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頭條1822老學長,禁止洗稿、抄襲。
全國有不少醫學院校,獨立建制的醫學院校中像協和、首醫、南方醫、南京醫等等實力都非常強。其中南方醫近些年的變化很大,綜合實力及醫學實力均出現了較大發展,是獨立建制醫學院校中前3名的有力爭奪者,衝擊雙一流很有希望。
近日,肇慶醫學院官網發布消息:南方醫科大學校長馬驪來校交流,這說明南方醫科大學校長黎孟楓教授應該是卸任了。不少網友對此消息感到驚訝,黎校長剛剛獲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非常有希望衝擊院士,怎麼突然卸任了?
圖源:肇醫官網
01
校長更替
按照網上公開資料,馬驪教授是南方醫科大學自我培養的人才。其畢業於南方醫科大學,且一直在南方醫科大學工作,曾任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 、檢驗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分子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副校長等職。其長期從事感染免疫研究,是學校免疫學負責人。曾牽頭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馬教授從上學到工作,基本上一直在南方醫,對南方醫可謂知根知底,屬於學校自主培養人才的典型代表。由她接任校長,對南方醫的發展來說是很有利的。
卸任的黎孟楓校長,在2018年,由中山大學副校長調任南方醫副校長,於2019年任校長。黎教授一直從事惡性腫瘤和重症病毒感染的前沿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其在2024年頒發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其還曾獲得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以黎教授的成果,未來非常有希望衝擊院士。
圖源:南方醫官網
黎教授為什麼突然在現在卸任?很多網友感到不解。其實從網上公開信息可以得知,黎教授是1964年出生,已年滿60歲,應該屬於年齡屆滿的正常更替。
至於像網友擔心的南方醫會不會失去一位潛在院士,目前還沒有看到黎教授下一步的工作去向,是繼續在南方醫還是回到中大,還是說去其他單位,不得而知。
黎教授在南方醫從2019年擔任校長到現在約6年時間,是第三輪雙一流創建的最主要期間,南方醫的發展有了積極的變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全國重點實驗室取得突破。2024年,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29項,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16位、全國獨立醫科大學首位。2024年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93項,位列全國高校第13、獨立醫科院校第1。
圖源:學校官網
02
南方醫實力
南方醫科大學現有直屬附屬醫院8家。擁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含中醫)48個。擁有多器官損傷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慢性腎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第五輪學科評估網傳2A4B+,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公衛、藥學實力強勁。
擁有臨床8年制招生權,是唯一獲批開設八年制的獨立醫科院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入選「101計劃」。現有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373人次,其中兩院院士4人、國家「傑青」35人。
體現在綜合實力上,以軟科榜為例,2020年南方醫科大學排名醫學類院校第6名(全國第75名)。2025年上升到醫學類院校第3(全國第39名),殺進了全國前排位置。緊追處於醫學第一梯隊的協和、首醫。
圖源:軟科
南方醫目前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竭盡全力衝刺第三輪雙一流。前兩輪雙一流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最終沒有入選。第三輪期間,學科實力進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基礎醫學領域),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基礎醫學領域),取得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大團隊、大平台、大成果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備註:本文首發於頭條1822老學長,禁止洗稿、抄襲。
03
回顧與建議
南方醫已經發展成了全國醫學第二梯隊領頭羊,衝擊第一梯隊壁壘的階段。如能進入雙一流,將會為南方醫的發展帶來聲譽上的提升,並為進入全國第一梯隊醫學院校打下堅實基礎。
校長任命是省里的統籌安排,黎教授離任應該屬於年齡到期後的正常更替。馬教授作為南方醫土生土長的人才,對南方醫非常熟悉,在學校沖雙一流的關鍵時期接替校長,責任重大。
希望南方醫早日進入雙一流!
備註:文中如有引用的圖表,已註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僅為編者觀點,帶有局限性,不作任何決策依據。
圖源:南方醫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