2021 Apr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