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地球陸地面積1.5億平方千米,恆星比沙子多嗎

2024年11月24日12:33:06 科學 1779

宇宙的可觀測直徑達到了驚人的930億光年,而地球的陸地面積約為1.5億平方千米。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宇宙中的恆星數量多?還是地球上的沙子數量多?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地球陸地面積1.5億平方千米,恆星比沙子多嗎 - 天天要聞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宇宙的可觀測直徑,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科學家通過多種方法進行測量和推算,其中最主要的一種是基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觀測。CMB是宇宙大爆炸後留下的餘溫,通過對CMB的精確測量,科學家可以推斷出宇宙的年齡、膨脹速度以及可觀測範圍的大小。

科學家還利用一種叫 「哈勃定律」 的規律,通過觀測星系紅移現象來測算速度,再結合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關鍵線索,反推宇宙的演化歷程與尺度。

通過對大量遙遠星系的觀測、分析,以及運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構建的宇宙模型輔助計算,才勾勒出宇宙930億光年的宏大輪廓。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地球陸地面積1.5億平方千米,恆星比沙子多嗎 - 天天要聞

那麼,宇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關於宇宙如何形成的問題,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是 「大爆炸理論」。大約138億年前,宇宙存在一個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 「奇點」。這個奇點仿若一顆蘊含無盡能量與物質的 「超級種子」,在某一時刻轟然爆炸,釋放出超乎想像的能量。

在爆炸後的極短瞬間,宇宙迅速膨脹、降溫,物質與能量開始相互交織、轉化。起初,夸克基本粒子從 「能量濃湯」 中 「凝聚」 而出,隨後它們抱團形成質子中子,進而組合成氫、氦等輕原子核,這便是宇宙最初的物質構成。

隨著時間推移,在引力作用下,氣體雲團逐漸坍縮,點燃核聚變之火,恆星誕生。恆星內部製造出更重元素,超新星爆發又將這些元素拋灑向太空,為行星、生命誕生備好了 「原料」。宇宙就這般從一片混沌,逐步演變成如今繁星璀璨、結構複雜多樣的模樣。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地球陸地面積1.5億平方千米,恆星比沙子多嗎 - 天天要聞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開頭的問題了,宇宙中究竟有多少顆恆星呢?

科學家憑藉對星系的觀測研究,結合統計學方法進行估算。銀河系約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在可觀測宇宙里,預估有數千億個之多。

因此通過數學方式簡單相乘,宇宙恆星數量便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 ——約為10²²到10²³顆。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地球陸地面積1.5億平方千米,恆星比沙子多嗎 - 天天要聞

反觀地球陸地,面積約1.5億平方千米。假設沙灘上平均沙層厚度數米,每立方米沙子約有10⁶顆,考慮沙漠、河灘、海底沙床等所有潛在含沙區域,儘管陸地並非處處皆沙,但粗略估算下來,地球沙子數量級別也在10²¹到10²²顆左右,同樣是個龐大到驚人的數字。

所以,把宇宙恆星數量與地球沙子數量擺在一起,二者量級相近,都在「10的二十幾次方」 徘徊。不過這僅僅只是一種估算方式,畢竟宇宙之外可能還有未知的空間區域存在。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天4篇頂刊論文,上海基礎研究喜迎「開門紅」 - 天天要聞

一天4篇頂刊論文,上海基礎研究喜迎「開門紅」

今天凌晨,4篇來自上海的重磅論文同時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4項基礎研究重要成果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中心研究員劉真、竺淑佳,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合成科學創新研究中心教授倪俊。基礎研究是推動科技發展與變革的原動力,是整個科學體系的...
12年揭秘植物「門衛」,上海科學家新發現再登《細胞》 - 天天要聞

12年揭秘植物「門衛」,上海科學家新發現再登《細胞》

紮根大地、無法自由行動的植物是如何從土壤中數以億計的微生物中,識別出哪些是對自己有益的共生「好友」、哪些是致病「敵人」的?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研究員團隊歷經12年研究,終於為解開這個曾困擾了全球植物學界幾十年的問題,找到了一些眉目。1月24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這...
未來的「錢學森」們大量歸國,美國送上神助攻! - 天天要聞

未來的「錢學森」們大量歸國,美國送上神助攻!

一批有望成為新時期「錢學森」「李四光」級別的華裔科學家已經或正在離開美國,回到中國的科研和教學一線,組建實驗室,大幅提高中國大學理工科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美國政府偏執的政策和由此形成的相關科研領域越來越多疑的氛圍,為中國贏回這些寶貴人才做了神
植物如何精準識別「敵友」?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精準識別「敵友」?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北京時間2025年1月24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科研團隊在植物區分「敵友」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該研究有望提高作物的營養吸收,降低我國農業對化肥的依賴,實現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用於此項研究的早期陸生植物粗裂地錢(Marchantia paleacea),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植...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將開展我國10萬人級腸道菌群相關研究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將開展我國10萬人級腸道菌群相關研究

「現階段,我們的個體常常同時會患有兩種或多種疾病,這一人類『共病』存在形態,是世界醫學所面臨的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院長王琦在今日舉辦的一場由2025微生態醫藥產業創新大會上表示,如何以創新模式解決這一難題,開展腸道微生態領域研究有一定必要性和迫切性。 腸道微生...
又一位!知名計算機科學家陳婧離開美國,加盟清華大學 - 天天要聞

又一位!知名計算機科學家陳婧離開美國,加盟清華大學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在美華人科學家「回國潮」還在加速。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1月22日報道注意到,屢獲殊榮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區塊鏈專家陳婧已離開美國,全職加入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數字圖書館資料顯示,陳婧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塊鏈、智能合約、...
硬派SUV也能漂移?方程豹鈦3又有什麼新技術? - 天天要聞

硬派SUV也能漂移?方程豹鈦3又有什麼新技術?

近日,在牙克石中國汽車中心的冬季極寒試驗場,方程豹鈦3順利完成了低附著力路面漂移和硬派SUV在高附著力地面的漂移測試。這一成績不僅獲得了中汽中心的權威認證,更成為汽車行業的焦點事件,吸引了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