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2023年10月23日10:23:06 科學 1886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編輯 雙兒

死神從來不會挑人選和年齡。

十月還未過完,就有不少名人離我們而去,其中最小的僅30歲。

有人縱情過度含恨而終,有人摔倒後駕鶴西去,還有人疑似被謀殺,無不令人惋惜。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楊樂與愛因斯坦合照

華羅庚「小師弟」:數學家楊樂院士

數學曾是多少人上學時的噩夢,其難度之大公式之多,令不少人望而止步。

但有這樣一位學者終身與數學為伴,不僅是中國數學史上的傳奇,在世界數學界也是一個傳奇。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功成名就但卻異常低調,名字常常與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等人提起,但卻是最不顯眼的那個。

還曾被數學大師華羅庚、陳省聲稱為「親愛的小師弟」。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左一未楊樂,中間為華羅庚

還在讀初中便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念頭,立志要將中國數學成就發揚光大。

此後這句話變成了他的座右銘,在中科院中度過了自己的大半輩子,曾是「最年輕的院士」。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在喜歡的事業上奮鬥了一輩子,最後的時間停留在2023年十月二十二日下午14時。

因病搶救無效去世,消息一出惹得不少學者悲痛。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雖然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對此可能並不了解,但楊樂院士身為科學家理應被關注和哀悼。

只希望楊樂院士一路走好,其精神永垂不朽。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大宅門》導演郭寶昌摔倒後離世

他是「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也是馮驥才等人口中的天才,更是刷屏二十多年「神劇」的導演,一生一部代表作。

身居高位,在功成名就之時與世長辭。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十月十一日,著名導演郭寶昌走完了他的83年,消息一出各界震驚,眾多演員和觀眾紛紛發文表示自己的不舍和悼念。

之所以反響如此之大全是因為那部他耗盡半生創作的電視劇《大宅門》。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細看劇中的角色,個個都是現在說得上名字的老戲骨,寧靜、陳寶國還有斯琴高娃等人。

陣容強大,劇情同樣感人,畢竟根據自身經歷改編,耗時四十多年打造出來的劇本可不是說說而已。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郭寶昌原名叫李保常,生長在吃不飽穿不暖的五十年代,沒幾歲就被母親給賣了,吃盡了苦頭。

好在買他的是京城有名的郭姓人家,後來過得倒也滋潤。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還從養父那聽說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各大家族恩怨和故事,這便有了我們在《大宅門》中看到的精彩劇情。

從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大宅門》伴隨幾代人成長。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而郭寶昌也因此得名,雖然名利盡收但他晚年仍在專心創作該部小說,以求完美。

並且已經初見成效,定於十月二十一號舉辦新書的發布會,可終究成了郭寶昌先生最後的遺憾。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朋友所透露的離世原因曝光更令人惋惜,據悉導致郭寶昌離世的直接原因竟是在家裡摔了一跤,緊急送往醫院後已經無力回天。

而在此之前他的身體就因糖尿病千瘡百孔,這才導致這樣的結局。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怪不得人們常說人老了之後最害怕摔跤,這一摔還真是要了命。

這也告誡我們生活中一定要多關心家裡的老人,同時也希望郭老先生一路走好,早日安息。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劉能趙明遠胡吃海喝後離世

什麼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鄉村愛情》的成功給國產劇打了個樣兒,雖說後面一部不如一部,但之前的成就不可否認。

其中的演員更是深入人心,演技絲毫不輸一線演員。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劉能」更是這部劇中的靈魂人物,光頭、愛佔小便宜還有點搞笑,雖然中間換了人出演,但還是那個味兒。

而傳來不幸的正是其中的第二任演員趙明遠。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作為第一任演員王小利的徒弟,演技深得師傅真傳,2020年代替其出演第十三部中的「劉能」,因此被觀眾所熟知。

雖然名氣並不是很大,但突然聽說此消息還是有不少觀眾為之惋惜。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明明才四十齣頭的年紀,人生才剛剛過半怎麼就突然走了呢?

而且在訃告發出之前的幾天里,他還在直播間大吃大喝,與網友互動,看上去並沒有異常。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但其實他就毀在了這個「吃播」上。

據悉在拍《鄉村愛情13》時就是他體重的最低值,而在拍攝結束後體重更是直接反彈了近五十斤,身體早已給出警告。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但彼時的趙明遠並未在意,還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還經常熬夜直播。

作為演員本身作息就比普通人要紊亂,此前就有不少粉絲在直播中提醒他要注意休息和飲食規律,但沉浸在美食中的他並未在意。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本身胖的人就容易得高血壓等疾病,喝酒熬夜都是大忌,趙明遠無疑全犯了。

結果落得個中年離世的悲慘結局,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對世人的警示。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病從口入,不僅要吃的健康更要吃的均衡。

切勿暴飲暴食,不要讓為了一飽口腹之慾而毀了自己的一輩子。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傅藝偉兒子年僅30歲

演藝圈靠美貌成名的人很多,但能讓人念念不忘的卻很少,傅藝偉便是不可多得的那一個。

她是史上最漂亮的蘇妲己,美得讓人心動。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人如其名傅藝偉的演藝生涯同樣偉大,但萬事古難全,順風順水了半輩子,兒子的突然離世成了畢生的痛。

十月七日,上班的疲憊全被噩耗沖走,因為他才三十歲正值壯年。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雖然名字叫做高樂男,但他的經歷並不能再博觀眾一樂。

中戲畢業,母親又是知名演員,看似頂配的資源並沒有讓他在演藝圈一舉成名,參演的作品也僅有一部管虎導演的《緊急鏈接》。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許是不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乘涼,身為星二代的他絲毫沒有傲氣和嬌慣,反倒是還不如普通孩子幸福。

因為傅藝偉兩次的離婚經歷,導致他並未感受過太多的父愛。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但高樂男從小便十分懂事,不僅會為難過的媽媽拭去眼淚,還會在媽媽被誤解時出門面解釋,是個十足的暖男。

但好人往往並不會長命,再樂觀的情緒也難敵病魔的吞噬。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兒子去世最難過的莫過於59歲的傅藝偉,本就深居簡出的她愈發低調。

希望她能早日走出陰霾,帶著兒子的那份期待看看明天的太陽,幸福地走下去。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林正英的搭檔孟海因食道癌離世

民以食為先,吃什麼怎麼吃都是不能忽視的大事,因為食道癌的威力不容小覷。

不少人因它苦不堪言,不能進食治癒的過程十分痛苦,十月九日香港動作演員孟海更是因此逝世。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提及孟海這個名字不少觀眾並無太多印象,但若是看到他與林正英、李小龍的合影便會恍然大悟。

作為著名的動作演員,演戲從來不用替身,每次收工回家都是新傷加舊傷。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家人朋友都勸他去醫院看看,但他總是以工作忙等理由避而不談,好不容易去了趟還是因為身患肝炎,不得已才被拉到了醫院。

辛好來的及時,撿回來一條命。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但幸運女神並不會經常眷顧一個人,2022年再次被檢查出食道癌,其實在此之前他的身體早有警示。

吃硬食困難,就連喝水吃流食都艱難,但他卻當作普通的發炎對待。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確診後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的做手術時期,只能依靠每天的電療和藥物來續命。

因此得知他離世的消息,身邊人說得更多的是欣慰和解脫,擺脫了折磨的治療,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同時也為廣大網友提了個醒,早飯一定要吃,飲食一定要規律。

只有愛護自己的身體,疾病才不會來找你的麻煩。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韓國狗仔金勇浩「自殺身亡」

除了國內的名人,還有不少國際友人在此期間離世,其中最離奇的莫過於韓國知名「狗仔」金勇浩。

作為娛記金勇浩曝光的花邊新聞對不少明星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而他也經常借「職務之便」向明星「勒索」,收到不少不義之財。

因此在明星中的口碑並不好,十月十三日死訊傳來,金勇浩以一種極不體面的方式死於一家小旅館中,原因尚不明晰。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去世前他還曾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稱:

希望我消失後別人可以過得幸福。

雖然滿懷愧疚感,但跟他之前囂張的行徑相比的確令人懷疑。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雖然看似是滿懷愧疚後自殺結束生命,但依舊疑點重重,不少網友都化身福爾摩斯探尋他的死因。

而韓國警方表示正在偵破,結果如何恐怕難以知曉。

22日又一院士逝世,是華羅庚的小師弟,十月未過已有多位名人去世 - 天天要聞

結語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些名人的離世無不充滿著遺憾和惋惜。

而我們更應該多加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經常體檢,保持健康的飲食和作息。

閑暇之餘多陪陪家人,及時行樂不要留下遺憾。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 天天要聞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當前,鋰電隔膜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同質化加劇、產能結構性過剩、價格惡性競爭及產業顛覆性變革的嚴峻複雜形勢。塗覆材料的多元化和塗布工藝的優化創新正在加速推進隔膜產品的迭代升級。為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漸成趨勢。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 天天要聞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羅陳建 等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開展高強度、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錘鍊部隊全時域作戰能力。晨光熹微,停機坪上一架架戰機整齊列陣、蓄勢待發。「準備完畢,請示起飛!」隨著塔台指揮員發出指令,數架戰機接續起飛,奔赴目標空域。槳葉飛旋,戰機轟鳴,道道航跡劃破天幕。任務艙內,戰勤...
全國僅剩1隻!懸賞10萬尋找 - 天天要聞

全國僅剩1隻!懸賞10萬尋找

近日「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動物全國僅剩1隻」話題在微博上引發廣泛關注斑鱉這一物種進入大家的視野有網友戲稱其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此後網路上一則「尋找最後的斑鱉,發現活體獎勵10萬元」帖子出現在多個社交平台並引發關注⬇️ ⬇️ ⬇️帖子中提到,
AbMole解讀Olaparib:靶向DNA修復機制,開啟腫瘤研究新紀元 - 天天要聞

AbMole解讀Olaparib:靶向DNA修復機制,開啟腫瘤研究新紀元

在當今的生物醫學研究領域,Olaparib(AZD2281,AbMole,M1664)作為一種重要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製劑,受到了廣泛關注。Olaparib可干擾 DNA 單鏈斷裂的修復,從而在同源重組修復缺陷(HRD)的細胞中誘導合成致死效應,這種獨特的機制使其在多種腫瘤的研究中展現出巨大潛力。AbMole為全球科研客戶提供高純度...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 天天要聞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慧安全與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該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將聯合相關創新主體,共同開展人工智慧安全研究與治理實踐,積極構築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蓋技術研發、風險評估、倫理審查、應急處置的全鏈條安全治理體系。「人工智慧的發展給全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我們在經歷、體驗與感受的同時...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 天天要聞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來新進展。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機」研製團隊負責人孔偉成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系統可以有效縮短百比特規模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時間和...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子宮內膜感染可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持續炎症,嚴重時會導致不孕。子宮內膜感染的臨床管理主要依賴於及時的抗生素應用。然而,抗生素的過度和不恰當使用已經引發了耐葯菌的大量增殖,加劇了藥物耐藥性的危機。急需開發一種利用感染微環境有效對抗子宮內膜感染和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的局部抗菌治療策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 天天要聞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最近,在河道邊散步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塊!小余兒提醒:發現粉紅色卵塊請立即上報!隨著近期氣溫攀升福壽螺即將進入全年最瘋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這些「粉色葡萄串」千萬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