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6日,由中國遺傳學會聯合湖南省遺傳學會主辦、中南大學和南華大學攜手承辦的中國遺傳學會2024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星城長沙舉行。本次大會以「遺傳學:前沿與交叉」為主題,吸引了眾多遺傳學及相關領域的知名院士、專家及優秀青年學者參加,旨在促進遺傳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遺傳學學科的發展。
本次大會共設1個主會場、20個分會場,涵蓋遺傳學診斷、代謝遺傳學、植物遺傳學、微生物遺傳學、表觀遺傳學、線粒體遺傳學、法醫遺傳學、類器官等多個前沿領域。來自全國各地近2000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當前遺傳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和挑戰展開深入討論和交流。
大會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國遺傳學會科學之旅:遺傳學與我們」科普活動啟動儀式,旨在通過匯聚專家資源,將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及科學精神傳播至更廣袤的祖國大地,為科技創新培植沃土,為科學普及提供源泉。
會議期間,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教授作了題為《神經退行性疾病分子解析》的大會報告,分享了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常見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帕金森病相關蛋白atp13a2通過調控hdac6的活性影響自噬小體的成熟等重要發現,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
南華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夏昆教授以《孤獨症的基因組結構變異及調控機制》為題作主題報告,深刻分析了孤獨症的遺傳學基礎,特別是孤獨症相關基因的結構變異,並探討了這些變異在神經發育中的作用與調控機制,給與會者帶來了新的啟示。
此外,南華大學高層次人才呂鵬飛教授為與會專家、學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乳腺上皮及其微環境在器官發育和癌症轉移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的快閃報告。呂鵬飛教授深入探討了乳腺上皮細胞與微環境在癌症轉移中的作用,為乳腺癌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本次學術研討會上,還成立了多個新分會的成立,包括類器官分會、代謝遺傳分會、女科學家分會、模式生物遺傳學分會以及農業蛋白質組學分會。這些新分會的成立標誌著遺傳學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細分和深化,對於推動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通訊員姜佳美 唐小卿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