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2022年12月10日21:39:06 科學 1079

人類對於太陽系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軌道排在第三位置,這個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不遠不近,可以接收適量的太陽輻射能,這樣就可以讓地球上有一個相對適宜的溫度。這也是地球生物誕生髮展演化最重要的條件,地球在太陽系內所處的位置就是最佳的。

地球在誕生9-10億年之後就出現了較為原始的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演化,雖然經過無數次的物種滅絕事件,但發展到今天仍舊有數百萬個物種生存在地球之上。而人類算是天之驕子,靠著聰明的大腦殼佔據了重要的生態位,發展出智慧文明,掌控更多的資源。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目前地球上已經鮮有無人區的存在,即使是最高的珠穆朗瑪峰以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都已經有了人類的足跡。

從上個世紀中葉之後人類開始真正的太空探索,最先接觸的或者說最了解的當然還是太陽系。作為一個恆星系,擁有生命已經足夠的奇蹟,更何況還發展出智慧文明。我們發射各種探測器,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甚至是送上月球表面,自認為對於太陽系已經深入了解,但其實還遠遠不夠。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太陽系並不單單是我們所了解的八大行星,其實還有大量的天體存在,例如各種矮行星、小行星以及遙遠的長周期彗星,甚至還可能存在來自於太陽系之外的天體,例如2017年被科學家發現的奧陌陌,它以一種奇怪的姿勢沖入太陽系,之後再加入離去,科學家還沒來得急做更深層次的探究,奧陌陌就轉眼不見了。

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太陽系的邊界,那麼太陽系的直徑可以達到2-3光年。而人類目前飛的最遠距離就是月球,38萬公里之外,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在230億公里之外,也僅此而已。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還存在八大行星以及它們各自的衛星,還有小行星帶、柯伊伯帶天體、更遙遠的長期周期彗星主要聚集在奧爾特雲。

而最近科學家或許發現了太陽系內新的結構,因為排除掉所有已知天體的光,科學家發現在太陽系內還存在一些輝光,它們就像是夜空中的螢火蟲一樣微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回到家裡拉上所有屋子的窗帘,同時關閉掉卧室的燈光、客廳的燈光,理論上黑暗一片的屋子裡竟然還可以看到一些輝光,那麼這些輝光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科學家尚不清楚。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哈伯太空望遠鏡是被人類發射到繞地球軌道上的望遠鏡,它不受地面光污染以及地球大氣層的影響,可以更好地進行觀星。

天文學家分析了20多萬張由哈勃望遠鏡拍攝下來的照片,他們從照片中獲取數據,把所有來自於恆星、行星、星系、以及各種已知天體碎片的光芒排除掉,在背景中還存在著輝光,就像是螢火蟲一樣散發出微弱的光芒,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內還存在著未被發現的全新結構。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那麼該如何確定這些微弱的光不是來自於太陽系之外?我們知道NASA至今為止一共發射了5顆星際探測器,四個是在上個世紀發射的,最為著名的便是旅行者一號,飛行45年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30億公里。

還有一個是在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它被用來探測冥王星,2015年它近距離飛過那顆恐怖的天體,之後繼續向深空飛去。科學家對比了來自於新視野號獲取的一些數據,跟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取的是有差別的,這也足夠說明這些微弱的光就是來自於太陽系內部,甚至是在八大行星的範圍之內,不會超過冥王星。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一些網友開始腦洞大開,認為這些未知的神秘光芒或許和外星生命有關係,一直以來地球上出現的各種不明飛行物事件,有些朋友就認為它們是來自於外星生命的智能飛船。在月球背面還是非常神秘的時候,大家就猜測外星飛船就停靠在月球背面,但後來發現月球背面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神秘。

就是這種類似的陰謀論,一直都認為人類被高級文明所監視,那麼目前科學家發現的這些神秘微光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太陽系新結構?哈勃望遠鏡發現神秘微光,尚不清楚其來源 - 天天要聞

但其實這種說法太過於天馬行空,科學家更願意相信它們是太陽系內的一種未知的新結構,或許是來自於彗星的塵埃脫落,它們在反射著太陽的光芒。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聞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關員在對2批進口原木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壁附著不少蜘蛛網。經進一步檢查,現場關員在集裝箱內截獲4隻活體蜘蛛。經送技術機構鑒定,確認上述蜘蛛為1隻阿根廷啡黃蜘蛛和3隻庫拉卡維寇蛛,均屬於外來物種。其中庫拉卡維寇蛛屬於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經毒素,被咬傷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和全...
中國晶元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晶元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晶元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晶元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晶元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慧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慧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慧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器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慧技術在其中扮演著激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著怎樣的奧秘? - 天天要聞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著怎樣的奧秘?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術解析】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無線通信技術已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家庭、辦公場所還是公共區域,Wi-Fi 連接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移動設備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應用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傳統無線網路技術的局限性逐漸顯現,制約了無線通信的效率與性能。值得慶幸的是,Wi-Fi 6 ...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 天天要聞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近日,魚類科研工作者王新越進行魚類資源調查時,在府河孝感段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王新越 攝這尾鳤體長36厘米,體重290克。「這已經是長江十年禁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