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陳琳輝)北京時間11月30日,第15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會議(CTAD)在美國舊金山開幕。來自衛材和渤健公司聯合開發的抗Aβ澱粉樣蛋白靶向治療藥物侖卡奈單抗(Lecanemab,BAN2401)達到全球Ⅲ期試驗主要終點,研究團隊報告了Clarity AD的Topline結果。
靶向澱粉樣蛋白的治療直擊疾病源頭逆轉阿爾茨海默病病程,這為疾病的修飾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Clarity AD是一項18個月的全球、安慰劑、雙盲、平行、對照、開放期延續的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侖卡奈單抗治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在日本、美國、歐洲、中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235個研究中心納入了1,795例早期AD患者(本次未分析中國數據,仍在隨訪),年齡在50-90歲。
結果顯示:患者在接受此藥物治療18個月後,臨床痴呆量表總分(CDR-SB)的臨床衰退幅度與安慰劑組相比減緩27%,評分值差異為-0.45(p=0.00005)所有關鍵次要終點(澱粉樣蛋白沉積、ADAS-Cog、ADCS-MCI-ADL)也達到了高度統計學意義的結果(p<0.01),代表著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得到保護。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曉春。受訪者供圖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曉春表示,「臨床中,像醫生、律師、大學教授、互聯網大拿、企業高管等知識分子比較關注認知功能的變化來就診,但更多來門診的痴呆患者大多都已是中晚期,患者生活質量非常低,照料者的負擔也很重。所以自我識別、早期診斷及干預至關重要。期待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獲批之後,侖卡奈單抗可以通過中國政府的加速審評審批等政策儘早引入到國內。在此我們也呼籲國家能更重視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幫助更多的中國患者和家屬,這是我們每一位臨床醫生的願望與責任。」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醫師賈建平。受訪者供圖
「這個疾病通常會花費巨大的精力和代價去照料患者,儘管如此,照料者仍會想是否值得選用高額治療。作為有經驗的臨床一線醫生,看到這樣的狀況感到很沮喪。我認為,在花費方面,需要付出代價治療AD。因為如果不早期治療,會大大增加後期負擔。從此次發布的實驗結果來看,侖卡奈單抗展現了積極的治療效果。我們鼓勵患者和家屬儘早接受治療,延緩疾病進展。」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賈建平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這個葯給沉寂了20年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突破,不僅是對患者和家屬,也給醫生打了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