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2022年09月26日00:17:02 科學 1864

近日,有市民發現,南寧南湖公園湖面上空罕見地出現了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它們選擇在此「安營紮寨」,棲息覓食,場面蔚為壯觀。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連日來,「南寧藍」持續在線,早晚天氣涼爽,秋意漸濃,家住南湖公園附近的市民發現,南湖公園上空出現了成群的鷺鳥翩躚起舞,它們體態輕盈,羽翼潔白如雪,時而追逐嬉戲,低頭覓食;時而駐足傲立、飛翔起舞,伴著清澈的湖水,襯著豐茂的水草,給秋日的邕城增添了一抹靈動的風采。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鷺鳥在南湖公園上空成群翩躚起舞的壯觀模樣,吸引了一批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大師們的興趣,梁先生告訴記者:「鷺鳥的身影在南湖公園經常見到,但是像這樣一大群結伴而來,且在南湖上空飛翔的壯觀場面,也是比較罕見的。沒想到家門口,也能有這般生態的美景,加上近日天氣比較給力,湖水乾淨清澈見底,拍出來的鷺鳥群比較容易成片。」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據介紹,選擇在南湖公園棲息的鷺鳥主要有白鷺夜鷺池鷺等。資深觀鳥愛好者梁家登告訴記者,白鷺、池鷺都是南寧的「留鳥」,而且這些「留鳥」有一種特性,即春夏之交尤其是繁殖季節,會分散至各個地方,到了秋季,因為環境的變化,它們就會集群,會往環境更好食物更充足的地方去。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南寧南湖公園出現數量龐大的成群鷺鳥,場面蔚為壯觀 - 天天要聞

「我現在不確定這批白鷺是南寧本地的『留鳥』還是北方的候鳥遷飛至此。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鷺鳥對居住環境要求比較『挑剔』,生態環境優良且有充足食物的地方,就有可能成為其棲息地。當然,不管是鷺鳥還是其他的鳥類,人類對它們友不友好,也是非常關鍵的。」梁家登進一步解釋,如果一個地方有充足的食物,但是有人去影響或者傷害它,那麼它肯定不會來,它在一個地方棲息說明這個地方的人對它很友好。

來源 | 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記者 凌劍伊/文 宋延康/圖 實習生 米智榮

編輯 | 藍夢

校對 | 韋一璞

審核 | 周嬋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從冰封到通途,北極航道帶來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從冰封到通途,北極航道帶來的意義

北極航道:一條連接中俄的新通道,正逐漸成為全球貿易的新寵。北極航道是指航經北冰洋海盆,連接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上航線,主要位於北冰洋海域。按所處地理方位,可劃分為中央航道、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1.
釕粉從廢料到純粉的回收步驟 - 天天要聞

釕粉從廢料到純粉的回收步驟

釕粉回收是指從含有釕的廢料中提取出純釕粉的過程。釕是一種稀有的貴金屬,廣泛應用於電子、化學催化、汽車觸媒等領域。釕粉的回收主要依賴於化學和物理方法,將廢料中的釕分離出來,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最終獲得純度較高的釕粉。首先,回收過程通常從廢料的預
如何通過回收氧化銥獲得純銥金屬 - 天天要聞

如何通過回收氧化銥獲得純銥金屬

氧化銥是一種常見的銥化合物,廣泛應用於催化、電子設備等領域。銥本身是一種稀有金屬,具有優良的耐高溫和耐腐蝕性能,因此在許多高端技術中都離不開它。通過回收氧化銥,不僅能減少對原礦資源的依賴,還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氧化銥的回收過程通常包括幾個步
鉑銥電極回收:如何從導管中提取純銥金屬? - 天天要聞

鉑銥電極回收:如何從導管中提取純銥金屬?

鉑銥電極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和高穩定性。隨著一次性使用過後,它作為醫療耗材,不能二次使用,所以回收這些電極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鉑銥電極的回收包含幾個步驟。首先,通過物理方法去除電極表面附著的雜質。接著,採用化學溶解的方式,將電極中的鉑和銥分離
如何高效回收銥催化劑:回收工藝解析 - 天天要聞

如何高效回收銥催化劑:回收工藝解析

銥催化劑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在石油化工和化學合成領域。銥由於其極強的催化性能,能夠在反應過程中加速化學反應的進行,減少能源消耗和提高效率。然而,銥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使得它的回收變得尤為重要。銥催化劑的回收過程從催化劑的提取開始。
進入原子時代,顯微鏡下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進入原子時代,顯微鏡下的世界

顯微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標誌著人類進入了原子時代。沒有顯微鏡時,人們只能用肉眼或者手持透鏡來觀察物體。人類進入顯微鏡下的世界直到 16世紀末,一位來自荷蘭的眼鏡商人亞斯·詹森發明了顯微鏡。但詹森並沒有用顯微鏡做出任何重要的觀察。是同樣來自荷蘭的亞麻制商人列文·虎克對觀察布料很感興趣,於是嘗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