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2022年07月08日02:24:27 科學 1094

提到外來入侵物種,每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沒有天敵、瘋狂繁殖,嚴重威脅當地的生態平衡。2022年春季以來,我國山東省青島市附近海域出現了大量的外來入侵物種,這其中包括去年就入侵過青島海域的海星和今年首次發現的白泥螞,海星還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

但是首次入侵青島膠州灣海域的白泥螞不僅危害性更大,而且沒有任何利用價值,處理難度更大。那麼,白泥螞入侵青島膠州灣海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事情經過

2022年7月,青島市膠州灣附近的養殖人員表示自己養殖的蛤蜊等海鮮又遭受到了外來入侵物種的捕食,損失很大。本次外來物種入侵,是膠州灣海域連續兩年遭受到外來物種的入侵,去年的外來物種以海星為主,海星雖然給養殖戶帶去了不小的損失,但是海星還具有可食用性,養殖戶通過捕食買賣海星彌補了一部分損失。但是今年的養殖狀況不僅遠不如去年,甚至今年遭受的損失遠高於去年。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2022年春季以來,膠州灣海域再次遭受到了外來物種的入侵。外來物種海星通過專門捕食養殖戶養殖的蛤蜊和牡蠣,將原本生長良好的蛤蜊和牡蠣吸食的只剩空殼。雖然今年的這次海星入侵的規模遠小於去年,但是養殖戶卻表示遭受的損失更大。

有位海鮮養殖戶表示,在自己600多畝的養殖區內,原本每平米投放了超過1500粒的蛤蜊苗,但是經過海星等外來物種的蠶食,最終每平方米只剩下600粒左右的蛤蜊,這也就意味著光外來物種入侵就造成了他超過200萬元的損失,同時損失掉了三分之二的蛤蜊苗。既然此次海星的入侵規模遠小於去年,為什麼造成的損失更大呢?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這背後的原因就是白泥螞。白泥螞這種外來物種是首次在膠州灣海域被發現,這種生物對於養殖戶所養殖海鮮的危害更大,同時它的入侵數量也遠多於海星,據一名漁民描述,他出海一次就可以捕獲超過200斤的白泥螞,在漁民進行打撈蛤蜊時,大量的白泥螞被摻雜在蛤蜊當中,翻開白泥螞的肚子,裡面存滿了被吃掉的蛤蜊肉,這讓養殖海鮮的養殖戶心疼不已。這些被打撈上來的白泥螞幾乎與蛤蜊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1,由此可見膠州灣海域有多少白泥螞。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同時這些白泥螞對於蛤蜊等海產品的捕食量更多,其「胃口」遠大于海星,它也不像海星一樣具有食用性,在被捕獲以後處理難度也更大,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也更大。那麼,這種外來入侵物種白泥螞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呢?

白泥螞

提到白泥螞,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實這不是它的真正名字,它的學名叫經氏殼蛞蝓。白泥螞是殼蛞蝓科殼蛞蝓屬的一種動物,它的貝殼一般呈現為卵圓形或者方形,貝殼質地較薄,脆且易破損,呈半透明狀,有珍珠的光澤。動物體呈長圓筒形,顏色為白色或者淡紅色,腹腔內有發達的牙齒,能夠輕鬆地捕獲蛤蜊和牡蠣,而且它的生長速度很快,繁殖能力也很強,目前廣泛分布在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等溫帶性海域。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白泥螞的危害

白泥螞這種生物雖然個頭很小,但是對於蛤蜊和牡蠣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在捕食蛤蜊和牡蠣時,首先它的身體會分泌會一種黏液,這種黏液雖然沒有很大的毒性,但是相當數量的白泥螞會分泌數量非常多的黏液,這些黏液會像一張網一樣籠罩在海底,同時也會附著在蛤蜊和牡蠣的外殼上,導致蛤蜊和牡蠣缺氧而亡,然後白泥螞再將它們全部吸食掉,最後只留下一個空的殼子,而且白泥螞幾乎專門以蛤蜊和牡蠣為食,它的數量遠多於海星,給養殖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同時,白泥螞也不具備海星的可食用性,它甚至還會導致食用者中毒。這種白泥螞在青島當地有一種叫做泥螞的近親,這種泥螞其實就是一種可食用的泥螺,但是此次膠州灣發現的白泥螞可與泥螺大不相同,它不僅不像泥螺那麼美味,還會讓食用者出現過敏的癥狀,嚴重情況下還會危及食用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說,這種白泥螞不像海星一樣,可以讓養殖戶通過捕撈海星,買賣海星的方式減輕一部分經濟損失,它甚至還會提高養殖戶的處理成本,增加處理白泥螞的難度。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如此多的白泥螞在膠州灣海域突然爆發呢?

白泥螞數量激增的原因

白泥螞能夠在膠州灣海域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白泥螞的自身繁殖能力較強。白泥螞作為殼蛞蝓科殼蛞蝓屬的一種動物,它自身的繁殖能力就很強大,可以在短時間內從幼年成長到具備繁殖能力的成年,同時膠州灣海域也幾乎不存在白泥螞的天敵,因為2022年是白泥螞首次在膠州灣海域被發現,一片全新的生態環境能夠為其提供豐富的營養和較少的競爭。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其次,膠州灣海域養殖戶人工飼養的蛤蜊和牡蠣密度過大。膠州灣近海海域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面積是固定的,養殖戶也為了能夠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在投放蛤蜊和牡蠣苗時也會存在過多投放的問題。同時,整片膠州灣的近海海域幾乎全是養殖蛤蜊和牡蠣的養殖戶,這一片海域當中存在蛤蜊和牡蠣數以億計。

而且白泥螞作為一種專門以蛤蜊和牡蠣為食的動物,這些數目龐大的蛤蜊和牡蠣為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食物,同時也會吸引更多的白泥螞從其他海域到達膠州灣海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直到膠州灣的所有蛤蜊和牡蠣被捕殺完畢。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再者,膠州灣附近的水域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養殖戶在膠州灣海域養殖蛤蜊和牡蠣時,並不可少的需要向大海當中人工投放餌料,以此來加快蛤蜊和牡蠣的生長速度,養出個大肉肥的海產品,這也由此帶來了膠州灣海域的水質富營養化,水中含有的各種營養物質過多,這些豐富的營養物質也為白泥螞的生長提供了食物供給。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那麼,面對數量如此多、危害如此大的白泥螞,政府和養殖戶就沒有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嗎?

捕殺白泥螞的措施

面對如此慘重的經濟損失,當地的養殖戶和漁民早已採取了手段進行自救,他們通過人工捕撈的形式對於白泥螞進行捕殺,但是這種方式效率太低,作用也不太明顯。同時,這段時間讓處於休漁期,無法通過使用地籠的方式進行捕殺,這種捕殺方式可以說是解決白泥螞數量過多的最好方式。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終於隨著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持續對於膠州灣海域白泥螞的關注和調查,並且請教相關漁業專家,經請示山東省農業廳,最終決定從2022年7月1日起,在膠州灣的劃定海域內,允許蛤蜊和牡蠣的養殖戶使用地籠網和底拖網,對劃定海域內的海星和白泥螞進行全面清理。地籠網主要用于海星的清理,而底拖網則能夠像「抄底」一樣將海星和白泥螞全部進行清理。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但是,這個允許使用地籠網和底拖網進行清理的時間周期是有限制的。用地籠網進行清理的時間窗口為2022年7月1日到7月31日,而底拖網的使用期限為2022年7月1日到7月20日,而且底拖網的作業船只能為養殖魚船,在這段時間後,所有的處理設備必須集中收繳、統一銷毀。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同時,青島市海洋發展局也成立了清理海星和白泥螞的審批工作專班。在相關海域確定爆發海星和白泥螞入侵問題後,養殖戶和漁民上報需要進行地籠網和底拖網清理的海域經緯度和出海清理船隻的編號,工作專班馬上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最快速度的審批,簡化一些繁瑣流程,儘快讓養殖戶和漁民進行清理,減少其經濟損失。

青島出現大量白泥螞!一艘船一天捕撈200斤,不僅不能吃還吃蛤蜊 - 天天要聞

相信通過採取以上這些有效的清理措施,當地的養殖戶和漁民一定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海星和白泥螞的清理工作,減少經濟損失。

作者:丫丫 校稿編輯:W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礦物+2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新礦物+2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6月2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鋼集團聯合對外發布:白雲鄂博礦發現兩種新礦物——「鄂博鈮礦、翟鈧閃石」。這是白雲鄂博發現的第19種和第20種新礦物,為我國戰略性關鍵金屬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據中國網,6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法新社記者: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和中國開展太空領域合作,首先您對此有什麼評論和看法?第二,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 卞志剛:謝謝您的提問。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等待點火起飛的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動畫模擬畫面)。畫面中,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