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明先生1958年從復旦大學三年級提前畢業留校,跟隨於同隱先生參與高分子學科的創建。其後不久,即遭不白之冤,被迫脫離學術研究長達10年之久。直到1979年雲開霧散,被選為首批出國訪問學者,赴英留學,科研才得以起步,但時年已41歲。兩年後如期回國,立足國內奮鬥數十載,於67歲時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先生的經歷幾近傳奇,飽含諸多發人深省的「獨家故事」。先生自稱為「中國第二代高分子人」。常說慶幸自己作為後輩,能與多位中國高分子的創建者,即「中國第一代高分子人」長期共事。他們大多是在上世紀20 ~ 40年代國家危難之際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出國留學,並於建國前後回國的一批「青年海歸」。先輩們的家國情懷和宗師風範,為江老師所敬仰,並在他們這一代得到了傳承。
第二代高分子人,囿於歷史條件,大都錯失了寶貴的科研青春年華。但改革開放又造就了他們,讓他們肩負起承上啟下的歷史重任。他們大多沒有學位,但卻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碩士、博士,即「中國第三代高分子人」。這一代高分子人受過系統的基礎教育,基本功紮實,且具有國際視野,是我們建成世界一流高分子強國之希望所在。
這三代學人共同演繹的科壇故事,並不是高分子學科獨有的,而是中國科學界共同的。毫不誇張地說,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特的。這些承載著時代風雲變幻的鮮活科壇人物的故事,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記錄下來,傳承下去!
「旦苑晨鐘」是由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江明院士倡導,郭明雨教授、陳俊燕總經理和姚琳通博士等共同發起主辦的公眾號。公眾號聚焦於科壇故事,特別是學科發展背後和科學家的故事,並試圖探究故事所蘊含的科學精神與傳承,及其所承載的時代風雲。「旦苑晨鐘」奉行「3M」宗旨,即以大分子(Macromolecules)的科學發展歷程為引線,不定期推送各學科同仁的獨特科壇故事之回憶(Memory),從中汲取營養動力(Motivation),篤志前行!
自2023年11月29日首創號發布以來,已推出:
小編的話
江明院士:桑榆恰是敘舊時(之二)—我學術生涯里的領帶情結
紀念錢人元先生逝世20周年 江明院士:科學巨匠 後輩楷模
兩代高分子科學家間的精神傳承與君子之交 —錢人元院士復江明院士書信研讀
「旦苑晨鐘」即將陸續推出重量級特邀嘉賓的系列文章,敬請掃碼關注!
「旦苑晨鐘」,講科學背後的故事,探故事背後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