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2025年02月09日19:33:03 科學 1951

天文學家依據黑洞的質量,將其分為恆星級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三類。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往往超過100萬倍太陽質量,且通常位於星系的中心

像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就有一個質量約40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而事件視界望遠鏡還曾拍攝到M87星系中質量約6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然而,並非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僅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例如距離我們約35億光年的OJ287星系以及位於蛇夫座、距我們約4億光年的NGC 6240星系,它們的中心都存在著兩個超大質量黑洞。

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星系合併導致的。在星系合併過程中,中心的黑洞會相互靠近,有可能形成雙黑洞系統,之後甚至可能合併為一個更大的黑洞,這是宇宙中星系演化的常見情形之一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但在一些特殊星系中,天文學家卻意外地發現其中心並無超大質量黑洞。如編號為A1 - BCG的橢圓星系,它距離我們約30億光年,直徑約為100萬光年,比銀河系大十倍,在星系團中頗為明亮,然而其中心卻未發現超大質量黑洞的蹤跡。

目前的理論認為,這些星系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因某些原因逃離了星系,推測這可能與星系合併時的特殊狀況有關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天文學家對名為3C186的類星體進行了觀測。類星體作為活躍的星系核,一般由大質量黑洞吸積物質形成。

令人驚訝的是,3C186並不在其星系的中心,而是偏離了約35000光年。這一發現似乎暗示它是一個正在逃離的超大質量黑洞。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不過,天文學家對此次觀測結果並非完全肯定,因為還存在另一種可能。類星體的光度極為耀眼,足以掩蓋宿主星系的光芒,所以我們可能會誤認3C186是孤立存在的,實際上它也許位於一個更為暗淡的星系中心,只是我們尚未發現這個星系。在對宇宙的深入觀測中,天文學家還察覺到了一些其他奇特現象。在距離地球約75億光年的深邃太空中,他們發現了一條引人矚目的明亮條紋。

這條條紋閃耀著奪目光芒,在星系中顯得格外耀眼。最初,科學家推測其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的相對論性噴流,類似M87星系中心的噴流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然而,經過更為精細的觀測與研究,事實並非如此通過對這條明亮條紋的光譜特徵進行剖析,研究人員發現其呈現的是恆星的光芒,而非等離子體的特徵。進一步的特寫觀測還識別出了一些結塊,分別標記為K1、K2和K3,這些結塊的特徵與恆星相符,並非等離子體。

此外,這條條紋的形狀頗為獨特,靠近星系的一側較寬,遠離星系的一側則相對狹窄,這與噴流的特徵恰好相反。而且,該條紋的長度達到了20萬光年,並且其亮度沒有出現衰減的跡象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綜合這些特性,足以證明這條明亮條紋並非由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的相對論性噴流。那麼,這條明亮條紋究竟是什麼呢?研究表明,它實際上是由恆星構成的一條光帶,意味著這是恆星的一種特殊排列。那這些恆星為何會如此排列呢?這或許與逃離的超大質量黑洞有關。

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能夠吸引周圍物質向其聚攏,而超大質量黑洞的引力更是能夠使一些星雲迅速凝聚,從而加快恆星的形成。因此,那條筆直的恆星帶很可能是由於超大質量黑洞在逃離過程中,其強大的引力促使沿途恆星加速形成,最終造就了這條明亮的光帶。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為了更深入地探究這些逃離的超大質量黑洞,天文學家展開了一系列觀測與計算。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他們估算出了這些黑洞的移動速度。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逃離的超大質量黑洞的移動速度極為驚人,達到了每秒1600公里。這樣的速度遠超人類探測器的能力範疇,讓我們不禁對宇宙中這些神秘天體的強大力量感到驚嘆。

75億光年外,有什麼東西似乎逃離了星系,哈勃疑似拍到尾跡 - 天天要聞

宇宙探索的征程中,每一個新的發現都如同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燈。儘管我們在黑洞及宇宙現象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宇宙的奧秘依然無盡,等待著我們持續地探索與揭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媒:研究表明,口香糖成微塑料釋放「大戶」 - 天天要聞

美媒:研究表明,口香糖成微塑料釋放「大戶」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報道稱,有研究表明,一片口香糖經過咀嚼會釋放出成百上千的微塑料到唾液中。據報道,微塑料是直徑在1微米至5毫米之間的聚合物碎片和顆粒。資料圖 (IC Photo)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桑傑表示:「開展這項研究並非為了製造恐慌。」此前有研究證實,微塑料可通過攝...
四肢發達頭腦聰明 人形機器人進化速度加快 - 天天要聞

四肢發達頭腦聰明 人形機器人進化速度加快

放眼全球,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同樣是國外前沿領域研究的焦點。解決繁重勞動、提供情感陪伴,以及輔助養老照護,它們的角色定位也越來越多樣。聚焦生活場景,多家國際企業機構發力具身智能賽道近日,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行的英偉達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多款機器人紛紛亮相,適用於多個生活場景。一款由瑞士一家公司開...
全球首例!中國團隊成功將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人體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中國團隊成功將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人體

新華社倫敦/西安3月26日電(記者藺娟 郭爽)中國研究團隊倫敦時間26日在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世界首例將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到腦死亡人體內的成功案例,移植的肝臟各項生理功能表現良好,這將有助於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竇科峰帶領西京醫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以一隻經過6處基因編輯的豬為...
太萌了!濟南大明湖裡的一對黑天鵝,帶小寶寶出來遛彎啦 - 天天要聞

太萌了!濟南大明湖裡的一對黑天鵝,帶小寶寶出來遛彎啦

25日,在濟南大明湖南岸,一對黑天鵝「夫婦」帶著剛出生的五隻小天鵝在湖面游弋。五隻小天鵝長著灰色的絨毛,緊貼著父母游來游去,累了還會爬到大天鵝的背上休息,十分可愛。附近一位女遊客講,她發現黑天鵝已經兩三周了,昨天第一次看到有小天鵝。
《心智對話》:中華文明範式,恰好與AI所需的科學方法論高度契合 - 天天要聞

《心智對話》:中華文明範式,恰好與AI所需的科學方法論高度契合

橫空出世的Deepseek進一步激起了人們對AGI(通用人工智慧)的熱情。如何看待使AI走向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如今的人工智慧距離AGI有多遠?中華文明能否為AI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啟示?3月26日,觀察者網科創類談話節目《心智對話》以「AI與國運:中華文明與人工智慧的歷史性相遇」為主題,邀請了北京郵電大學智能科學技術中心...
多隻斑海豹現身山東長島海域 - 天天要聞

多隻斑海豹現身山東長島海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煙台3月26日電 (記者 王嬌妮)伴隨3月的春風一同抵達山東長島的,還有被譽為自然界「天生旅行家」的斑海豹。記者26日從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近期工作人員在長島海域監測到20餘只斑海豹的蹤跡,它們活躍在廣闊海
Nature Biotechnology | 「五通道」解鎖「二十二蛋白」:細胞成像技術迎來指數級飛躍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五通道」解鎖「二十二蛋白」:細胞成像技術迎來指數級飛躍

引言構成我們身體的無數細胞內部,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精密運作?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就像手持不同顏色濾鏡的攝影師,每次只能透過一種濾鏡觀察細胞的一個側面。想要了解細胞的全貌,就不得不進行多次拍攝,這不僅耗時耗力,還難以捕捉到瞬息萬變的生命活動。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種「魔法相機」,能夠一次性拍攝出細胞的「彩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