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新的基於激光的成像技術能夠從60英里(96.5公里)外捕獲毫米解析度的圖像。
中國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一顆激光成像衛星,其強大的激光成像技術足以捕捉60英里(96.5公里)以外的人類面部細節。
據外媒一篇關於這項新技術的報道稱,與領先的間諜相機和傳統望遠鏡相比,這一突破的性能提高了100倍,甚至更多。
在廣泛的潛在應用中,該技術可以使運營商對外國衛星的監視達到以前不可能達到的詳細程度。中國科學院航天信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中國激光雜誌》(第52期,第3卷)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概述了他們的發現。
據報道,科學家們使用基於合成孔徑激光雷達(sal)的新系統在中國西北部的青海湖進行了一次測試,sal是一種能夠構建二維或三維圖像的激光雷達。
這種新型強大的間諜衛星是如何工作的
sal依靠物體(如衛星)的運動來提供比其他波束掃描雷達成像系統更精細的解析度圖像。以前的sar系統依賴于波長較長的微波輻射,導致圖像解析度較低。
然而,這個新系統工作在光學波長,它的波長比微波短得多,產生更清晰的圖像(儘管微波更適合穿透材料,因為它們的長波不容易散射或吸收)。
在測試過程中,該設備以距離激光雷達系統63.3英里(101.8公里)的反射稜鏡陣列為目標,探測到小至0.07英寸(1.7毫米)的細節,測量距離在0.61英寸(15.6毫米)以內。
與之前的里程碑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比如2011年由國防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進行的測試,能夠在1英里(1.6公里)外實現0.79英寸(2厘米)的方位角解析度,或者中國科學家在4.3英里(6.9公里)外實現當時最好的1.97英寸(5厘米)解析度。
為了實現這一最新突破,中國團隊將驅動激光雷達系統的激光束分成4x4微透鏡陣列,這反過來又擴大了系統的光學孔徑 —— 控制進入相機系統的光量的開口 —— 從0.68英寸(17.2毫米到68.8毫米)到2.71英寸(17.2毫米到68.8毫米)。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可以繞過視野與光圈大小的權衡,這在歷史上一直限制著這種相機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測試是在近乎完美的天氣和大氣條件下進行的,有穩定的風和有限的雲層覆蓋。惡劣天氣或其他能見度的損害可能會嚴重影響系統的精度和可靠性。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