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2023年02月05日21:42:10 科學 2951

沒能在數字層面成為2023年春節檔電影絕對贏家,但《流浪地球2》帶給全國觀眾和中國電影行業的震撼與感動,已不存在爭議。走出影廳,不少觀眾網路上積極討論著片中出現的科幻設定,角色動機表演塑造等細節不斷被挖掘,寧理飾演的馬兆雖不是主演,卻有不少話題度

在影片中,身為科學家的馬兆或是有意無意地,推動著劉德華飾演的圖恆宇做出關係到全人類命運的抉擇,導演郭帆在路演交流時也暗示,這個角色不一般。馬兆表面上是一個有些符合刻板印象的科學家——對研究方向的熱情遠大於其他事物,談及感情人性時又顯得相當理性。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東風東風-echo)

這構成了馬兆在劇情之外獲得觀眾熱議的第一層元素,高智商、重理性、似乎還有在堅持的信念,打破了常見男性角色塑造又能受人喜愛,按網友戲言,他就是新的「智性戀禁慾系男神」。嚴格說這算是觀眾對中年男演員審美的進一步細分,但沒曾想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上映前在微博搜索馬兆,出來的可能還是他畫著「∞」無限符號的劇照,如今再用同一關鍵詞,一隻帶著馬兆同款眼鏡的胖海鷗成了最常見搜索結果。讓人捉摸不透的馬主任,怎麼就在網路討論中變成了海鷗?

網友給了它完整的一生

這要從某位網友的發現說起,看完電影在家意猶未竟的他,竟發現此前帶回家的胖海鷗玩偶,眉目神情和大熒幕上的科學家馬兆極其相似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

給胖海鷗配上黑框眼鏡,瞬間變成角色動物化形象。看到這條微博的網友都樂開了花,一邊轉發分享快樂一邊開始了圍繞著胖海鷗的二次創作,光是給胖海鷗照片配上馬兆在電影中的經典台詞,就能收穫大量網友的共鳴和肯定。

頗具喜感的胖海鷗造型與角色產生巨大反差,「馬兆鷗」的傳說一發不可收拾。擁有胖海鷗玩偶的網友找出各種配飾打扮成馬兆模樣,其他網友更是用修圖繪畫,給胖海鷗加上角色標誌性的短髮和工裝。它像極了電影原作里不苟言笑的那個科學家,卻多了幾分歡樂

椰幾黃創作的漫畫,像是《流浪地球》電影中點燃木星大氣推動地球那樣,點燃了「馬兆鷗」從小圈子二次創作走向主流的爆點。導演郭帆現身評論區,意味著劇組已經留意到來自觀眾的二創熱情。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椰幾黃)

在電影劇情中,李雪健扮演的外交官被助手用輪椅推到海邊,他看著水面上的飛鳥問「這些是海鷗嗎?」而在這篇詼諧的漫畫,他同樣看著飛鳥發出疑問,只不過畫面一轉變成了引人發笑的「馬兆鷗」,助手也說看樣子像是北京航天局的馬主任。

玩偶和角色的美麗巧合

海鷗、玩偶、馬兆、電影劇情多個元素串聯起來,讓這場二次創作狂歡不只是關公戰秦瓊似的天馬行空,更是從這個科幻設定、劇情展開、拍攝技術都有巨大進步的國產科幻電影中,發掘出超越電影本身的娛樂價值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虛擬狗頭人)

如此熱度並沒有單純停留在交流互動層面,更開始影響到更具有現實主義的環節,現在在電商平台搜索海鷗玩偶關鍵詞,能看到不少商家開始給搜索關鍵詞加上了「馬兆」「馬老師」字樣。雖然是只胖海鷗,但它飛起來同樣可以驚艷眾人。

「馬兆鷗」的悄然走紅,起初並不是這個將主要工作重心放在電影創作本身的團隊在操作,不過是熱門影視劇和新消費文創因打破所有人預期的巧合,碰撞在一起產生的美麗意外。也給觀眾和劇組的交流互動,有了超越劇作本身的文化共鳴。

這個酷似馬兆的海鷗玩偶名叫oddy,是自稱源自北歐的國內文創品牌推出的原創ip玩偶,用完全不同於現實中海鷗的肥碩身形與突出的眼球,形成不甚可愛但細看還頗為喜感的形象。玩偶品牌方鼓勵用戶給胖海鷗換上各種衣服,變身馬主任也就順理成章起來。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oce)

然而創造這隻海鷗的人可能也沒想到,最初只是概括玩偶外形的「弱智海鷗」描述,會引發小小爭議。

意外的接觸,良性的互動

二創交流社群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無論自己的創作有多麼貼合原作精神,也最好不要向演員本人展示,基於角色的創作有可能會讓扮演者感到不適。

「馬兆鷗」發酵過程中,就有網友擔心寧理能否接受,劇組得知後,ip授權員工也在擔心「弱智海鷗」一詞會對他造成負面影響。很顯然,這位大大方方將地球設為微博賬號封面、《流浪地球2》劇照設為頭像的演員欣然接受了這一切。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寧理在路演中抱著海鷗玩偶一同現身,他略帶誇張地表示,自己這些天不斷瀏覽著馬兆以及描寫他和圖恆宇之間關係的各種二創作品,甚至是「一天八小時」般高強度瀏覽。寧理還從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了一包薯條,與海鷗愛吃薯條的互聯網熱梗產生互動。

其實從導演郭帆,再到主演吳京、劉德華等核心創作團隊,都表現出了對觀眾二次創作的極大歡迎。線上是評論區活躍著影片官博和導演的身影,線下則是眾人在路演活動中積極玩梗,帶著觀眾一起展開影片之外的「流浪地球宇宙」設想。

如此平易近人的主創和觀眾互動,這些年其實很少在熱門國產電影中見到了。導演和演員或許是因為種種原因,不會對影片本身之外的想法和延伸給出積極回應,這般把網友互動吸收再創作的過程,就像《流浪地球》之於國產科幻電影橫空出世一般稀缺。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開水-今天也沒開)

給胖海鷗喂著薯條逗著樂的同時,郭帆也在處處暗示著馬兆這個角色在劇情中的特殊,他的故事線似乎還遠未結束。說不定過幾年《流浪地球3》上映時,就能看到馬兆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回歸,還吃著海鷗都說好的薯條。

好的作品呼喚良性互動

2023年的春節檔迎來了國內電影市場的復甦,湧現了多款熱門影片,全國各地觀眾也都走進影院肯定了這一娛樂形式。

和電影市場同樣讓人感到暖意的,是「馬兆鷗」背後逐漸浮出水面的積極觀眾文化,各路網友單純通過自己對角色和影片的喜愛,自內而外在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

《流浪地球2》未解之謎:新晉高冷男神如何被網友變成胖海鷗? - 天天要聞

(圖源:微博)

仍有人誤以為僅僅是天馬行空的科學幻想,就足以支撐起科幻作品,但真正的根基,是科學進步之後人類活動和社會形態會發生的變化。從《基地》到《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再到劉慈欣作品,皆有如此精神體現,今天的觀眾二創沒有僅限於科幻話題本身,同樣聚焦在角色和故事。

《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故事中,都表現了科技進步和危機當前,全世界人民團結一心拯救人類文明,劇外則充分體現了對於不同觀點不同價值觀的包容和互動。當我們提及文藝作品時,不應是只有一套標準答案翻來覆去,而是從每個人內心出發尋求更多的快樂

「馬兆鷗」引發的互聯網狂歡尚未結束,如此美好的共創環境,或許也將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