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2024年05月20日16:21:06 科學 8657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superdarn)2024年研討會5月20日在北京開幕。作為中國首個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探測網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當日在該國際會議上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5月20日,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superdarn)2024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院士致辭。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加入後,有效填補了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探測網的空白區域,標誌著中國在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技術和科學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並將高水平國際合作走實走深。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三個站點及雷達探測覆蓋示意圖。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其發布的首批科學探測結果顯示,本月10日特大磁暴期間,當天從世界時6時30分至7時30分,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探測到持續約1小時左右的太陽耀斑爆發造成的短波衰減;從世界時18時至22時,雷達探測到由於極光粒子沉降造成的大量電離層小尺度不規則體快速漂移。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加入後將有效填補國際superdarn探測網的空白區域。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牽頭建設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由3站6部高頻相干散射雷達組成,3個站點分別位於中國東部吉林省龍井市、中部內蒙古四子王旗和西部新疆和靜縣,探測範圍往北縱深可達4000公里、東西跨度超過1萬公里,幾乎覆蓋歐亞扇區北部地磁北緯40度至80度的廣大區域,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對歐亞扇區中高緯度電離層的廣域高精度連續探測。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吉林龍井站。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將架構起銜接地球極區和子午工程中國國內監測網的橋樑,對電離層區域特性研究及電離層擾動的高中低緯傳播及耦合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它將有效填補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探測網的空白區域,極大提高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對全球電離層環境的探測範圍和探測能力,為全球空間天氣預報和預警提供高質量探測數據,這是踐行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行動,也是持續推進人類和平利用外空的中國貢獻。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內蒙古四子王站。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中國子午工程二期遵照「邊建設、邊運行、邊產出」的建設原則,其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已於2023年10月全部建成,並通過中國科學院的工藝驗收,待2024年子午工程二期通過國家驗收後將正式加入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探測網。屆時,依託中國中緯高頻雷達探測數據,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建設和運行的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中國國際鏡像站,作為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組織三大資料庫之一,將與英國、加拿大資料庫實現數據實時交換和共享,有效提高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資料庫容災性,以及數據收集、分發和數據發布效率。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探測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新疆和靜站。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供圖

  據介紹,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是一個由全球10多個國家30餘部高頻相干散射雷達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成員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法國、義大利、挪威、澳大利亞、南非等國10多家高校與科研機構。其通過國際合作和數據共享,利用布設在全球的密集的高頻相干雷達,實現對全球電離層環境的連續監測,獲得的高時空解析度全球電離層不規則體運動和分布信息,在通信、導航定位、超視距雷達探測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還是參與中國提出並將主導實施的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imcp)的主要國際合作組織之一。

  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研討會每年舉辦一次,是國際空間物理界具有很高學術影響力的國際會議,此前已在全球10多個國家成功舉辦30多屆。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辦,來自7個國家的國際超級雙極光雷達網組織成員單位以及全球電離層探測領域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參會,將進一步推動全球高頻雷達相關科技領域國際合作,也進一步凸顯中國高水平科研機構在相關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星空有約|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又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星空有約|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又有新發現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的觀測數據,精確繪製出國際首個太陽大氣自轉的三維圖像。相關論文6月1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華為闢謠!劉姝威未能拯救「把世界掰彎」的獨角獸 - 天天要聞

華為闢謠!劉姝威未能拯救「把世界掰彎」的獨角獸

作者 | 李佳蔓來源 | 藍血研究(lanxueyanjiu)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城市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曾經風光無限的柔性屏獨角獸柔宇科技如今陷入困境,破產清算程序已啟動。與此同時,華為針對網路上流傳的投資柔宇傳聞進行闢謠,明確表示未有投資計劃。柔宇的衰落究竟是何原因?科技企業的生存挑戰又有...
新材料行業有望受「科特估」提振,科創新材料ETF(588010)強勢上漲2.15%,衝擊3連漲 - 天天要聞

新材料行業有望受「科特估」提振,科創新材料ETF(588010)強勢上漲2.15%,衝擊3連漲

截至2024年6月13日 13:36,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000689)強勢上漲1.93%,成分股天承科技上漲15.61%,方邦股份上漲9.35%,康鵬科技上漲6.98%,菲沃泰,斯瑞新材等個股跟漲。科創新材料ETF(588010)上漲2.15%,衝擊3連漲。最新價報0.52元,盤中成交額已達1124.18萬元,換手率14.29%,市場交投活躍。值得注意的
古老茶山遇上衛星,老電影遇上新技術!如此「新質」獲全國記者點贊【東南風好揚新帆】 - 天天要聞

古老茶山遇上衛星,老電影遇上新技術!如此「新質」獲全國記者點贊【東南風好揚新帆】

當古老茶山遇到高精尖衛星當膠片電影遇到前沿數字修復技術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化學反應?在福建安溪這一切已不再是想像! 6月12日下午,東南風好揚「新」帆——廣電融媒體總編記者福建新質生產力採訪團走進福建安溪縣,來到充滿科技氣息的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展示中心,探秘空天大數據如何為茶山披上智慧外衣,體驗數字化...
促進前沿科技落地泉城 | 訪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 - 天天要聞

促進前沿科技落地泉城 | 訪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

6月12日,濟南第二屆「海右人才節」開幕式暨濟南校友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正式舉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受邀參加活動。據了解,於華長期致力於探索納米薄膜材料在新一代光伏技術和碳中和領域的應用。
探秘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出生了多少人數 - 天天要聞

探秘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出生了多少人數

你是否好奇過人類從誕生到現在總共出生了多少人?讓我們一起揭秘。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但直到最近幾千年,我們的人口數量才有了顯著的增長。根據歷史記錄和科學研究,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人類歷史上出生的人口數量。從最早的石器時代到現代科技文
全球變暖致高溫頻發,極端氣候來襲,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全球變暖致高溫頻發,極端氣候來襲,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盛夏季節,北地高溫頻現,南方降雨頻繁。作為對氣候變化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我深知氣溫升高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它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未來走向。全球變暖對高溫天氣的影響全球變暖進程已成定局,對地球氣候環境產生深遠影響並導致顯著變化。高溫天氣頻發
白蟻「全軍出擊」了 ,漫天飛舞!6招制敵方法送上 - 天天要聞

白蟻「全軍出擊」了 ,漫天飛舞!6招制敵方法送上

據「上海疾控」微信公號消息,近日,申城天氣潮濕悶熱,白蟻集中出飛衝擊紗窗,漫天飛舞!上海白蟻,毫無疑問地衝上熱搜。  小夥伴紛紛表示:到處亂飛,還在地上爬,翅膀黏在一起,啊啊啊啊啊啊,好嚇人啊!   路燈下的白蟻飛舞,更是明目張胆「放飛自我」   就算紗窗擋著進不來,那些神通廣大的白蟻還會從縫隙里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