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人體自帶「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變強!

2024年12月13日13:12:05 科學 1284

人類生來自帶「青春泉」,人越老,它越強?

11月13日,國際學術頂刊《Nature》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顱骨骨髓可能是人體中少有的免受衰老部位,其功能不會隨時間衰退,反而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強,用「持久青春」形容毫不為過。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把顱骨骨髓比作是「青春泉」,那麼其中所蘊含的大量造血幹細胞就是「泉眼」。當真有那麼神奇?

《Nature》重磅!人體自帶「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變強! - 天天要聞

01 「青春泉」從何而來?

資料顯示,顱骨骨髓被譽為大腦的「血液工廠」,其中的造血幹細胞被認為是工廠里的造血「工匠」,能夠持續為人體製造血液。

在前述研究中,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分析了不同年齡段的小鼠顱骨,發現相較於年輕小鼠,中老年小鼠的顱骨骨髓體積明顯增大,其中的造血幹細胞數量上升了足足13.1倍!而造血幹細胞數量越多,顱骨骨髓的造血能力就越強,意味著大腦和機體活力越強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變化表明顱骨骨髓能夠顯著緩解衰老引發的「血液產量」不足的問題。數據有所佐證:年輕小鼠的顱骨骨髓只承擔身體2%-3%的產血量,而年老小鼠的顱骨骨髓則承擔了20%。該團隊經研究確認,上述現象在人類顱骨骨髓中同樣存在。

《Nature》重磅!人體自帶「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變強! - 天天要聞

後續研究發現,這種變化的「始作俑者」正是顱骨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其通過特殊的生物學機制使顱骨骨髓擴大,而擴大後的顱骨骨髓又能反過來促使更多的造血幹細胞生成。

也就是說,顱骨骨髓能夠免受衰老終生活躍的關鍵,就在於其中源源不斷的造血幹細胞

此前,學界已初步探索出造血幹細胞的抗衰潛力。「日本幹細胞臨床應用第一人」澤芳樹從900多種橄欖葉中篩選出北非-突尼西亞特有的品種,提取出一種天然成分HIF1 Stem,經臨床證實能夠激活造血幹細胞,促進其增殖分化,實現幹細胞水平的抗衰老。

於是,他將該成分與另一種幹細胞激活物質人蔘皂苷Rg1結合,研發出Revistem專利因子,能夠有效釋放人體內造血幹細胞和其它幹細胞的抗衰潛能,一定程度上幫助人類延緩老化進程。目前,經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該技術已走出商業化嘗試的一步,轉化為「賽時光」系列科技品,經亞馬遜、京東等渠道進入國際市場。

事實上,造血幹細胞只是幹細胞中的一種,其抗衰潛能分源自整個幹細胞「家族」,並非其所獨有。

《Nature》重磅!人體自帶「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變強! - 天天要聞

02 幹細胞量產「青春泉」?iPS或是關鍵

自上世紀末人類開始探索幹細胞領域,眾多科研結果都表明幹細胞中蘊藏著戰勝衰老的秘密。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裴綱直言:「幹細胞具有改變每個人的命運和整個人類社會的潛力。」

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研發出iPS技術,能夠將人體老化的成體細胞誘導回年輕的幹細胞狀態,其內源思路終結了有關幹細胞來源的倫理爭議,更是為全球幹細胞研究帶來顛覆性突破,也因此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之後,iPS技術在抗衰科研方面成果頻出。如美國辛克萊實驗室與復旦呂垣澄合作,成功利用iPS技術恢復衰老小鼠視力,並使其表觀遺傳年齡回溯57%,其成果被《Nature》雜誌冠以「時光倒流」之題作為封面;2年後,該團隊又對靈長類動物重複實驗,再獲成功。隨後,辛克萊博士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稱:下一步將攻克人類衰老

《Nature》重磅!人體自帶「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變強! - 天天要聞

不僅科研,產業化方面也頗有進展。如上述澤芳樹研發落地的「賽時光」系列科技品,同樣順承iPS技術的內源思路,因其「口服便可激活人體內源幹細胞活力」的機制安全可靠,素有「亞洲首個口服幹細胞」的美譽,早期風靡日本、歐美富豪圈,後期從流入中國,倍受中老群體追捧。

根據京東商智發布的數據,其因觸及了中國近6億中老人口的青春需求,短短數年便成交破億,吸引超百萬受眾,其中大部分是40至50歲的中年男性,相關留言也圍繞著「精力」、「睡眠」、「免疫力」等常見老化指標展開。

業內人士表示,賽時光的商業性成功或能成為科研落地市場的模範案例,不僅反映出iPS技術抗衰應用的光明前景,也為其大規模產業化與市場化邁出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聚焦幹細胞這一核心,未來將其它人體部位轉變為顱骨骨髓那樣的「青春泉」也不無可能。

《Nature》重磅!人體自帶「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變強! - 天天要聞

03 衰老解法就在生命本身

衰老,是時間帶給人類的永恆試煉。古今中外,無數人訴諸天地,皆以失敗告終。如今,顱骨骨髓的研究告訴世人,破解衰老之法就藏在人類生命的本源——幹細胞中

既然幹細胞能賦予人類一個生來免受衰老的「青春泉」,那麼通過後天鑽研,人類理應能夠利用幹細胞讓自身從頭到腳都「不再變老」。

有科學家預測,2035年幹細胞技術普及率將達85%。也許諾獎獲得者穆拉德「幹細胞領域的成果將造福全人類」的預言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 天天要聞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夏威夷山頂上可靠的望遠鏡即將進行一次大升級。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正在為其武器庫增加一種新儀器,它將通過複眼觀察宇宙。複眼將使斯巴魯能夠觀察太空中大約2400個物體,提供極寬的視野,並允許同時對數千個物體進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 天天要聞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近日,根據據網上流傳的一張結構圖,英偉達官方重新設計了 RTX 5090 公版顯卡的 PCB 和散熱系統,採用了三片式 PCB 和雙流通冷卻系統設計,比 RTX 4090 公版卡上的單流通式散熱器更高效。於是,液體金屬概念一時之間變得熱門。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最古老多細胞真核生物化石,入選《科學》雜誌202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天津薊縣(現薊州區)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河北省寬城縣翁家莊剖面串嶺溝組中發現的「壯麗青山藻」化石。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高於庄組中發現的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 天天要聞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名稱】人蔘【出處】《本經》【拼音名】Rén Shēn【別名】人銜、鬼蓋(《本經》),土精、神草、黃參、血參(《吳普本草》),地精(《廣雅》),百尺杵(《本草圖經》),海腴、金井玉闌,孩兒參(《綱目》),棒棰(《遼寧主要藥材》)。【來源】為
GABA是腸腦軸的潛在後生元介質 - 天天要聞

GABA是腸腦軸的潛在後生元介質

我們的腸道中棲息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它們就像個「小工廠」,會產生數千種獨特的小分子代謝物,包括短鏈脂肪酸、膽汁酸、膽鹼代謝物、維生素、氨基酸和神經遞質等等,這些代謝物會對宿主的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菌群與腸道之間建立了一種雙向交流機制,它們同時又與中樞神經系統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微生物-腸-腦軸...
宇宙盡頭之後的浪漫:時間晶體中的量子人工智慧 - 天天要聞

宇宙盡頭之後的浪漫:時間晶體中的量子人工智慧

作者:北京理工大學尹璋琦「時間晶體」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弗朗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於2012年提出的一個新穎的物態概念:一種物質,當其處於基態附近時,在時間維度上會自發出現周期性變化,就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