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本世紀僅兩次,期待→

2024年02月20日10:20:04 科學 1740

元宵之夜,

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輪圓月。

記者了解到,今年元宵月,

具有「十五的月亮十五圓」等四大特點。

特點一: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今年元宵,月亮最圓(望)將出現在2月24日(農曆正月十五)20時30分12秒,因此,我國中部和東部地區均可看到「最圓的元宵月」。

除此之外,從今年起,連續三年(2024年—2026年)的元宵月也將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在過去十年的「元宵節」(2014年-2023年)中,「十五的月亮十五圓」的年份有:2017年、2018年、2019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年份有:2014年、2015年、2016、2020年、2021年、2023年,「十五的月亮十七圓」的年份有:2022年。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由於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其公轉的速度快慢不均等。根據開普勒定律,當月亮離地球近的時候,月球的運行速度會快一些;當月亮離地球遠的時候,月球的運行速度會慢一些。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最長所需時間與最短時間相差13個小時,因此,每個月滿月出現的時間也有差異。如果「望」以前月亮的「步伐」慢,那麼從「朔」到「望」需要的時間會更長,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的現象。

特點二:「中國的月亮比外國圓」

根據月球出現最圓的時刻測算,亞洲東部、北美洲中西部、大洋洲地區可觀賞到「最圓的元宵月」;而亞洲中西部、北美洲東部、歐洲、非洲、南美洲均不可觀賞到「最圓的元宵月」。

特點三:恰遇「全年最小滿月」

原因何在?

其一,北京時間2月25日22時58分45秒,月球運行至遠地點,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為406311.51千米,比月地的平均距離38.44萬公里遠了約5.7%,導致月球的視面積較小;

其二,月球運行至遠地點的日期離元宵節較近,使得人們看到嬌小的「元宵月」;

其三,元宵佳節月球視直徑僅29.43',而這次滿月是今年所有滿月的日子中,最接近遠地點的一次,因此,成為今年「年度最小滿月」。

據統計,「年度最小滿月」恰逢元宵佳節是十分罕見的,在20世紀和21世紀各發生2次,分別是1935年2月18日與1962年2月19日,以及2024年2月24日與2086年2月28日。

由於元宵節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十五,但滿月出現在農曆正月十五的比率僅占不到四成,反而有近五成的滿月出現在農曆正月十六,這些因素使得「年度最小滿月」又逢元宵節的次數少之又少。

罕見!本世紀僅兩次,期待→ - 天天要聞

2023年最小與最大滿月對比圖(來源:央視新聞)

特點四:最佳賞月時,均在翌日夜

今年元宵佳節賞月期間(2月23日-25日),最佳賞月的時機均不在當天的上半夜,而是在下半夜。月上中天時,由於月亮高度角最大,穿過的大氣層最薄,使月光最明亮,是觀月的最佳時機。今年元宵期間,廣州最佳賞月時間(月上中天):迎月夜(2月23日)為翌日0時10分40秒,月亮高度角為84°;元宵夜(2月24日)為翌日0時52分28秒,月亮高度角為78°;追月夜(2月25日)為翌日1時32分21秒,月亮高度角為73。

今年元宵之夜,在廣州,18時19分06秒,月亮從東偏北14°方向緩緩升起;18時27分21秒,太陽西沉;20時30分12秒,月亮最圓,月亮將位於東偏北2°、高度角為28°。翌日0時52分28秒,月亮升得最高,最明亮,位於南中天(正南方),高度角為78°,是元宵夜的最佳賞月時刻;清晨6時52分36,一輪紅日冉冉升起;7時20分26秒,月亮西沉。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何永傑

來源: 廣州日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 天天要聞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視頻截圖59萬千米外!天問二號拍攝的地月影像圖發布7月1日,國家航天局發布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軌獲取的地月影像圖。目前,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軌運行超過33天,與地球距離超1200萬千米,工況良好。近期,天問二號探測器配置的窄視場導航敏感器,分別對地球和月球成像,顯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發布的影像圖包括...
地理冷知識——荔枝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荔枝

荔枝是無患子科荔枝屬的一種果樹,全球栽培品種超過200種。無患子科有100多個屬,大多植物都是喜歡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喬木和灌木。例如龍眼、紅毛丹這些長在大樹上,需要剝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無患子科家族親戚。因為龍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國古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 天天要聞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經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隨手曬自拍照嗎?說到自拍,在如今的時代,這已經是極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為一種記錄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為我們自拍的理由,旅遊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門散步,我們也可以自拍一張。
柳州發現3萬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縮長眠,牙齒萬年不腐 - 天天要聞

柳州發現3萬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縮長眠,牙齒萬年不腐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徐 來編輯|徐 來《——【·前言·】——》廣西柳州鳳岩遺址,又挖出一具3萬年前古人骨骼。
純國產!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3C6000系列晶元有多強 - 天天要聞

純國產!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3C6000系列晶元有多強

長期以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深受西方技術的影響,學習和借鑒一直是發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國的科研團隊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從未停止自主研發的腳步,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在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領域均實現了重大突破
234億元!科研投入創新高,螞蟻AI再進化 - 天天要聞

234億元!科研投入創新高,螞蟻AI再進化

6月30日,螞蟻集團發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引發關注。從報告內容看,螞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實施三年後,進行了整體刷新,AI是一大關鍵詞,聚焦場景包括醫療服務、理財服務等。技術始終是螞蟻戰略的底色,《報告》顯示,螞蟻2024年科研投入高達234.5億元,連續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營收10%,巨額...
當自然邂逅科技:植物醫生在央視「大國品牌」綻放東方美力 - 天天要聞

當自然邂逅科技:植物醫生在央視「大國品牌」綻放東方美力

在美妝行業沉迷「概念營銷」的當下,植物醫生以一項硬核專利撕開競爭裂口,自2014年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攜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十年砥礪前行,結下累累碩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發現,為肌膚抗衰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