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2025年04月10日20:42:17 科學 1859

近日,一知名演員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鳥作業」,被生態環境部點贊!相關詞條頻頻登上熱搜,「打鳥」也成了這個春天的現象級討論話題4月10日至16日是浙江省愛鳥周如果你想在杭州觀鳥,這些好去處別錯過↓


啥是「打鳥」?
「打鳥老法師」又是啥意思?


打鳥,並非字面意義上的傷害鳥類行為,而是攝影圈的一個常見行話,主要指用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鳥類,拍攝時需要精準對焦和耐心蹲點等待。拍攝對應的英文單詞是shoot,所以被戲稱為「打鳥」。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攝/陳敏華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攝/王躍波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攝/樓航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圖源/桐廬發布



「公園打鳥老法師」則是指在公園裡使用長焦鏡頭拍攝鳥類的資深攝影愛好者。

而現在,有一群年輕的觀鳥群體也在逐漸成長,他們跨市、跨省甚至跨國去追尋鳥兒的蹤跡,從中交到朋友、感受自然、追尋自我,獲得別樣的快樂。


杭州「00後」,觀鳥年限長達10年!
他還發現鳥也會說「方言」


小葉是一位00後男生,杭州人,觀鳥年限已經長達10年。最初,他跟著外公在錢塘江邊、西湖畔尋覓鳥兒的蹤跡,冬候鳥鸕鶿、鴛鴦是年幼的小葉非常熟悉的鳥類品種。


跟隨著祖輩的足跡,他愛上了觀鳥。門檻並不高,準備個雙頭望遠鏡,幾百塊錢就能拿下。有條件,再去買一台單反相機,幾千塊錢即可,「如果連這也不想買,用手機對著望遠鏡就能拍攝。」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小葉的觀鳥圖冊 受訪者提供



雖然在攝像器材上投入不多,但是年輕人說走就走的個性,讓這個男孩為觀鳥跑遍中國。天津、河南、四川、新疆、青海、西藏、雲南……不同的地域下生活著形態各異的鳥類。


更有意思的是,和人類類似,即使是同一品種的鳥類,卻有地域「方言」。小葉說,在杭州和溫州白頭鵯都是常見的鳥類品種,但是溫州的白頭鵯叫聲卻與杭州的不同,帶有明顯的「溫州」特色。


小葉還很有勇氣,他曾跟著一群痴迷觀鳥的好友勇闖原始雨林,只為觀看三種瀕臨滅絕的鳥類。「年輕觀鳥群體里,就比拼誰觀看到的鳥類種類更多,誰能認識更多的鳥。」


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
杭州觀鳥攻略,快收好


浙江野鳥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每隔一段時間,他們會舉辦公益的觀鳥活動,名額有限,幾乎開啟即秒光。「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了觀鳥活動。有的是學生,有的是上班族,他們對鳥類充滿了熱情,精力充沛,配合程度也高。」


愛上觀鳥後,特種兵式旅遊是浙江姑娘王翠的常態。「五一」假期還沒到來,王翠就已和好友約定去吉隆坡,原因是「那邊靠近熱帶,有很多熱帶鳥類,和杭州的鳥不一樣。」


王翠覺得,剛入門時,觀鳥是看形態、學習區分;中階觀鳥,觀察行為,鳥類如何繁殖、築巢、孵卵、覓食;更專業的,會關注鳥類季節動態變化、種群數量、食性、繁殖研究、基因組等,「很有意思,特別像集郵,一篇篇的觀鳥記錄就是成長的印跡。」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年輕人的觀鳥樂趣 受訪者提供



無論一個人內向還是外向,在王翠看來,都很適合觀鳥。「如果想一個人觀鳥,門檻很低,麻雀、白頭鵯、夜鷺,去杭州植物園就能看到。如果喜歡和朋友一起,有很多的觀鳥社群,在裡面很方便就能找到觀鳥搭子。」


杭州有不少觀鳥的好去處,這一攻略快收好↓↓


若想要找林鳥、湖田水鳥


  • 如果找林鳥,可以去杭州植物園、江洋畈生態公園大清谷和半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山林;


  • 想要看湖田水鳥,可以去北湖草盪、南湖公園、青山湖森林公園和錢塘江沿岸等濕地。


杭州這些觀鳥點也值得探索


  • 半山森林公園,山頂望宸閣可以觀猛,林雕穩定可見,還記錄過日本歌鴝紅交嘴雀等少見鳥類;


  • 錢塘江邊也是看水鳥的好地方,每年冬季去浦沿賞鷗已成為杭州鳥友的傳統項目之一,杭州市新紀錄棕頭鷗、省內少見的漁鷗海鷗都在這裡出現過;


  • 五豐島是錢塘江上的一個小島,需要坐輪渡上島,島上的環境比較原生態,看雁鴨、鸛、鶴、鴴鷸都不錯;


  • 再往東還有四工段、十工段、江海濕地等沿江觀鳥點,可以看沿海遷徙的鴴鷸,還有青頭潛鴨、斑頭秋沙鴨、東方鴴、小杓鷸白鶴東方白鸛卷羽鵜鶘等令觀鳥人心動不已的各種水鳥。


  • 桐廬天溪湖迎來了大批珍稀候鳥。天溪湖位於桐廬縣分水鎮南堡省級濕地公園核心區域,水域廣闊,水質清澈,四周森林茂密,為鳥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環境。


如何文明「打鳥」?


如果對鳥類拍攝產生好奇,可以這樣做↓↓

  • 觀鳥

觀察鳥類,需要一個便攜望遠鏡。如果是觀察平常的林鳥,就用雙筒望遠鏡,如果觀察飛得很遠的鳥類,如去野鴨湖觀察水鳥,就用高倍單筒望遠鏡。


  • 記錄觀察到的鳥類

觀察記錄當天看到了哪些鳥種,需要一個記錄本和一本鳥類圖鑑。


  • 拍鳥

需要相機、鏡頭、三腳架等。建議初學者,一般情況下手持,可增加拍攝的靈活性。拍鳥要去戶外,可以戴個帽子、背個背包。


「打鳥」要注意↓↓


  • 保持距離,避免干擾

觀鳥及拍攝野生鳥類時應注意與鳥類保持安全距離,避免大聲喧嘩、追逐鳥類和使用閃光燈等行為,以免對鳥類的正常活動造成干擾。


  • 抵制「誘拍」「棚拍」行為

應去觀察和記錄在自然環境中的鳥類,各種形式的「誘拍」和「棚拍」行為會增加鳥類意外傷亡的風險,投餵食物可能導致鳥類改變自然遷徙規律、居留習性和集群行為,威脅鳥類的生命安全。


  • 不做干擾鳥類正常繁殖的行為

不要破壞鳥巢、暴露巢址的拍攝和觀察,在鳥類繁殖期要注意遠離鳥巢及雛鳥所在區域,防止對鳥類繁殖行為造成嚴重干擾。


  • 不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打鳥」

選擇合適的觀鳥地點,遵守公園、保護區等場所的管理規定,不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禁止破壞樹木、花卉等行為,不亂丟垃圾,保護鳥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觀鳥和拍攝鳥類時要注意自身生命和財產安全,在前往其他地區觀鳥和拍攝時,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做一個文明禮貌的觀鳥人。

來源:杭州發布

編輯:祝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