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醫學生的「岩草」情

2025年04月09日11:12:03 科學 1862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劉熠 郴州報道

郴州桂東,環境好,中藥材也好。僅野生藥用植物就有1246種,「桂東羅漢果」「桂東黃精」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還被全國生態食材評定中心授予「中國生態高山中藥材之都」。

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部副教授陶曉軍,於2022年11月至2024年11月掛職於桂東縣科技副縣長。在他的引領下,「『岩』出必行」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成員走進桂東,撥開叢林,踏著青苔,接觸到一味叫「爬岩紅」的中藥材,被稱作「紅軍草」,結下了一段「岩草」情緣。

古法新詮:解碼千重山「紅軍草」

「我們從羅爺爺口中了解到『紅軍草』曾在紅軍長征期間救治了大量患有炎症性神經疾病的傷員。」一次野外調研中,在醫學院卓越醫生班就讀本科的黃智與團隊成員獲知「紅軍草」的神奇。經過數月的探訪,專業鑒定,這種叫做「紅軍草」的植物,植物學名「爬岩紅」,具有行水消腫、散淤解毒的功效。

黃智意識到,「爬岩紅可能蘊含著巨大的藥用價值」。

一群醫學生的「岩草」情 - 天天要聞

被譽為「紅軍草」的中藥材——爬岩紅。(陽儀 攝)

返校後,團隊決定將「爬岩紅藥用價值」作為研發項目,要讓這味古老的中藥材與現代製藥工藝結合,廣泛用於相關疾病治療。

在醫學院副教授陶曉軍的指導下,團隊實驗室的離心機晝夜轟鳴,團隊成員日夜不息翻典籍、查專著、做實驗。

「為了早日實驗成功,團隊成員放棄休息,睡在實驗室,吃著泡麵和麵包。」黃智回憶,2020年的寒假,大家這樣連續奮戰了幾天幾夜。

團隊不僅提煉出了爬岩紅的主要成分procumboside A,還發現這種成分能夠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達,可用於治療腦梗塞後遺症。

腦梗塞作為我國致殘率極高的一類疾病,每年新增患者200萬以上。目前的治療方法多以改善血液循環、抗血小板聚集為主,但對於神經功能恢復和炎症調控的作用有限。

「希望為患者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這正是團隊研發「腦梗」新療法的出發點。

團隊研究發現,爬岩紅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能抗炎,還能通過調控NF-κB信號通路,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從而實現神經功能的修復與重建,這與傳統的腦梗塞治療藥物相比具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作用機制。而且爬岩紅是天然植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這更難得。

技術突圍:攻克產學研「三重門」

「從創意到量產,創業之路走得並不輕鬆。」團隊負責人、2020級檢驗專業本科生彭星誠介紹,如何精準提取爬岩紅的有效成分並確保其活性,是團隊面臨的第一大難題。

「學院提供的科研平台和資金支持,還有專家團隊給予的無盡鼓勵和耐心指導,為我們的研發提供了堅實保障。」彭星誠說。

「中藥見效慢,但治本。急功近利,反而失了初心。」陶曉軍的話時刻點醒著團隊成員。

2020-2023年,在導師陶曉軍、陳松的帶領下,團隊夙興夜寐,持續奮戰,不斷優化提取工藝,最終研發出以爬岩紅為君葯,治療腦梗塞後遺症引發的神經性疼痛的顆粒劑——通腦復神顆粒,以及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貼劑。兩個產品分別以項目「岩草醫藥-神經功能恢復領域的開拓者」和「一『岩』為定,神經損失患者的福音」兩次獲得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項目研究組成員還因此獲得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總決賽優秀成果國家級銅獎、湖南省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第八屆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意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二等獎等8項獎項。

一群醫學生的「岩草」情 - 天天要聞

「岩草」醫藥研究成果獲創業一等獎。(陽儀 攝)

「以前貼膏藥像貼膠布,你們這個貼完感覺有股熱流往骨頭裡鑽!」團隊研發製作的試劑用於臨床治療,來自邵東的一位農民大叔,腰痛十幾年,走路都困難,用了貼劑配合超聲波治療後,興奮地說。

「黃智專項保送北京大學讀直博,唐心怡保送復旦大學讀直博,劉恩澤等一批項目組成員免試推薦至四川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名校攻讀碩士學位。」陳松驕傲地說,這就是創新創業研發團隊最大的收穫。

文化密碼:照亮中醫藥「復興路」

研發出成果,效益靠規模。野生爬岩紅有限,要讓「岩草」更多地服務於患者,必須保證原材料供應。

爬岩紅對生長環境要求高,且採摘季節性強。為更好地研究規模種植爬岩紅,團隊成員深入邵東新陽村的試驗田裡,與葯農同吃同住,記錄下爬岩紅生長所需的精確溫濕度,提出從扦插到管理再到收割的一系列環節,有效提高了畝產量,確保了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一群醫學生的「岩草」情 - 天天要聞

人工培植「紅軍草」。(陽儀 攝)

「產業規模化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陶曉軍介紹,桂東縣政府為我們解決了種植基地的選址和土地流轉等問題,還落實了政策支持。

現在團隊與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從種植到加工到銷售,通過技術支撐、產業鏈延伸、文化賦能三維聯動,帶動2000餘戶農民種植500餘畝爬岩紅,每畝增收3000元。「紅軍草」成了「致富草」!鄉村振興有盼頭。

「我們要加大創新創業力度,實現『岩草+』產業鏈延伸。」陶曉軍表示,廢棄的爬岩紅根莖可以製成有機肥反哺土地,莖葉可以研發出養生茶飲,花蕊可以製成文創香囊……中醫藥研究不能只是實驗室里的標本,更應成為田間地頭的活水。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 天天要聞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護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消化內鏡護理專委會主辦、嘉定區中心醫院承辦的健康諮詢活動在嘉定區紫雲廊公園舉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識。圖為醫生為市民科普健康知識。馬偉勤攝(人民視覺)日前,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做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 天天要聞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7月6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確定的趨勢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確定的三大奇點將帶來未來人工智慧的變革。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近年來,義大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噴發。近日,專家警告,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變得更加活躍,甚至發生噴發。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為未來更具爆炸性和更頻繁的火山噴發埋下伏筆。「冰川通常會抑制下方火山的噴發量,」 研究...
【公共資料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 天天要聞

【公共資料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利用公共資料庫發現牙線使用與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複雜關係,看懂「挖數據」發文的黃金機會!關心健康的你,可能聽說過PFAS,一類被稱為「永久化學物」的有害物質,因其在環境和人體中極難降解而備受關注。它們存在於不粘鍋、防水服、食品包裝等眾多產品中。那麼,我們每天使用的牙線,是否也可能成為PFAS的暴...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 天天要聞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來源:黃山交通旅遊廣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們進入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此時,暑氣正濃、高溫頻發,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燒烤」,咱們黃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繼昨天「燒烤」之後, 受「丹娜絲」影響,周四之前我市將有一次風雨過程,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 天天要聞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在電影《流浪地球》里,韓子昂作為重型卡車的高級駕駛員,執行著運送發動機推動燃料火石的任務。然而,《流浪地球》還是落後現實了。在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重型卡車根本不需要韓子昂。幾百輛由中國華能、徐工集團、國家電網、華為聯合出品的全國首型取消駕駛室的純電無人礦卡——「華能睿馳」礦卡正在伊敏煤礦同時「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