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關於衛生巾的紛爭開始了。
多名博主測出,國內部分知名衛生巾品牌在長度、填充物方面均有「水分」。
有網友進一步檢索發現,作為直接接觸女性外陰的產品,衛生巾的pH值要求為4.0~9.0。有言論表示,陰道環境天然是偏弱酸性的,如果長期使用中性偏鹼的衛生巾產品,可能對女性身體造成傷害。
上述言論是否合理?女性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衛生巾?圍繞相關話題,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吳穎嵐表示,選擇衛生巾時,應注重材質、衛生、消毒及質量控制,而非關注其PH值。
規定:衛生巾ph值為4.0~9.0
近日,不少網友發文稱測量了平時使用的衛生巾,發現長度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包裝上標註245mm的衛生巾,實際測量長度為235mm。
還有網友親測9個衛生巾品牌,結果長度都不夠,其中不帶包裝邊(僅棉芯部分)的最大偏差為50mm,這意味著一片長度為350mm的衛生巾,可吸水部分僅有300mm。
繼「長度」風波後,衛生巾又陷入pH值風波。
11月11日,網友發文表示,根據《衛生巾》國家標準(GB8939-1999),明確衛生巾(護墊)pH值為5.5~8.0(優等品)、5.3~8.2(一等品、合格品及衛生護墊);《衛生巾》國家標準(GB/T 8939-2008)中,明確衛生巾(護墊)pH值為4.0~9.0。「衛生巾的pH值似乎過於「寬泛」,不符合女性陰道弱酸性環境的需要。」該名網友在帖子中強調。
11月16日,瀟湘晨報記者檢索發現, 目前衛生巾已有新規。根據現行的《衛生巾(護墊)》國家標準(GB/T 8939-2018),對衛生巾的常見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
其中,明確要求衛生巾的原材料不應使用廢棄回用的原材料,產品應潔凈,無污物,無破損,產品內不應有異物;甲醛含量≤75mg/kg;不得檢出可遷移性熒光物質。在pH值方面,仍規定為4.0~9.0。
消費者對衛生巾pH值的理解存在誤區
「哪怕平時一切正常,一到生理期就下體就會瘙癢,會不會也是因為衛生巾pH值影響?」在上述帖子的評論區,有不少網友發出類似的言論。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吳穎嵐認為,除了本身有婦科疾病的群體以外,瘙癢的發生還與生理期陰道內環境被改變有關。一般情況下,人體正常的血液pH值範圍是7.35~7.45,而陰道正常pH值為4.0~4.5,呈弱酸性環境。生理期血液流經陰道排出體外時,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陰道內環境的酸鹼度,從而導致菌群失調,「以假絲酵母菌(念珠菌)為例,它正常存在於陰道內時並不致病,但陰道環境被改變後,就極有可能誘發陰道炎,從而產生瘙癢的癥狀。」
除此之外,生理期私處長期保持潮濕、密閉的環境以及對衛生巾材料過敏,也可能是導致瘙癢的原因。「如果在生理期結束後,瘙癢癥狀仍沒有得到緩解,則需要及時就醫。」吳穎嵐說。
「只要在國家標準之內的衛生巾,基本都可以放心使用。」吳穎嵐表示,在對於衛生巾pH值的理解上,許多女性走進了誤區,「衛生巾直接接觸的其實是皮膚,並不是陰道內,所以衛生巾的酸鹼程度並不能影響到陰道內環境。」
在玉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1月12日發布的《雲南省消費者協會比較試驗(二):衛生巾》中,玉溪市市場監管局也對來自不同渠道(實體店和電商平台)的10款衛生巾進行了檢測和分析。檢測結果顯示,10款樣品的pH值檢出範圍均在5.7~6.2之間。這也意味著,這10款衛生巾不僅符合國標,pH值也在中性偏弱酸的範圍中。
該局在文章中也提到,4.0~9.0之間的pH值被認為是相對中性或接近女性私密部位的自然pH值,反而能夠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和不適感。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衛生巾
據了解,衛生巾中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主要是面層材料,一般分為棉柔、乾爽網面和純棉三類。
棉柔類指面層採用熱風法非織造布的產品,特點是相對蓬鬆柔軟、不易回滲,但敏感肌膚人群可能產生小概率的皮膚刺激;乾爽網面類指面層採用各種打孔膜為原料製成的產品,液體經薄膜上的孔滲透後被吸收層吸收;純棉類指面層採用100%棉纖維非織造布製成的產品,特點是表層柔軟親膚、但使用時間較長時可能有潮濕不適感。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的產品。
針對市面上部分宣傳添加中草藥、益生菌等成分的衛生巾產品,吳穎嵐也提出了她的質疑,「以乳酸桿菌為例,它只有在合適的環境和溫度之下才能生存,衛生巾廠家是如何做到在滅菌的同時又保證益生菌的活性的?」另外,陰道和外陰都有益生菌存在,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商家也無法保證添加的正是適合消費者私處的菌。對於健康的女性來說,衛生巾不需要額外添加任何東西,異常的添加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
「在選擇衛生巾時,除了關注面層材料,有條件的女性可以優先選擇大的、知名的品牌。」吳穎嵐表示,越是知名品牌,越是具備嚴格的質檢體系,衛生方面更能得到保障。她提到,消費者在選購衛生巾時還要考慮衛生巾的材質、厚度和透氣性,選擇柔軟、輕薄、透氣的產品,以減少不適感。如果皮膚敏感或有過敏史,應特別注意衛生巾的材質,避免選擇含有刺激性成分的產品。同時,要仔細檢查產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確保購買的產品在保質期內,避免使用過期產品,也避免一次性大量囤貨。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來源:瀟湘晨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