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
時間:2023年5月10日
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
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驗證地表下的斷裂構造與儲層走向。
在一處編號為**「T12」的沙丘區域,我們捕捉到了一組非常不尋常的地下回波**。
它不是正常的地質波層反饋,
而是呈現出整齊、連續、封閉的環狀結構——直徑約270米,深度位於沙丘下24~30米處。
地震波勘測異常,圓形結構如「空心環」
我們的儀器連續3次重複測量,得到相似結果:
- 回波信號邊緣清晰,中間區域為空洞或低密度反應體;
- 類似天然溶洞,但形態近乎完美圓形對稱;
- 無任何已知地質構造可以解釋。
當時技術主控石工低聲說了一句:
「這……不像地層,更像是人工的東西。」
衛星影像出現「消失–再現」現象
更詭異的是,我們調取前一年該區域的高分遙感數據時發現:
- 2022年8月圖像上,那處沙丘區域的地表紋理呈現一種淺淺的螺旋型光暈;
- 但在2023年5月最新衛星圖像上,這個光暈完全消失了;
- 彷彿有人特意用什麼東西「蓋住」了這片區域。
無人機低空飛行時「信號死區」
我們隨後放飛了無人機,嘗試對該圓形區域進行低空雷達掃描,結果:
- 飛行至T12編號上空時,無人機突然失去GPS信號,懸停卡頓約8秒;
- 操控畫面像是被壓縮,一片白噪雪花;
- 信號恢復時,機載圖像數據那一段竟然自動被系統標記為「不可讀取」區域。
隨隊維族翻譯說了句「古人封的門」
當晚,在臨時駐地,隨隊的維吾爾族翻譯阿力木看了我們的圖後,說了一句讓我們安靜下來的話:
「老人說,那地方下邊,是古人封起來的門。埋的不是寶藏,是災禍。」
我們問他什麼意思,他搖了搖頭:
「幾百年前,有人想挖過,後來一夜間,整支駝隊被風沙吞了……塔克拉瑪干有些地方,連風都不肯吹。」
任務被臨時終止,記錄「回收封存」
兩天後,我們被總部通知提前終止該段剖面測線,以「數據異常/設備保護」為由,暫停進一步探測。
項目負責人私下說了一句:
「你們這段數據,不要傳了。上頭說留給別的單位評估。」
「別的單位」,從來不是普通地質系統的人。
後記
我保留了一份未經刪除的數據副本,編號為「R12-CV」,存在一隻加密硬碟里,從沒再提起。
那塊區域,在往後的任務圖紙里,被編號為「風險區」,我們再沒踏足過。
但有時候我仍在想,那片沙丘下,是不是埋著什麼來自古代的建築、未知的裝置,或者……非人類的遺迹?
風可以掩埋沙漠的秘密,但它掩不住好奇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