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被賣到沙漠,被拔毛,被做成木乃伊

2025年02月07日22:22:05 科學 1319

說到木乃伊,我們常常先想到埃及。除了人類,古代埃及還曾把貓咪、狗狗等動物做成了木乃伊。但在南美洲的乾旱地區,有些鸚鵡被做成了木乃伊,而這些鸚鵡原本棲息於遙遠的熱帶雨林里。

鸚鵡被賣到沙漠,被拔毛,被做成木乃伊 - 天天要聞

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動物木乃伊 | Wikipedia

202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地球最乾旱的地區,有一些鸚鵡被做成了木乃伊。在乾旱地區發現木乃伊並不奇怪,但這些被做成木乃伊的鸚鵡並非是當地物種,它們本應該生活在480多千米外的亞馬遜雨林

研究團隊發現了二十多個鸚鵡遺骸,其中有些鸚鵡屍首保存完整,有些則只有保留了部分部位或羽毛。而被做成木乃伊的鸚鵡有一些嘴巴張開著、舌頭往外伸著,而有一些則展著翅膀,樣子彷彿正在飛翔……

鸚鵡被賣到沙漠,被拔毛,被做成木乃伊 - 天天要聞

鸚鵡木乃伊 | Capriles et al., PNAS, 2021

那麼,為什麼原本生活在雨林里的鸚鵡會跨越高聳險峻的安第斯山脈,千里迢迢地去到地球最乾旱的地區生活,最後還被做成了樣子怪異的木乃伊呢?

木乃伊的樣子

或出於鸚鵡學舌

至於木乃伊鸚鵡為什麼會被擺弄成這些模樣,「這很難解釋,「本次考古發現的研究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何塞·卡普利斯萊(José M. Capriles)說道。研究者猜測這些做法可能和當地的某種儀式有關係,木乃伊鸚鵡張開的嘴巴和伸出的舌頭或許意味著鸚鵡學舌

這些木乃伊鸚鵡被發現時,大多都被包裹在織物或袋子里。而為了更好地保存屍體,這些鸚鵡都被掏空了內臟——通過鳥類的泄殖腔掏空的,也就是鳥兒身體後面一般用來排泄、交配繁殖的那個孔。另外,有些鸚鵡原本長而美麗的尾巴羽毛也都不見了。

雖然很多木乃伊鸚鵡是在正式的考古項目之外發現的,也就是說很多數據都丟失了,不過研究者推測它們應該和人類的喪葬有關,因為很多埋藏於當時聲望較高的人士的墓里。

它們象徵著財富

但過得很辛苦

在安第斯山脈地區,由熱帶鸚鵡鮮艷的羽毛製作而成的華服和飾品,象徵著權力、威望和聲望。擁有這些鸚鵡、穿戴含有這些羽毛的服飾,在過去可以非常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經濟、社會和宗教地位。

雖然穿山越嶺、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沙漠的綠洲地區,但這些珍貴的鳥兒過得並不好。能活著到達的鸚鵡會被當作寵物圈養起來。而當中有一些則過得更加悲慘,它們專門被養來長羽毛。羽毛一長出來,就會立刻被人拔掉,然後拿去做頭飾和帽子。有的鸚鵡身上有反覆被拔毛的痕迹,翅膀骨折過,腳上有捆綁的印記。

這些被養來拔毛的鸚鵡,「有點像是會下金蛋的母雞,「卡普利斯萊說道。

有些鳥身上還留著曾被人照顧的痕迹。它們的爪子和鳥喙被飼主修剪過,並且骨折後也受到了人的照料從而癒合了。

鸚鵡被賣到沙漠,被拔毛,被做成木乃伊 - 天天要聞

一隻活著的緋紅金剛鸚鵡 | CARLOS CAPRILES FARFÁN

交易路途遙遠險峻

鸚鵡活著到達不易

通過考古分析和測定,研究者發現這些木乃伊鸚鵡的遺骸可以追溯到公元1100年至公元1450年間 。研究者表示,這個時期雖然正值戰亂,但商業也在繁榮發展。在這期間,該地區在政治上被分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統治區域,但各地的商業交易路線似乎保持通暢,安第斯山脈各地的駱駝商隊往來頻繁

大多木乃伊鸚鵡所埋藏的人類墓葬,正處在綠洲地區的一個貿易中心裡。當時南美洲還沒有馬匹,亞馬遜雨林和阿塔卡馬沙漠相距四五百千米,駱駝商隊從雨林到沙漠綠洲可能要花上好幾個月。不過,當地商人也有可能是和距離沙漠相對較近的地區進行交易購買到鸚鵡的。

研究者還不清楚鸚鵡究竟是如何從雨林來到沙漠綠洲的,也不知道確切的途徑路線。但是,對於這些鸚鵡能夠活著越過海拔3千多米的安第斯山脈來到沙漠地區,研究者不禁感慨「真的不可思議。」

這些鸚鵡必須穿過寬闊的草原,應付寒冷的天氣,挺過複雜的地形才能來到阿塔卡馬,在這段曲折旅程里活下來並非易事。當年的商隊可能有著專業的鸚鵡飼養技能。「這需要深入了解這些鳥在其棲息地的生態環境、棲息範圍,並且能夠在長途旅行中保持這些條件。」

鸚鵡被賣到沙漠,被拔毛,被做成木乃伊 - 天天要聞

一隻藍頂亞馬遜鸚鵡木乃伊

| CALOGERO SANTORO, JOSÉ CAPRILES

這些鸚鵡木乃伊的製作、其過去的遭遇和所反映的當時當地的人文商業歷史等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分析。但通過木乃伊身上剩餘的羽毛和形狀各異的鳥喙推斷,這些鸚鵡活著的時候應該都很美。

參考文獻

[1] Mummified parrots point to trade in the ancient Atacama desert | Penn State University. (2021, April 01).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psu.edu/story/652392/2021/03/29/research/mummified-parrots-point-trade-ancient-atacama-desert

[2] Guy, J. (2021, April 01). These ancient Americans mummified parrots. No one knows why. CNN.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3/29/americas/mummified-parrots-atacama-desert-scli-intl-scn/index.html

[3] Gershon, L. (2021). Mummified Parrots Found in Chile Suggest Vast Pre-Hispanic Trade Network. Smithsonian Magaz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pre-columbian-llama-caravans-transported-exotic-birds-across-andes-180977379

[4] Why mummified tropical parrots are buried in one of the world』s driest deserts. (2021, March 30).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doi: 10.1038/d41586-021-00848-9

作者:Cloud

編輯:游識猷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倒春寒」是什麼?粵西北或要經歷4天左右,我們一起認識它|氣象科普堂 - 天天要聞

「倒春寒」是什麼?粵西北或要經歷4天左右,我們一起認識它|氣象科普堂

根據廣東省氣象部門3月27日預計,28日廣東自北向南有一次中雷雨局部暴雨降水過程,部分市縣伴有8級、局地10級短時大風、短時強降水和局地小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部分市縣早晚有(輕)霧。預計29日至30日,廣東陰天為主,有小到中雨。受強冷空氣影響,28日至31日廣東氣溫逐日下降,過程降溫幅度普遍10℃左右,西北部市縣有4天...
四川廣漢城區河灘驚現野豬,專家推測或從山區遷徙而來,提醒市民保持安全距離 - 天天要聞

四川廣漢城區河灘驚現野豬,專家推測或從山區遷徙而來,提醒市民保持安全距離

3月19日,四川廣漢城區一處河灘上,出現一頭體型健碩的成年野豬,引發當地市民和網友關注熱議。有網友表示,廣漢周邊無高山密林,「進城」的野豬從何而來?儘管野豬未造成直接傷害,它的出現仍引發市民討論。▲網友拍到的野豬(視頻截圖)27日,廣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級工程師程建軍向紅星新聞記者分析,野豬的出現可能...
「微光力量」當演算法學會仰望星空,阿里用AI去追「來自星星的孩子」 - 天天要聞

「微光力量」當演算法學會仰望星空,阿里用AI去追「來自星星的孩子」

(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參會者在通義展區體驗「追星星的AI」)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迅速迭代的AI,不僅用演算法、模型和數據改善著人們的工作效率,也日漸變得更有溫度。近日,《華夏時報》記者從阿里方面了解到,其面向孤獨症兒童的公益AI繪本工具「追星星的AI」完成產品升級,將生圖模型更新為阿...
紙醉金迷不帶我,地球沒了全賴我 - 天天要聞

紙醉金迷不帶我,地球沒了全賴我

哎呀,這次可真是迎來了一個大覺醒的時代,咱們80後、90後的小夥伴們終於從那半生的迷夢中被搖醒了。最近流行的一句話說得好,「紙醉金迷不帶我,地球沒了全賴我」。這句話一出,立刻引發了普通人對罪惡轉嫁這一現象的深刻反思和英勇反抗。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 天天要聞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

3月29日,農曆三月初一,天宇將「上線」今年全球首場日食,這是一次日偏食,太陽看起來就像是被「咬」了一部分,但遺憾的是,我國無緣目睹這次「天狗食日」,感興趣的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平台或現場攝影師的精彩圖片關注和了解這一天文盛況。
今年首場,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今年首場,準備觀賞!

今年全球首場日食即將「上線」,我國公眾可上網「追日」3月29日,農曆三月初一,天宇將「上線」今年全球首場日食,這是一次日偏食,太陽看起來就像是被「咬」了一部分,但遺憾的是,我國無緣目睹這次「天狗食日」,感興趣的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平台或現場
我國建成亞洲首個可監測高空害蟲的垂直昆蟲雷達 - 天天要聞

我國建成亞洲首個可監測高空害蟲的垂直昆蟲雷達

新京報訊(記者周懷宗)記者從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目前已建成亞洲首個高解析度旋轉極化垂直昆蟲雷達,該雷達可以長期自動監測高空遷飛的昆蟲數量、種類等,性能超過國際先進水平。近日,這一成果發表於《害蟲管理科學》(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論文介紹了亞洲首個高解析度旋轉極化垂直昆蟲雷達的結構、性能...
人類終極能源,又在A股突破 - 天天要聞

人類終極能源,又在A股突破

#頭條創作挑戰賽#釋放能量高,且環境友好的核聚變被譽為「人類終極能源」,同時也是AI衍生概念,連Open AI的山姆·奧特曼都被其願景吸引下場親自投資。殊不知,近幾年可控核聚變研究已經邁入工程可行性驗證階段,實驗堆項目正積極落地。
一架低空飛機剛出圈,荊門又開出了難以拒絕的價格 | 大剛觀察 - 天天要聞

一架低空飛機剛出圈,荊門又開出了難以拒絕的價格 | 大剛觀察

湖北低空經濟,又殺出了一匹黑馬。 近日,荊門市發布13條措施支持低空經濟發展,並給出了產業化項目最高1500萬元的獎勵。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荊門第一次重投這個新興產業了。 去年10月,荊門市印發了《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在這份方案里,荊門提出的目標是:搶佔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新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