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
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
採藥人的尋覓
自公元780年起
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
被載入史冊
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
均有記載
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
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
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
享有「東方聖草」「葯中黃金」的美譽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每年5月
當寒風裹挾著初融的積雪掠過
年逾六旬的採藥人次仁多吉
便俯身於海拔4700米的凍土之上
開始了他的尋草之旅
他深知
每一根蟲草
都是大自然對高原兒女的饋贈
因此
他以近乎虔誠的姿態
細心搜尋著每一寸土地
當他發現
一根子座頂端尚留孢子囊的蟲草時
會毫不猶豫地將其重新埋入土中
高原採藥人遵循著「子座未出土不採」的
古老原則
以切實的行動守護著高原生態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蟲菌共生的生命奇蹟
冬蟲夏草
是自然界蟲菌共生的奇蹟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的子囊真菌
侵染了高山草甸土壤里的蝙蝠蛾幼蟲
一種獨特的
蟲菌結合的複合體就此形成
蟲草僅分布於
中國西藏、青海、四川、雲南
甘肅及不丹、印度、尼泊爾等
少數地區的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中
全球年產量僅約300噸
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每年7月
雌性蝙蝠蛾在高原草甸產卵
孵化出的幼蟲
以植物根係為食,度過寒冬
次年5月
中國被毛孢的真菌孢子
悄然侵入幼蟲體內
菌絲瘋狂生長
直至將宿主完全吞噬
僅留下一具蟲形空殼
隨後,子座突破蟲頭生長
形成草莖狀結構
待春雪消融
一株紫紅色子座破顱而出
完成了「冬為蟲,夏為草」的生命輪迴
這一過程
既是一場「寄生與反寄生」的博弈
也是大自然賦予的神奇禮物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千年傳承的藏醫藥認知與運用
藏醫對冬蟲夏草的認知
遠早於中原地區
在《晶珠本草》中
冬蟲夏草被譽為「甘露本」
認為其兼具「蟲之動」與「草之靜」
既能補肺益腎
又可調和陰陽
而中原典籍直到1757年
才由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
首次記載其藥用價值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藏醫傳承中
對冬蟲夏草的採摘有著嚴格的規範
唐代吐蕃時期
便已建立「九采九不採」的規範
其中「雷雨三日後不採」
與現代菌絲活性研究不謀而合
此外
藏醫還通過「四看」法
鑒別冬蟲夏草的真偽
看子座與蟲體比例、看環紋
嗅氣味、試質地
確保藥材的品質與療效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三代牧民的蟲草情緣
在西藏
蟲草不僅是珍貴的藥材
更是牧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扎西老人家中
珍藏著爺爺1953年
採藥時用過的鹿皮手套
見證了家族三代人對蟲草的深厚情感
每到蟲草採挖季節
便開始全家總動員
共同參與這場與自然的盛會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
牧民們開始
主動清理山上的廢棄物
人與自然在此和諧共生
▲來源丨攝影師老皮
扎西老人的兒子頓珠
大學畢業後將祖輩的採藥經驗
整理成《那曲蟲草採收規範》
成為當地
首個獲得採藥資格認證的年輕人
他的努力不僅推動了蟲草採收的規範化
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了力量
冬蟲夏草的科學養生之道
冬蟲夏草的服用方法多樣
可根據個人體質與需求選擇
燉服時,與雞、鴨、豬肉等燉煮
有補腎固本、補肺益衛之功
尤其適合病後體虛者
泡酒則能充分提取藥材中的有效成分
一般浸泡1~3個月即可飲用
此外,打粉製成製劑也便於攜帶與服用
但需注意操作過程中粉末的丟失問題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服用
都應遵循適量原則
避免過量攝入
同時,鑒於冬蟲夏草的珍貴性
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選擇正規渠道
確保藥材的真實性與品質
▲來源丨攝影師/阿拖施曉君
千年傳承,永恆的滋補聖品
冬蟲夏草
這一承載著千年傳承的滋補聖品
以其
獨特的生長環境、奇異的生命形態
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顯著的養生功效
成為了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
在未來的日子裡
讓我們繼續以敬畏之心
對待這份自然饋贈
讓冬蟲夏草的千年滋補傳奇得以延續
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來源丨攝影師/老皮
來源:玩轉西藏
編輯:西藏文旅
【主編:譚其露丨編輯:桐桐】
大家好呀!我們是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的官方賬號,想了解更多關於西藏旅遊乾貨、西藏風土人情的小夥伴,請多多點贊、評論、分享!
關注我們賬號,帶你走進最美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