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2024年11月17日23:02:08 科學 1460

眾所周知,晶元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項電子元器件。一旦晶元被斷供,手機開不了機,汽車上不了路,各行各業都得面臨趴窩。

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除了晶元以外,還有一些行業也同樣重要。

假如這些行業被卡脖子,它所造成的影響就不僅僅是「沒手機玩」這麼簡單了,而是關係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前途。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究竟是哪些行業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面對這些行業的卡脖子事件,我國又是如何應對的?

「中國芯」需自力更生

2018年,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打響,美國開始對我國實施了晶元斷供。一時間,以華為為代表的諸多企業,紛紛遭了殃。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就拿華為來說,以前華為用的就是高通的驍龍晶元。依靠這類晶元,華為開始衝擊5G時代,一度力壓蘋果,準備登上全球手機銷量榜的榜首。

然而,隨著後面晶元的斷供,華為的銷量開始暴跌。從2019年的2.4億部,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5800萬部。

可見,晶元斷供對華為造成的創傷有多大。直到後來海思上位,搞出了麒麟晶元,這才力挽狂瀾,讓華為手機避免了冷場的波折。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當然了,晶元涉及到的領域,不僅僅是手機,它還包括各行各業。像汽車、無人機、家電等,都跟晶元產業掛鉤。

未來像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也得依靠晶元才能驅動。一旦西方國家搞晶元全面制裁,半片不發貨的話,結果可想而知。

好在我國目前已經實現了14nm、28nm晶元的量產,而汽車、無人機等,恰恰就是用的這類晶元。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高端製造業才沒有被美國給打垮。不然的話,今後的製造業強國是誰?就很難說了。

打破核磁共振的封鎖

當然了,除了晶元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行業,咱們也被卡過脖子。而這些行業零部件斷供產生的影響,將比晶元可怕的多。

究竟是哪些行業能達到如此效果?我國當時又是如何應對的?接下來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影響國計民生的中流砥柱行業。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首先就是醫療領域中的核磁共振儀。核磁共振儀是一款高端影像診斷設備,它可以檢查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癌變等,堪稱醫療診斷領域的神兵利器。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核磁共振技術便已經問世。而歐美西方則趁著這個機會,一舉壟斷該行業。比如通用電氣、西門子、飛利浦等公司,就是諸多壟斷巨擘之一。

他們掌握了核磁共振的核心技術後,開始對其封鎖。想定多少價錢,就定多少價錢,採購商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按照當時的售價來看,我國進口一台核磁共振儀,動輒3000萬元人民幣。可見,這塊行業的利益是有多大。

貴也就算了,關鍵是它的維修還特別麻煩。

為了防止技術泄露,國外公司在設備上設置了自鎖系統。如果咱們擅自拆卸,設備將永久鎖死。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等國外派人來拆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等他們過來以後,一般都是按小時收費,隨便鼓搗半個小時,上千美元就沒了。這還不算啥,如果加上零部件更換、液氦更換、解鎖費等,都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去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以前做核磁共振特別貴,動輒幾千塊錢。畢竟成本擺在那裡,不提高下治療門檻,幾乎無法維持設備運轉。

最關鍵的是,一旦該設備被斷供的話,那許多疑難雜症就會出現無解的窘境了。說小了是影響醫療,說大了則會影響民生。到時大家都跑去國外看病,這像啥?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面對這個情況,我國意識到不能再冤枉錢了。必須自力更生,自研核磁共振儀,這樣才能擺脫國外公司對咱們的剝削。

一時間,國內許多醫療設備公司,紛紛投入研發。從0.5T,到1.5T,一步一步做出自己的核磁共振儀。2015年以後,我國在3.0T核磁共振儀上,也取得了突破。

比如像聯影、鑫高益等公司,就推出了自家的3.0T核磁共振儀,並達到了國外設備的水準。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做核磁共振的價格就終於被打下來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如今像0.5T以下的低場強,300-600元就夠了。1.0-1.5T的中場強,也只需600-1000元。至於3.0T核磁共振,便宜的也只要1000多。

隨著國產核磁共振儀逐漸普及,今後這個價格將越來越低。由此可見,當面臨別人卡脖子的時候,唯有奮力一搏,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

特高壓的逆襲

除了核磁共振儀以外,特高壓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以前沒有特高壓的時候,咱們只能用500千伏的常規高壓輸電。而這種線路最大的缺點,就是電能損耗特別大。

畢竟任何物體都有電阻,在輸電過程中,電量會轉換成熱量。如此一來,就會造成電能浪費了。

而且距離越長的話,電能損耗越大。像西電東送這項工程,電能損失甚至達到了1/3。像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可見,要想搞電力長距離運輸,唯有像特高壓這種800-1000千伏的設備才頂用。

然而,在2009年之前,特高壓這項技術,咱們一直被國外卡脖子。其中的代表零部件,就是換流閥

以前咱們沒掌握這項技術的時候,就只能從國外買。一旦出現故障,就得讓對方派人來修。至於維修費,你懂的,他要多少你就得給多少。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為了防止我國工程師鑽研這門技術,對方還設置了報警裝置。一旦工程師靠近,設備立馬鎖死。可見,國外對這門生意的控制力度是有多嚴。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國顯然不能接受。沒有特高壓,咱們的西電東送項目該怎麼辦?

眾所周知,東南沿海的廠子、工業基地,最為耗電。一旦電力中斷,輕則流水線停工,重則製造業崩潰,到時候還怎麼推進工業化?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於是乎,在痛定思痛之下,我國決定自研換流閥,勇攀特高壓這座高峰。

期間,我國科學家試驗了成百上千次,設計了無數套控制系統。歷經數年,終於解決了強電磁環境下,信號傳輸和準確識別的問題,並實現了換流閥三年運行零誤差。

如此一來,橫恆在我國特高壓面前的一座高山,便徹底被搬走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如今,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特高壓電網。近五年來,我國在特高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超過了10萬件,並擁有全球90%的特高壓市場。

比如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的直流輸電項目,採用的就是中國特高壓技術。

可見,卡脖子這種手段,對我國來說既是危機,也是轉機。一旦我國力爭上遊、努力突破的話,很快就能實現彎道超車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打造C919產業鏈

當然了,在突破卡脖子技術這方面,這裡就不得不提C919的問世了。

C919未出現之前,我國的民航機只能用波音和空客的產品。採購價貴不說,維修費還特貴。

因為某些關鍵零部件只有對方才有,這些零部件得從國外運過來,並需要母公司派人親自組裝、調試,才能讓飛機徹底恢復正常。至於費用的話,那就得由對方定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根據南航2020年提供的數據,南航全年的飛機維修成本高達102億元。可見,國外在飛機維修領域榨的有多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關鍵技術和設備,都掌握在別人手裡。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直到C919的出現,這才填補了國內大飛機市場的空白。

由於C919採用的是國內供應鏈,與上千家國內供應商對接,因此成本自然要比國外低。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無論是零部件更換,飛機維修,還是設備更新,都是本土供應商負責。在這種情況下,國外公司也就榨不到咱們一分錢了。

看到C919動了自家民航機市場的蛋糕,歐美震怒不已。比如美國就曾威脅,要限制通用公司LEAP-1C發動機的出口,以封鎖C919的發動機供貨渠道。

面對美國的發難,我國自然不懼,因為我國早已開發了備份產品CJ1000A。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這款發動機目前已在伊爾76運輸機上進行了測試。一旦該發動機的應用越來越趨向於成熟化,那麼我國就能徹底擺脫美國,在民航機研發領域大踏步向前進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C919上的航電系統、飛控系統、液壓系統、燃油系統、輔助動力系統等,都有了國產化方案。

依靠這些方案,可不斷刺激國產廠商持續投資,研發相關零部件。長此以往,就能徹底打破國外民航機卡脖子的魔咒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不僅不被卡脖子,今後還會將產品輸出海外,去佔領國際市場。

隨著C919訂單的增加,相關的新型材料、機電系統、冶金鍛造、電子產業等領域,都會給我國帶來大量高端製造業的工作機會。

如此一來,就能讓人們拿高薪、免內卷,緩解社會壓力了。

何止晶元!這些東西斷供更要命,我國如何靠自己逐個擊破? - 天天要聞

結尾

總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個概念,怎麼誇都不為過。雖然我國以前經常被國外卡脖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術都紛紛被我國攻克。

當技術限制的錨點接連被拔除以後,我國實現彎道超車的機率就能大大增強了。這既是我國國力的象徵,也是對未來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優秀!「三新」產品來了 - 天天要聞

優秀!「三新」產品來了

近日合肥市2024年度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認定名單發布安利股份、中科光電、賽特新材3家肥西企業的產品被認定為「新產品」合肥市2024年度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擬認定名單(肥西部分)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產品(以下簡稱「三新」產品
「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工具,露西死因有新解 - 天天要聞

「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工具,露西死因有新解

近日,考古學家在肯亞霍馬半島的「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地球上最早使用的工具,這些由三百萬年前人科動物製造的石片或小刀,展示了他們通過敲擊石頭製造鋒利邊緣的技術。(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地球上最早使用的工具。)(這種鋒利的岩石能夠剝皮和切水果和蔬菜,並切河馬的肉。)(露西遺骸。)這些工具被稱為奧杜威工具...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 天天要聞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夏威夷山頂上可靠的望遠鏡即將進行一次大升級。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正在為其武器庫增加一種新儀器,它將通過複眼觀察宇宙。複眼將使斯巴魯能夠觀察太空中大約2400個物體,提供極寬的視野,並允許同時對數千個物體進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 天天要聞

中興通訊:中國液體金屬冷卻技術實踐的先行者!

近日,根據據網上流傳的一張結構圖,英偉達官方重新設計了 RTX 5090 公版顯卡的 PCB 和散熱系統,採用了三片式 PCB 和雙流通冷卻系統設計,比 RTX 4090 公版卡上的單流通式散熱器更高效。於是,液體金屬概念一時之間變得熱門。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 天天要聞

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最古老多細胞真核生物化石,入選《科學》雜誌202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塊化石為何不簡單?天津薊縣(現薊州區)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河北省寬城縣翁家莊剖面串嶺溝組中發現的「壯麗青山藻」化石。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高於庄組中發現的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 天天要聞

每日學一味中藥--人蔘

【名稱】人蔘【出處】《本經》【拼音名】Rén Shēn【別名】人銜、鬼蓋(《本經》),土精、神草、黃參、血參(《吳普本草》),地精(《廣雅》),百尺杵(《本草圖經》),海腴、金井玉闌,孩兒參(《綱目》),棒棰(《遼寧主要藥材》)。【來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