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約|趣味一幕:這兩個不同類型天體連續5日「親密同行」

2022年10月08日13:15:32 科學 1396
星空有約|趣味一幕:這兩個不同類型天體連續5日「親密同行」 - 天天要聞

海報製作:馮娟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0月8日至12日,第2號小行星智神星將與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結伴遊」。其中9日晚,兩者距離最近。在天氣極好的條件下,這幾日的每天後半夜至天亮前,我國感興趣的公眾藉助星圖,通過小型天文望遠鏡有望一睹這兩個不同類型天體的近距離「約會」。

星空有約|趣味一幕:這兩個不同類型天體連續5日「親密同行」 - 天天要聞

小行星帶示意圖。(天津市天文學會供圖)

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天文學會會員劉東宇介紹,現代天文學觀測已經證實,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個區域,存在著約50萬顆小行星,因此這裡也被稱為小行星帶。其中智神星就是小行星帶中體積較大的一顆,它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二顆小行星,故也稱第2號小行星。

星空有約|趣味一幕:這兩個不同類型天體連續5日「親密同行」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天文愛好者王俊峰2022年4月16日在北京房山白草畔自然風景區拍攝的天狼星。(本人供圖)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暗於金星與木星,絕大多數時間亮於火星。天狼星一般指天狼星A,其主系統由一顆藍白色的藍矮星和一顆藍色的白矮星組成。

此次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天體近距離相遇是很有趣的。10月8日至12日期間的每天午夜1點鐘之後,智神星與天狼星「結伴遊」的景象才比較容易觀察,西部地區還要更晚。這幾天晚上,兩者的角距離都在1度之內(1度大約相當於2個滿月視直徑大小)。其中「最親密一刻」發生在9日晚上,兩者的角距離只有不到7角分,很有可能是21世紀中兩者角距離最近的一次,但此時它們在我國境內尚未升起,故不可見;午夜過後,也就是10日凌晨,智神星和天狼星升起,兩者的角距離約為8角分,依然「緊緊挨著」。

星空有約|趣味一幕:這兩個不同類型天體連續5日「親密同行」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團隊基於現有觀測數據製作的智神星模型圖(左圖);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的智神星(右圖)。

「智神星的亮度僅為8.7等,肉眼無法看到,需要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觀察。如果天氣條件極好,在這5天,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以位於東方低空的天狼星為參照,其亮度達-1.4等,是智神星的1萬倍。對於資深天文愛好者來說,找到天狼星後,對照星圖會比較容易找到智神星;對於剛入門的天文愛好者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喜歡天體攝影的公眾則可以用這幾天的時間嘗試拍攝智神星在天狼星附近的視運動軌跡,以加深對小行星運行的了解。」劉東宇說。

策劃:劉心惠

記者:周潤健

編輯:連長燕、唐健輝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天津分社聯合製作

星空工作室 出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慧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慧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慧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器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慧技術在其中扮演著激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著怎樣的奧秘? - 天天要聞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著怎樣的奧秘?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術解析】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無線通信技術已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家庭、辦公場所還是公共區域,Wi-Fi 連接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移動設備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應用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傳統無線網路技術的局限性逐漸顯現,制約了無線通信的效率與性能。值得慶幸的是,Wi-Fi 6 ...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 天天要聞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近日,魚類科研工作者王新越進行魚類資源調查時,在府河孝感段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王新越 攝這尾鳤體長36厘米,體重290克。「這已經是長江十年禁漁
顏寧發聲:網傳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發聲:網傳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 - 天天要聞

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

5月5日,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由春到夏,萬物從復甦到成長,由萌芽至蓬勃,綠色鋪滿大地。立夏時節,螻蟈鳴,蚯蚓出,藤蔓蜿蜒攀牆,大自然以熱烈的姿態迎接盛夏。暑氣初顯,宜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規律,適時調節生活節奏,確保有充足的睡眠。對於夏季運動的原則,《黃帝內經》提倡「無厭於日...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CNMO科技消息】我們常說地球是藍色星球,但其實這種顏色並不是一直如此,也不會永遠不變。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過去曾經是綠色的,而如果未來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它們甚至可能會變成紫色。 這項研究主要探討了數十億年來海洋顏色的變化過程,發現這和海水的化學成分以及光線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關。在3.8到18億年前...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結晶是無定形基元有序堆積形成晶體的過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過程之一。結晶過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長路徑,成核過程中自由能最高點對應的晶核尺寸被稱為臨界晶核尺寸。小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往往會在熱漲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則會進一步生長成為穩定的晶體。很多情況下,臨界晶核的形成是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